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鵬
摘要:文物古建筑對人們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具有良好的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但是在最近幾年的社會發(fā)展中,因為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直接影響,讓我們國家的文物古建筑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并且還可能遭受火災災害,形成了比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過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現(xiàn)狀,展開具體分析與探究,并且其提供具有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對策分析
1、目前我國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
1.1文物古建筑耐火等級較低
在我們國家的文物古建筑之中,木材作為最長運用的建筑原材料,依據(jù)火災實際荷載來講,和我們國家規(guī)定的符合標準,有著較大的差距,從而造成存有極大的火災安全風險,并且由于文物古建筑耐火性相對較低。文物古建筑之中所應用的木材歷經(jīng)長時間的干燥,已然變?yōu)槿尚阅静模枯^少,更加容易燃燒。特別是已然腐朽的木材,其質(zhì)地十分輸送,在比較干燥的環(huán)境下,任何一點火源都能夠引起火災。在我國文物古建筑之中,木材材料是火災形成的主要渠道,十分容易被燃燒。而且文物古建筑屋頂非常密實,若是發(fā)生火災事故,其煙霧則難以展開有效擴散,屋頂則會持續(xù)加入,發(fā)生轟燃的狀況。再加之文物古建筑建設的面積相對較大,而且木材經(jīng)常應用拼接的方式進行銜接,存有較多的縫隙,具有極好的通風條件。而一些文物古建筑身處于高山之中,若是發(fā)生火災災害,火勢則會以極快的速度快速蔓延,其火勢極其迅猛,會在極快的實踐之內(nèi),發(fā)生立體燃燒的狀況。
1.2缺乏消防設備,火災撲救的難度較大
在我們國家的每一個城市之中都擁有文物古建筑,大多事古建筑與城市中心的距離相對較遠,一般情況之下,都是建立在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比較清幽的山谷之中。這種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能力相比較低,并且缺少經(jīng)過專業(yè)、系統(tǒng)培訓過的消防救援人員,而且缺少對專門消防設施的配備,若是發(fā)生火災安全事故,消防團隊則很難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快速到達火災現(xiàn)場,火勢會持續(xù)蔓延。而一些文物古建筑在展開建設過程中,并未高度重視起消防水源,在一些大型文物古建筑中,雖然有一定的水資源,但是難以用到滅火救援之中,而且在文物古建筑周圍,通常都是極為狹窄的小路,還有門檻與臺階等,消防車輛無法直接進入到火災現(xiàn)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滅火救援行動的難度。
2、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對策分析
2.1合理的布置消防硬件設施
對我國文物古建筑進行消防安全保護工作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起科學、合理的對消防安全硬件設施進行布局,要全局考慮最大限度保證古文物的完整性。首先,可以在佛殿與殿堂周圍位置來展開消防安全硬件設備的設置,在這些部位采取固定距離安裝固定消防設施,全面覆蓋所有范圍的古文物,無論任何一處發(fā)生風險,都能在最短的距離進行固定設施補救措施,并且運用紅外光束煙感探測設備,運用PAM這項技術,對火災情況與火焰燃燒情況等展開及時、有效的識別。同時,由于紅外光束煙感探測設備,具備一定的抗干擾性特征,不會被空氣濕度與風雨天氣等外界因素所影響,能夠?qū)ξ奈锕沤ㄖ腊踩ぷ髡归_科學、合理的控制。其次,對我國文物古建筑進行保護進程中,應當高度重視起線型光纖感溫探測設備的運用。線型光纖感溫探測設備和其它消防硬件設備相比較而言,具有對周邊溫度展開相應的獨特優(yōu)勢,其主要是由信號處理和敏感部件所構成的,可以被反復運用,同時具有耐高溫等多種特點,特別是能夠承受氣溫改變的情況,它的靈敏度可以跟隨電纜受熱情況而持續(xù)提升,能夠?qū)ξ奈锕沤ㄖ归_科學保護。再次,可以運用滅火器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保護,并且設計消防水池,確保在發(fā)生火災安全隱患的過程中,可以維持3小時的水源。除此之外,還應當建筑自動化噴水系統(tǒng),其滅火的速度較快,結構相對較為簡單。古文物周圍的道路充分考慮消防車道寬度,合理設計消防車轉(zhuǎn)彎半徑,掉頭半徑寬度,在重點防護部位建設消防車停車專用場地,一旦出現(xiàn)高度的風險,消防車可以順利進入場地,行駛道路能夠保證通暢,最快的速度進入廠區(qū)進行補救措施,消防對進場后相關人員應該跟隨,并且建議如何最有效的保障文物不會被破壞,建議消防對采取對文物破壞最小的補救設備,一定程度上調(diào)整消防水槍的水壓,避免補救措施太過強烈,對文物造成較大的破壞。一旦穩(wěn)定局勢后,相關救急人員第一時間將文物進行一些簡單有效的保護,最大限度保證文物的完整性。
2.2大力宣傳消防安全工作
