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沉積儲層研究進展與熱點分析

    2021-08-30 06:44:54施振生朱筱敏張亞雄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21年4期

    施振生,朱筱敏,張亞雄,金 惠

    [1.中國石油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北京 100083;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北京 102249;3.中國石化 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四川盆地為一個典型的疊合沉積盆地,主要充填了前寒武系-中-新生界海-陸相沉積地層,其中上三疊統(tǒng)分布面積廣,可供勘探面積約16×104km2。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天然氣勘探始于20世紀50年代[1],第四次資源評價結果表明,上三疊統(tǒng)天然氣資源量約2.59×1012m3。截至2020年底,已獲天然氣探明地質(zhì)儲量約7 220×108m3,資源探明率27.8%,剩余資源量高達1.87×1012m3。目前在已發(fā)現(xiàn)的構造巖性復合型氣藏、巖性氣藏、地層氣藏和構造氣藏4大類常規(guī)氣藏和水溶氣藏及毛細管壓力封堵氣藏2類非常規(guī)氣藏中[2],沉積相及儲層特征是天然氣聚集成藏的關鍵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形成于晚三疊世印支期,構造活動頻繁、沉積類型多樣,沉積儲層研究不僅可以解析印支運動的演化歷史,還可極大豐富深時沉積學及儲層地質(zhì)學研究內(nèi)容。盆地物源研究為弄清四川盆地及周緣板塊構造活動提供了重要手段和盆-山耦合信息[3],層序地層學研究為前陸盆地層序地層樣式提供了重要素材[4],砂體類型及特征研究為探討淺水三角洲內(nèi)部構型及形成主控因素提供了基礎[5]。沉積儲層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天然氣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近年來,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淺水三角洲概念的提出和湖盆中心大面積砂體的發(fā)現(xiàn)[6],上三疊統(tǒng)小塘子組、須家河組三段(須三段)、須五段源內(nèi)成藏概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勘探領域[7],小塘子組障壁砂壩砂體的發(fā)現(xiàn)拓展了天然氣的勘探方向和開發(fā)策略[8]。頁巖氣勘探開發(fā)已經(jīng)取得重大進展,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小塘子組、須三段和須五段頁巖大面積發(fā)育,勢將成為下一步的重要勘探方向[9]。

    隨著油氣勘探的快速發(fā)展,發(fā)現(xiàn)淺水三角洲[10-12]、細粒沉積學及沉積機理[13]、沉積過程模擬[14]、細粒沉積儲層特征及成因[15]等研究將會影響上三疊統(tǒng)天然氣高效勘探開發(fā)。顯然,總結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層序、沉積儲層研究成果對于完善沉積學理論、拓展勘探領域、指明下步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戰(zhàn)略價值。故本文通過系統(tǒng)調(diào)研并結合作者近期研究工作,闡明了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層序、沉積儲層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結合沉積儲層學科的研究熱點和研究方向,探討了影響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天然氣成功勘探的科學和生產(chǎn)熱點問題。

    1 地質(zhì)背景

    四川盆地位于中國西南部,東北有大巴山,東南有大婁山,西南為大涼山,西側(cè)為邛崍山、龍門山,北側(cè)為米倉山(圖1)。盆內(nèi)多低山丘陵,海拔為300~600 m。以龍泉山、華鎣山為界,大體可以把盆地分為3部分,盆地西部為成都平原,中部多低山丘陵,東部為平行嶺谷。

    圖1 四川盆地地理位置、周緣山脈的分布及盆內(nèi)地貌特征

    四川盆地為發(fā)育于前震旦系變質(zhì)巖基底之上的大型疊合盆地,經(jīng)歷了從元古宙到中生代早期漫長的海相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代前陸盆地演化過程[16]。盆地形成演化經(jīng)歷4個階段,即中-新元古代揚子地臺基底形成階段,震旦紀—中三疊世被動大陸邊緣階段,晚三疊世前陸盆地形成階段和侏羅紀—第四紀前陸盆地階段[17-18]。四川盆地三疊系自下而上充填飛仙關組、嘉陵江組、雷口坡組、天井山組、馬鞍塘組、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19]。飛仙關組和嘉陵江組屬于下三疊統(tǒng),雷口坡組和天井山組屬于中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屬于上三疊統(tǒng)(圖2)。馬鞍塘組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平行不整合覆蓋于中三疊統(tǒng)雷口坡組和天井山組之上,與上覆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為連續(xù)沉積。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僅發(fā)育于川西北龍門山向盆地方向的前陸盆地中,分布面積約8×104km2,厚度0~350 m,由西至東,地層逐漸減薄,沉積中心川西地區(qū)厚度均大于200 m,川中地區(qū)厚度0~200 m。馬鞍塘組發(fā)育硅質(zhì)海綿礁-鮞灘沉積,是重要的油氣勘探開發(fā)領域[20]。川中—川西地區(qū)小塘子組發(fā)育障壁砂壩砂體,儲集條件良好,也是未來油氣勘探的重要方向[8]。須家河組發(fā)育6個段,即須一段、須二段、須三段、須四段、須五段和須六段,須一段由于在盆地內(nèi)與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為同一套地層,故不再劃分為須家河組。盆內(nèi)須二段與下伏小塘子組、須六段與上伏侏羅系以及段與段之間均為整合接觸。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下部均以砂巖為主,間夾少量薄煤層、煤線或炭質(zhì)泥巖、粉砂質(zhì)泥巖(如川西北須家河、川南永安場剖面);須三段和須五段以煤系為主夾砂巖層。因受印支晚期運動的影響,須六段在部分地區(qū)沉積較薄或僅為剝蝕殘余,甚至被剝蝕殆盡。須家河組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地層厚度為200~4 000 m,自西向東逐漸減薄,川西地區(qū)大于600 m,川中地區(qū)300~600 m,川東地區(qū)200~300 m,沉積中心位于川西地區(qū)。

