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達,阮學云,吳啟富(.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300;.南京開拓環(huán)??萍技夹g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0000)
在工業(yè)企業(yè)中,風機作為重要的噪聲源之一,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有效地降低風機的噪聲,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風機比較成熟的噪聲控制方案是安裝消聲器,通常采用的大多是直管消聲器,對于一些空間有限,需要改變排風口方向的特殊情況下,就需要一款帶彎頭的消聲器,一般采用L型消聲器。目前已有的消聲器大多是是靠工程經(jīng)驗設計,而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計算。
本文將以收塵器為研究對象,研究排風口噪聲特性,在重點研究了風機噪聲的控制方法上,設計一款L型消聲器,希望能夠為風機降噪提供有效參考。
本文將使用愛華聲級計來測量噪聲源的頻譜,在噪聲測量中,測點的布置也尤為重要,直接影響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在測量過程中噪聲測點將選取3個測點,一個布置在距離排風出口平面1 m,高1.2 m處。一個布置在排風口軸線45°方向上,距管中心1 m,高1.2 m處。一個布置在排風口中線上,距出口平面1 m,高1.2 m處[1]。對測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平均處理,來簡單的作為噪聲源的頻譜,防止數(shù)據(jù)的單一性存在誤差。
風機的噪聲源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電機本身的噪音:電機噪音與功率成正比。由于循環(huán)風機風量較大,需要采用較大功率的電機,從而導致電機噪音較大;二是風機葉輪:葉輪葉片攪動空氣從而形成氣流,使得空氣快速流動產(chǎn)生噪音,這個噪聲與電機的轉(zhuǎn)速成正比,轉(zhuǎn)速越快,噪聲越大;三是機械振動:葉輪主軸快速轉(zhuǎn)動,由于配合和精度問題會產(chǎn)生振動,從而產(chǎn)生較大的噪音。在三個噪聲中,氣流噪聲最為明顯。圖1為噪聲源頻譜圖。
根據(jù)圖1噪聲源頻譜可知,風機噪聲在200~2000 Hz范圍內(nèi)噪聲都比較大,屬于一種寬頻噪聲,然而一般阻性消聲器針對中高頻消聲效果較好,消聲彎頭在500 Hz有較好的消聲效果,抗性消聲器中低頻消聲效果比較好。根據(jù)我們需要消聲的頻率段及各種消聲器的優(yōu)點,本文設計一款組合式L型消聲器。
圖1 噪聲源頻譜
在實際工程中,由于風機一般安裝在房間里面,而排風口在墻體外邊,對外邊影響較大。因此本設計只考慮排風口安裝消聲器達到抑制風機噪聲傳播的目的。由于風機排風口噪聲高、風量大、頻帶寬,因此本文選用阻性消聲器方案。
其中:L-消聲器的通道斷面周長(m);S-消聲器的通道有效橫截面積(m2);l-消聲器的有效部分長度(m)。
消聲系數(shù)φ(α0)與材料的吸聲系數(shù)α0的換算關系,具體參考文獻[2]。
其中:p1-進氣口處入射聲壓;p2-排氣口處透射聲壓;Ain-入口橫截面積;Aout-出口橫截面積。
2.2.1 消聲量
根據(jù)現(xiàn)場降噪要求,在實際工程噪聲控制中,一般要求消聲器消聲量在25 dB(A)。
2.2.2 其他參數(shù)確定
根據(jù)阻性消聲器的設計步驟,為減少空氣在消聲器中的流體壓力損失,流體通道的周長面積比為13.33;有效長度為1.5 m;內(nèi)部填充的材料為超細玻璃棉,綜合吸聲系數(shù)達到0.94以上,對應φ(α0)為1。
