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發(fā)
【文題感知】
先抑后揚,也叫欲揚先抑,是指寫作中先用曲解或嘲諷的態(tài)度極力去貶低或否定寫作對象,然后筆鋒陡轉(zhuǎn),轉(zhuǎn)入正面刻畫,前后形成鮮明對比。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使文章更精彩,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運用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有很多好處:
可以使行文曲折多變,波瀾起伏。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前后鮮明的對比,獲得恍然大悟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印象。
符合人們的認識過程,真實可信。感情是隨著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入而變化的,這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同理,文章抒發(fā)的感情也因為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而顯得真實可信,讓人感覺一切水到渠成。
更加突出文章主題。為更好地頌揚寫作對象,作品開頭反其道而行之對其進行某種貶抑,構(gòu)成一種由貶到褒的寫作過程。相比一味地褒揚,這樣寫不僅使得情節(jié)波瀾曲折,更能凸顯揚者越揚的強烈效果。
【指點迷津】
我們要明確“抑”是為了“揚”,“抑”不是作者的本意,只是一種手段,“揚”才是作者的本意和目的?!耙帧笔欠穸?、貶抑,但切記不可過頭。“貶”如果超過一定的度,就難以與后面的“揚”自然銜接、自然轉(zhuǎn)換,也就達不到這種構(gòu)思手法應有的藝術(shù)表達效果。所以,在運用先抑后揚寫作手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
詳略得當。要安排好“抑”“揚”的輕重、主次、詳略?!耙帧甭浴皳P”詳,切不可詳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輕重倒置、喧賓奪主。
轉(zhuǎn)變自然。人的情感、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總是有過程的,不可能突然就轉(zhuǎn)變了,所以寫作中由抑到揚的轉(zhuǎn)變過程要自然合理。
巧用對比?!耙帧迸c“揚”要形成鮮明的對照,對比強烈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引路】
嚴中自有真情在
我很不喜歡我的數(shù)學老師。
我的數(shù)學老師姓謝,從四年級上學期接手我們班的數(shù)學課,謝老師管教我們很嚴,很嚴很嚴!他上課時總板著一張臉,讓人不寒而栗,誰要是在上課時分心,就會受到他嚴厲的批評。哪怕是在平時的作業(yè)中,謝老師都不允許我們出現(xiàn)不應該有的錯誤,更別提考試了,誰要是因為粗心而丟分,就要承受謝老師“暴風雨”的洗禮。
謝老師的嚴厲一度讓我很不適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很討厭上數(shù)學課。哪怕是課后碰到謝老師,我都恨不得繞道走。
【先抑】(略寫)文章別出心裁的開頭方式不僅巧妙地設置了懸念,而且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心。接著小作者為我們解釋了不喜歡謝老師的原因,原來是因為謝老師種種嚴格的要求:上課不準開小差、作業(yè)不允許出現(xiàn)低級錯誤、考試不能因為粗心而丟分……
就在我認為自己和謝老師的“和解”遙遙無期時,事情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
記得那是一天下午的第一節(jié)課,上課鈴還未響謝老師就風風火火地走進教室,開始分發(fā)試卷。大家都很驚訝: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才考的卷子,下午就發(fā),這是什么“神仙效率”?從謝老師疲憊的臉上,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謝老師肯定是中午加班改完了試卷!
盡管謝老師是一臉疲憊,我們卻能明顯地感受到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因為這次單元考試,大家都考得不錯。當我拿到自己的卷子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標著鮮紅的“100”。自從上了三年級,因為粗心,我就徹底與100分絕緣了,沒想到這次考試居然給了我意外的驚喜?;氐阶簧虾?,我還是不敢確信,再次認認真真地檢查一遍,這才確信自己真的考了滿分。
發(fā)完試卷,謝老師開始講評,他洪亮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著??粗x老師憔悴蒼老的面容,我突然意識到,他其實已經(jīng)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他放棄了舒適的退休生活,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每天像一臺上滿發(fā)條的機器,兢兢業(yè)業(yè)地教導我們,也一直嚴厲地鞭策著我們,促進我們成長。試想,如果沒有謝老師的嚴格要求,哪有我們今天的好成績?嚴厲,正是謝老師愛學生的一種表達方式!從那一刻起,我對謝老師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著謝老師依舊嚴厲的面孔,我內(nèi)心的感動無法形容。原來,嚴是愛,松是害,嚴中自有真情在!
【后揚】(詳寫)文章后面部分將“我”對謝老師的看法產(chǎn)生轉(zhuǎn)變的原因娓娓道來?!拔摇痹诳荚嚨昧藵M分之后,終于體會到自己能取得好成績正是因為老師平時的嚴格要求,體會到老師對我們的用心良苦,內(nèi)心對謝老師的態(tài)度也由之前的不理解、不適應、不喜歡,變成理解和感激。
【點睛酷評】
謝老師是文章要贊揚的對象,但文章一開頭卻先寫了謝老師的嚴厲一度導致“我”誤解和討厭他,接著寫后來“我”取得好成績后,終于幡然醒悟,深刻體會到嚴厲其實正是謝老師愛學生、對學生負責的表現(xiàn)。文章前部分的“抑”是假,先抑是為了后揚,“揚”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小作者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設置情節(jié)上的跌宕與懸念,掀起情感上的變化與逆轉(zhuǎn),形成前后的鮮明對比,以此來抒發(fā)自己對謝老師的崇高敬意,從而產(chǎn)生極大的感染力量。
【小試牛刀】
親愛的同學們,本期咱們又學了一個寫出好作文的招數(shù),這就是“先抑后揚”。它的效果非凡。哈哈,你們是不是躍躍欲試啦?那就趕緊拿起筆,活學活用。期待你們的大作!
范文供稿: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龍騰學校四(1)班 謝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