    圖2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地層綜合柱狀圖

    2 主要研究進展

    2.1 層序地層格架

    依據(jù)層序地層學主流學派理論和多種地質(zhì)、地球物理資料,可以搭建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等時地層格架。目前主要有3種層序地層劃分方案(表1)。第一種方案根據(jù)川西地區(qū)地震、露頭和鉆井資料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3個構造層序、7個體系域(或沉積層序),其中,馬鞍塘組—小塘子組、須二段—須三段、須四段—須六段分別構成1個構造層序[21-23]。這3個構造層序?qū)砣B世四川盆地3個構造演化階段。每個構造層序可進一步劃分為1個盆地擴張體系域和1個盆地收縮體系域。下部構造層序1(TS1)形成于印支運動第I幕,中部構造層序2(TS2)形成于逆沖推覆作用為主的龍門山造山帶雛形形成階段,上部構造層序3(TS3)對應川西前陸盆地發(fā)展階段。第二種層序劃分方案主要根據(jù)川中地區(qū)地震、露頭和鉆井資料將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劃分為2個超長期基準面旋回層序(SLSC)、5個長期基準面旋回層序(LSC)和17個中期基準面旋回層序(MSC)。其中,須二段—須三段構成超長期基準面旋回1,須四段—須六段構成超長期基準面旋回2,須二段、須三段、須四段、須五段、須六段分別構成1個長期基準面旋回[4,24-25]。該方案認為“安縣運動”是晚三疊世四川盆地內(nèi)最重要的構造運動,以“安縣運動”為界,可將四川盆地劃分為“須下盆”和“須上盆”2個演化階段[26]。超長期基準面旋回1形成于“須下盆”演化階段,超長期基準面旋回2形成于“須上盆”演化階段。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為構造活動強烈時期沉積,須三段和須五段為構造活動間歇休眠期沉積。超長期基準面旋回1反映了相對穩(wěn)定和均衡的盆-山耦合過程。該階段物源供給和可容納空間增長率基本持平,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域厚度近于相等。超長期基準面旋回2反映了非均衡盆-山耦合特點,碎屑物供給量驟然增多且遠大于可容納空間增長率,盆內(nèi)仍以發(fā)育上升與下降半旋回相域沉積厚度近于相等的對稱型層序結構和充填樣式為主。第三種層序劃分方案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4個三級層序,分別對應于馬鞍塘組—小塘子組、須二段—須三段、須四段—須五段和須六段[27-28]。該方案認為須二段、須四段、須六段下部的厚層砂質(zhì)沉積為低位體系域(LST)沉積產(chǎn)物,而須三段、須五段和須六段中部的泥質(zhì)沉積為水進(TST)和高位體系域(HST)產(chǎn)物。作者認為,上述3種層序地層劃分方案本質(zhì)上基本一致,不同學者由于研究區(qū)域和具體層位不同造成局部差異。本文傾向于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3個構造層序、7個體系域(或沉積層序),即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為構造層序1,須二段—須三段為構造層序2,須四段—須六段為構造層序3(表1)。

    表1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不同層序地層劃分方案對比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層序地層樣式與盆地結構密切相關。一部分學者認為,前陸盆地結構分為逆沖推覆帶、前淵坳陷帶、前陸隆起帶,層序充填樣式以沖斷帶和坳陷帶發(fā)育湖侵體系域與高位體系域不完全對稱型結構為主,盆地其余地區(qū)以發(fā)育兩者近于對稱型結構為主。構造活動期盆內(nèi)發(fā)育沖積扇-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積體系,而構造平靜期發(fā)育湖泊-三角洲沉積體系[4]。本文認為,四川前陸盆地上三疊統(tǒng)發(fā)育“早期海相層序”和“晚期陸相層序”,地層演化呈現(xiàn)“對沖式”結構,可分為“須下盆”和“須上盆”2個階段。