通過公式(1)估算出,1.5 m的直通阻性消聲器的消聲量為20 dB(A)??紤]到安裝,需對排風口消聲器設計一個彎頭,根據(jù)以往的工程經(jīng)驗,消聲彎頭可以格外增加5 dB(A)以上的消聲效果??紤]到1.5 m的消聲器過高,將設計成L型,其中短端設計0.5 m,長端設計長1 m,中間通過消聲彎頭連接。
2.2.3 結構設計
與其他參數(shù)相同,改變形狀的原則。設計了3種消聲器,如圖2所示,方案1為L型插片式消聲器,方案2為L型蜂窩式消聲器,方案3為L型插片蜂窩式消聲器。
圖2 消聲器三位模型圖
消聲器殼體用1.5 mm鋼板制作;殼體內(nèi)側用0.6 mm穿孔板制作(穿孔率30%);內(nèi)部填充超細玻璃棉,其孔隙率為0.95,流阻為18500 Pa·s/m2,填空密度48 kg/m3,吸聲材料護面結構為0.6 mm厚穿孔板。
本文采用Virtual.lab軟件進行有限元聲學分析,通過軟件計算得到進出口聲壓量,再經(jīng)過公式計算得到傳遞損失曲線。以傳遞損失曲線來作為消聲器的評價標準對三種方案進行分析。
消聲器中內(nèi)板為穿孔板,考慮到計算機計算速度,建模中不考慮穿孔板。在設定網(wǎng)格大小時,一般需要保證一個聲波波長可以包含6個單元網(wǎng)格,才可以滿足計算要求[3]。因此,本文模型網(wǎng)格大小設置為14 mm,計算有效頻率為2000 Hz。并運用SolidWorks建立三維模型,再將三維模型導入icem中進行網(wǎng)格處理,最后將畫好的網(wǎng)格導出。
將網(wǎng)格并導入Virtual.lab軟件中的acoustics模塊運用Acoustics Harmonic FEM分析。在Acoustics Harmonic FEM中制作聲學有限元網(wǎng)格、定義網(wǎng)格類型、設置材料及屬性、設置邊界條件等,然后進行求解。在Virtual.lab中對消聲器的邊界條件設置入口邊界條件:入口振動速度1 m/s;出口邊界條件:出口一般為無反射邊界條件,值為416.5 kg/m2·s;邊界條件:消聲器內(nèi)板為穿孔板,采用導納傳遞來代替穿孔板。
本文以兩種傳統(tǒng)式L型消聲器及一種L型組合式消聲器為研究對象,通過Virtual.lab軟件中進行聲學分析,得到消聲器進出口聲壓,并進行后面的數(shù)據(jù)處理從而得到三種消聲器傳遞損失曲線并分析。本節(jié)分析頻率范圍為100~2000 Hz,頻率間隔為50 Hz。圖3為消聲器在1000 Hz頻率下的聲壓分布云圖。由圖3可知三種方案中,組合式消聲器的出口聲壓比前兩個方案明顯減少。
圖3 消聲器在1000 Hz頻率下的聲壓分布云圖
圖4為3種方案傳遞損失對比結果。由圖4可知,方案1 L型插片式消聲器低頻消聲效果較好,但是在1200 ~1400 Hz范圍之間效果較差,不太適合用于消聲寬頻的設計要求;方案2 L型蜂窩式消聲器,高頻消聲效果較好,但是在100 ~200 Hz范圍內(nèi)消聲不太理想,也不符合設計要求;方案3 L型組合式消聲器,彌補了方案1和方案2的缺點,有良好的寬頻消聲效果,而且風機出口的頻率范圍主要在100~2000 Hz內(nèi),方案3消聲效果明顯優(yōu)于方案1、方案2。
圖4 三種方案傳遞損失曲線
通過Virtual.lab軟件對3種方案的消聲器進行仿真分析并對比,可以得到方案3比方案1、方案2都好。本節(jié)將針對方案3制作實物,并進行現(xiàn)場測試,測量方案的效果。實驗驗證測點布置與噪聲源數(shù)據(jù)采集測點布置相同。實驗驗證數(shù)據(jù)由表1所示。
表1 降噪量倍頻程
由表1可知,安裝消聲器后在1000 Hz降噪量達到24.3 dB(A),現(xiàn)場測試降噪量為23.9 dB(A),滿足設計要求。
本文對風機的噪聲特性進行試驗研究,并開展了消聲器方案設計及驗證。通過仿真分析及試驗證明,加裝出口消聲器方案,可有效改善產(chǎn)品噪聲水平,并得出以下結論:
L型蜂窩式消聲器在100~200 Hz范圍內(nèi)的低頻消聲效果較差;
L型組合式消聲器,擁有插片及蜂窩兩種消聲器的優(yōu)點,可以在100~2000 Hz范圍的頻率內(nèi)有較好的消聲效果;
設計的L型組合式消聲器的降噪量達到23.9 dB(A),能有效地降低風機排風口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