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娟
近日,路邊一名頭發(fā)蓬松、語速緩慢、有點不修邊幅的男士,一手握著一瓶礦泉水,一手提著一小袋來不及吃的饅頭接受采訪的短視頻登上了熱搜。他有些靦腆,但鏡頭前始終保持可人的笑容,平和地說:“我是北京大學的數(shù)學老師,歡迎來北京大學?!笔煜に娜水敿凑J出他就是“數(shù)學大神”韋東奕,現(xiàn)任北京大學助理教授。
1991年,韋東奕出生在山東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數(shù)學教授,他從小在爸爸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對數(shù)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展露了天賦。平時,韋東奕最喜歡從書架上找數(shù)學書看。有一次,他翻看了《華羅庚數(shù)學學校課本》一書,里面的數(shù)學題都比較難,剛讀小學一年級的他竟然解出了一道難題,他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韋東奕說:“我很少用題海戰(zhàn)術,平時思考的題多于筆做的題;我常沉浸在數(shù)學領域,給自己出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遇到難題時,我就花大把時間冥想探究,一旦找不到解題方法,就不想吃飯、睡覺,直至找到答案才罷休?!?4歲時,韋東奕破格被山東師大附中奧林匹克數(shù)學隊選中,獲得了免試升入該校的資格。從此,韋東奕和那些大他幾歲的高中生們一起備戰(zhàn)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
經(jīng)過嚴格考核,層層篩選,韋東奕正式進入國家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隊,這里天才濟濟,但他的數(shù)學天賦仍出類拔萃。別的高手4小時解出2道奧數(shù)題已是了不起,然而,韋東奕1小時內就正確解出了3道奧數(shù)題。在國家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隊,韋東奕先后參加了8次大考,24道難題中,他正確破解了23道半,這個紀錄直到今天也無人打破。而且,他的許多解題方法都是琢磨探究的,從不死板或拘泥于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和套路,但他的解答通常比標準答案更簡潔,同學和老師都稱他為“韋方法大神”。
2008年,韋東奕第一次參加IMO(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比賽為期2天,每天4個半小時,解3道題,難度和強度都是世界頂級的。在高壓力的賽場上,韋東奕沉著冷靜,用純代數(shù)解答最難的壓軸平面幾何題,在2小時內寫滿4頁題解。當年,國家隊副領隊用時3小時才解了這道題。
通過2天的激烈角逐,韋東奕最終以6道大題全部滿分的成績,斬獲金牌。首次出征就打了一場勝仗,他在國內外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圈名聲大起。第二年,他再次征戰(zhàn)第50屆IMO,又獲金牌!他是國家隊測試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滿分,也是當年IMO僅有的兩個滿分之一。之后,潛心專研數(shù)學的韋東奕隱退出數(shù)學競賽界,只留下一項項無人可以超越的紀錄與他的“韋東奕不等式”,供后人膜拜仰望。后來,北京大學的老師對學生們說:“如果你們有不會的習題可以問我,如果我也不會的,可以問韋東奕,如果連他都不會,那估計就是題目錯了?!?/p>
韋東奕認為任何知識的獲得,僅憑天賦和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鍥而不舍的刻苦努力才能慢慢累積知識,攻克難題。他從不以過往的榮譽標榜自己,更可貴的是他善良、純粹,不管誰來宿舍問他問題,他都毫無保留地耐心講解。好幾次,宿管阿姨帶著親戚的孩子來問他難題,韋東奕每次都會耐心相教,從沒有小看他人,或者高高在上地擺出架子。
韋東奕在專注探究數(shù)學世界的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學生從興趣出發(fā),刻苦努力,不搞題海戰(zhàn)術;遇到難題要花時間冥想探究,做到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