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亮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92
德育管理對學生一生的幫助都是巨大的,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無法辨別生活中的是非,這會影響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不利于以后的長遠發(fā)展。因此作為小學教師,應加強德育,促進學生德育素質(zhì)提升,達到科學發(fā)展的目的。本文首先對小學管理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創(chuàng)新策略,希望對教學管理的提高做出積極貢獻。
一、目前小學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忽略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師生都致力于提高文化課成績。文化課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沒有相應提高對德育管理的重視,這主要體現(xiàn)在相關課程比較少,一些學校甚至完全取消了德育課程的設置。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德育管理的教學理念在課堂和小學管理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德育教學效果不容樂觀。
2.沒有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
小學階段的德育管理要依靠學校教育和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當前,學校與家長之間沒有建立有效溝通的橋梁。家長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師的工作發(fā)展,并且由于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一些家長對孩子太寵溺,這使孩子成長受到很大限制。一些家長沒有有效陪伴孩子,這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3.德育管理方式單一,學生不感興趣
目前,小學德育的發(fā)展還不太正規(guī),許多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都遵循課本,在教學方法上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德育管理方式過于單一,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導致學生對德育管理的學習缺乏興趣,極大地影響了德育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不利于小學教師的精細化管理。
二、小學德育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1.通過建立學科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
由于目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接受能力受到限制,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德育效果和質(zhì)量,學校應該敦促教師遵循道德認識的概念,并結合學科教學。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體能和團結合作的崇高品質(zhì)。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認識圖形時進行仔細的觀察,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并將生活的現(xiàn)實情況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熱愛生活。
2.加強學校與家長的關系
為了進行有效的德育管理,并使其深入人心,教師必須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家訪的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在進行家訪時,尤其是對于有德育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與家長詳細溝通,通過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可以了解學生家長的個性,在教育上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必須糾正誤導學生的家長,并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普及學校的道德教育理念。同時,還要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使家長可以了解學生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應該鼓勵和表揚取得進步的學生。對于一些不遵守課堂規(guī)則的頑皮學生,教師提醒家長也應多引導關注他們。學校進行德育教學活動,讓家長、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使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德育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
3.加強日常管理,注重科學評估
教師在小學管理中要整合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同時加強課堂管理體系。課堂管理制度不僅要發(fā)揮約束學生的作用,更要重視人文關懷。例如,在日常教室管理中,有必要根據(jù)《小學生行為守則》制定適合小學生的管理系統(tǒng)。制定考核標準和方法,然后根據(jù)考核結果,對一個月內(nèi)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這將成為考核教師和文明學生的重要標準。在評估過程中,學生可以自我評估,可以在學生群體之間進行評估,也可以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這三項評估的結合確保了道德教育理念的有效實施,提高了其科學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小學生年齡尚小,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如果教師在此階段未能向?qū)W生傳輸正確的教育理念,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教師要建立通過學科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加強學校與家長的關系、加強日常管理,注重科學評估,以有效促進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有效提升,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為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