近幾年以來,在我們國家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背景下,文物古建筑成為了人們在旅游是的主要景點,若是想要在根本上去除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火災安全事故,則應當大力宣傳期消防安全工作。第一,在大力宣傳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防止“不治本”的情況出現(xiàn),應當制定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推廣與宣傳計劃,應當對文物古建筑管理工作人員,展開多種消防知識的推廣工作。同時,創(chuàng)建義務性消防隊伍,向人民群眾與當?shù)厝嗣裾归_有關的消防知識宣傳,而且指導人們?nèi)绾握_應用消防設備,組織形式多樣的消防演練實踐活動,借此更好地提高游客對于消防安全的認知;第二,若是想要使得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推廣和宣傳工作的貫徹落實,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電視,來講消防安全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展開流動性播放,利用消防廣告提升消防安全推廣與宣傳的整體效果及效率,讓人民群眾能夠?qū)ξ奈锕沤ㄖ南腊踩嘘P信息,展開最大程度的掌握;第三,在對我國文物古建筑展開消防安全的宣傳與推廣工作進程中,應當在宣傳欄中來將與防火有關的公告展開張貼,并且在十分容易發(fā)生火災安全事故的古建筑區(qū)域之中,來張貼安全警示公告,借此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對于消防安全的整體認知。除此之外,若是想要擴大消防安全知識推廣工作的整體范圍,讓其得到全方面的貫徹落實,則應當鼓勵所有人積極參加到消防安全推廣之中,對我國文物古建筑展開更好地保護。
2.3完善火災應急預案
在對我國文物古建筑展開保護的進程中,若是想要更好的避免火災安全隱患的出現(xiàn),則應當健全與完善文物古建筑的火災應急預警方案。在對其展開編制的進程之中,應當明確好火災應急預警方案的根本目的、內(nèi)容、方式、要求。首先,在明確火災安全事故治理目的進程中,應當以預防作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當創(chuàng)建一套較為完善的治理機制與火災安全隱患預防機制,從而創(chuàng)建一個較為和諧、安全、可靠的文物古建筑空間;其次,在對火災安全隱患治理形式展開明確的進程中,應當要求有關單位依據(jù)自身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應用綜合性檢查方式,對存有的火災安全隱患展開科學、合理的調(diào)整與改善;再次,把責任與管理之間展開密切的結合,制定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依據(jù)應急預案來對火災隱患展開合理的控制,最大程度減少火災安全事故出現(xiàn)的可能性;最終,在明確火災治理內(nèi)容過程中,應當持續(xù)對日常工作職責展開全方位落實,制定出詳細的工作責任機制,在根源上把火災安全隱患進行消除,對我國文物古建筑存有的火災隱患,展開科學、合理的控制,確?;馂目刂频恼w效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我們國家文物古建筑而言,通常情況下其建筑原材料都是為不才,其取材相對較為簡單,而且其結構較為靈活,但是在此情況下,若是文物古建筑出現(xiàn)火災安全事故,則十分容易造成加大的損失,會為旅客的人身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并且其難以展開預防。在這種大環(huán)境之下,應當提升文物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更好地減少我們國家古建筑發(fā)生火災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王偉.峨眉山景區(qū)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及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chǎn)品信息,2018,31(06):52-54.
[2]陳武平,梁輝遼.福建省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調(diào)研及對策分析[J].福建建筑,2018(05):119-121.
[3]韓永富. 淺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對策[N]. 人民公安報·消防周刊,2017-11-17(003).
[4]石芳.南京市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風險分析及防火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chǎn)品信息,2017(11):65-68.
[5]多吉歐珠.西藏木如寧巴寺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及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16,32(12):64-67.
[6]汪林松.景德鎮(zhèn)市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狀況分析與對策[J].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2014,29(06):125-126.
石家莊消防救援支隊無極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