    2.2 沉積體系類型和分布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小塘子組、須家河組發(fā)育多種沉積體系類型。馬鞍塘組由南向北依次發(fā)育礁灘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圖3a),礁灘相主要平行西北部的龍門山造山帶分布[20,29],潮坪相和潟湖相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而三角洲相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和中部[30]。小塘子組川中和川南地區(qū)發(fā)育障壁砂壩-潟湖沉積[21],川西坳陷北部和南部發(fā)育辮狀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沉積(圖3b)[31]。須三段和須五段主要發(fā)育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潮坪)4類沉積體系(圖3c)。扇三角洲和辮狀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川西坳陷龍門山前緣帶[32],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東地區(qū)[5],湖泊(潮坪)沉積主要發(fā)育于川中和川西過渡帶,中間夾有大量淺湖灘壩沉積[5]。

    然而,關于四川盆地川中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的沉積體系類型的認識存在多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川中地區(qū)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砂體為三角洲前緣水進河床與河口砂壩至濱湖灘、壩砂體,該類砂體是水進期間沉積物充填河湖(或海)交匯地帶的河道所形成[33]。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前緣河口壩砂和水進河床砂反復疊加,加上河道側(cè)向遷移擺動與各個三角洲體相互拼接連片,從而造成砂體大面積分布[34]。第二種觀點認為,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四川盆地周緣發(fā)育沖積扇、扇三角洲和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川中地區(qū)砂體為經(jīng)沖積扇、河流搬運入湖的碎屑物質(zhì)經(jīng)波浪和湖流反復簸洗、改造和再分配形成的沿岸和近岸的灘壩砂體,灘壩砂體后發(fā)育濱岸含煤沼澤[35-36]。第三種觀點認為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從近沖斷帶物源區(qū)的盆緣至前緣坳陷帶中心區(qū),依次發(fā)育沖積扇、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及湖泊-沼澤等沉積體系,而在前陸隆起帶的近物源區(qū)至前隆斜坡帶至前緣坳陷帶中心區(qū),依次分布河流、湖泊三角洲及湖泊-沼澤沉積體系[5,31-32]。第四種觀點認為須二段至須六段為碎屑淺海環(huán)境,除盆地邊緣除了發(fā)育三角洲相以外,盆地內(nèi)川中地區(qū)以近海潮汐沉積為主[37-39]。其中,須二段屬潮控河口灣環(huán)境,包括沖積河道、潮汐、河流水道、高流態(tài)砂坪、潮汐沙壩、泥坪和鹽沼等相。須四段屬潮控三角洲環(huán)境,包括三角洲平原河道、分流河口潮汐沙壩、三角洲前緣與前三角洲、泥坪與鹽沼等相。本文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即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四川盆地周緣發(fā)育沖積扇、扇三角洲和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川中地區(qū)發(fā)育灘壩砂體(圖3c),灘壩砂體后發(fā)育濱岸含煤沼澤。龍門山造山帶晚三疊世構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其層序充填響應控制著各類沉積體系的形成與分布[40]。

    圖3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沉積相分布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沉積體系類型及演化是周緣板塊構造活動的結果。中、晚三疊世之交的強烈構造運動,結束了中、上揚子地區(qū)自伊迪卡拉紀以來的穩(wěn)定古構造背景,形成一個從殘留海相盆地到具有前陸性質(zhì)的陸相磨拉石盆地的演化序列[19]。以安縣運動為界,四川盆地晚三疊世可分為“須下盆”(馬鞍塘組—須三段)和“須上盆”(須四段—須六段)兩個演化階段[26,41]?!绊毾屡琛毖莼A段,四川盆地西部為松潘-甘孜海槽,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區(qū)受相鄰板塊碰撞影響隆升為陸,形成中三疊統(tǒng)雷口坡組與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之間的構造不整合。該時期龍門山、川西和川中地區(qū)都屬于前陸隆起帶的組成部分。隨后,前陸隆起向西南方向遷移,構造不整合面上自西向東依次發(fā)育了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馬鞍塘組形成時期,由于造山楔構造負載導致前陸盆地強烈的撓曲構造沉降,物源供給少,從而導致硅質(zhì)海綿生物礁丘發(fā)育[20,42],相對海平面上升速率變化導致碳酸鹽緩坡和海綿礁的形成和淹沒[42]。小塘子組形成時期,物源供給增加,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相互作用造成川中地區(qū)障壁砂壩—潟湖沉積體系大面積形成[30]。須二段和須三段形成時期,受松潘-甘孜褶皺帶向南東推進的構造侵位影響,龍門山率先進入逆沖推覆狀態(tài)和主體露出水面,部分隆升幅度較大的地區(qū)構成了北東向分布的島鏈和可供給物源的造山帶雛形。該時期由于來自于北部(秦嶺)和東北部,以及康滇和川中古陸物源的影響,三角洲砂體大面積形成,西部的島鏈和造山帶也可能提供少量物源[26]。“須上盆”形成階段,受更強烈的逆沖推覆和大幅度隆升影響(安縣運動),龍門山造山帶正式形成[43]。該階段由于構造相對強烈,物源供給充分,故河流和三角洲砂體廣泛發(fā)育,平緩的地形、充足的物源供給和頻繁的水體進退,造成四川盆地砂體大面積分布[27]。整體上,上三疊統(tǒng)形成時期,受冪式構造運動、古氣候和基準面的控制[5],須三段和須五段以泥質(zhì)沉積為主,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以砂質(zhì)沉積為主(圖3)。

