我已經(jīng)記不清我盼那一天盼了多久,可能是一個星期吧!從媽媽跟我約定好下個星期要帶我去公園,我就已經(jīng)開始倒著數(shù)了。六天、五天、四天……那一天,終于還是讓我給等到了!
那天早上,陽光明媚,萬里無云,太陽都在沖我微笑,窗外的植物顯得精神極了。我比小鳥都要起得早些??善疬@么早又有什么用呢?不還是一樣要等到下午才能出去嗎?唉,我只好灰溜溜地抱著作業(yè)到房間里去寫了。我雖然是在寫作業(yè),但心思早已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大部分時間都在托著下巴,望著窗外,期待著、想象著公園里發(fā)生的一切,光是幻想玩的過程就足以讓我的嘴角咧到后腦勺兒上去了。
“你在那兒傻笑什么呢?”媽媽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皼]……沒什么。我這是在為想出了答案而高興呢。”等媽媽出去后,我的心里就像被蚊子咬了個包,癢得很,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公園里。要不是還有作業(yè),可能我就只剩下一副軀殼在那兒坐著了。
我時不時地偷偷看看客廳里的鐘表,幾點了?我感覺時間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般龜速過,此時的我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急死了。正在干活兒的媽媽將我的一切行為都看在眼里,十分嚴肅地對我說:“管鑫怡,你給我好好寫作業(yè)去。作業(yè)寫不完,我下午是不會帶你出去的!信不信由你!”看樣子媽媽是真的生氣了,我只好靜下心來寫作業(yè)了。
終于寫完了,我立刻跑了出去。
“媽媽,我寫完作業(yè)了!”
“寫完了吃飯,吃完飯睡一會兒午覺就帶你去?!?/p>
“好好好,我這就來!”
今天的午飯吃得格外香。吃完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可我太激動了,翻來覆去,睡不著哇!到點了,我一下子從床上蹦了下來,往日磨磨蹭蹭的我卻很快就收拾好了。我來到媽媽床邊,大聲喊道:“媽媽,起床。該走啦!”媽媽一臉詫異地看著我。從她的眼神中,我就能看出她的疑惑:平時總賴床,這次起床怎么這么主動?
天空格外藍,空氣格外清新,小鳥的叫聲格外動聽……那天,我玩得也格外開心,一直到月光灑在身上才戀戀不舍地回家。
(指導(dǎo)教師:楊 楠 )
大嘴巴說:
讀完管鑫怡同學(xué)的這篇習作,大嘴巴想起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那個星期天》。那篇課文也是寫“我”等待媽媽帶我出去玩的心理過程,寫得非常棒。大嘴巴初讀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焦急,如同自己就是文中的那個“我”。
管鑫怡同學(xué)的這篇習作也將這份等待之情寫得淋漓盡致,讓人讀來感同身受。所以,要多讀書,有時候“仿寫”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