    2.3 海侵問題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是否存在海侵,學術界一直爭議不斷。2008年前,主流觀點認為,四川盆地除了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為海灣中形成的海陸交互相沉積外,須二段—須六段均為陸相沉積[35,44],至于上三疊統(tǒng)中大量出現(xiàn)的海綠石、菱鐵礦結核、海相生物化石、風暴巖等可能與海侵影響或局部地區(qū)發(fā)育海相沉積有關[35,45]。例如,張福存等(1976)根據(jù)微量元素硼的分析認為,須二段沉積時期,四川盆地與西部的松潘—甘孜海相通,川西中壩地區(qū)為海相沉積,從中壩到川中八角場有淡化趨勢[45]。羅啟后(2015)認為四川盆地須家河組須二段—須六段為“濱海湖泊”沉積,古特提斯海水自盆地西南部偶有倒灌入湖引起湖水咸化造成大量海相生物化石和海綠石的形成,海侵影響的范圍包括川西和川中地區(qū)[34]。近年來,一些學者明確提出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為海相或海陸過渡相沉積。趙霞飛等(2013,2018)根據(jù)巖心和野外露頭剖面中大量出現(xiàn)的雙粘土層結構和雙向交錯層理等判斷川中大部分地區(qū)須家河組為近海潮汐沉積,潮汐作用來源于盆地西南部,盆地邊緣存在三角洲沉積[37-38]。羅啟后(2011)認為馬鞍塘組—須家河組須三段可能為海相沉積,須四段—須六段則為陸相沉積[33]。施振生等(2012)指出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須三段為海相沉積,須四段—須六段沉積時期,由于龍門山南段的隆升,四川盆地與外海逐漸失去聯(lián)系,但川西和川中地區(qū)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響[45]。張敏等(2013)和蔡杰等(2013)認為,上三疊統(tǒng)沉積時期,四川盆地一直受到海侵作用的影響[46-47]。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海相沉積存在構造學、古生物學、巖石學、有機地球化學等證據(jù)。構造學方面,近年來研究表明,晚三疊世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形成時期,四川盆地與西部的松潘-甘孜海完全相通,四川盆地內(nèi)部為殘留海盆沉積[19]。須二段—須六段沉積時期,龍門山北段是由西北向東南逐漸推覆的,龍門山南段尚未抬升或尚未完全抬升,四川盆地與外海依舊相通[3,8,27,48-49]。在古生物學方面[50],咸水-半咸水生物Unionitesyunnanophorus,Myophoriopis,Permophorus,Modiolus等屬既出現(xiàn)于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也延續(xù)到之上地層。須二段—須六段主要發(fā)育半咸水-淡水生物組合Modiolusweiyuanensis-Unionitesemeiensis。張璐瑾(1984)指出須家河組發(fā)育濱海相動物化石,其“最重要特征是存在生長于半咸水的動物化石”[51]。巖石學證據(jù)包括沉積構造、粘土礦物組成和硼鉀比。上三疊統(tǒng)發(fā)育大量潮汐成因沉積構造,包括羽狀和雙向交錯層理、雙粘土層結構、皺褶層和全渦流構造[37-39],脈狀層理、波狀層理和透鏡狀層理也十分普遍[44]。上三疊統(tǒng)發(fā)育大量伊利石和綠泥石,表明盆地受到鹽堿性古水介質(zhì)的影響。硼鉀比分析表明,上三疊統(tǒng)古水體鹽度遠遠大于正常淡水湖泊水體鹽度(平均值為0.5‰)[52]。在有機地球化學證據(jù)方面,上三疊統(tǒng)氣源巖中正構烷烴存在明顯的雙峰態(tài)分布特征,菌、藻類生源化合物豐富,Pr/Ph比值較低(平均0.60),β-和γ-胡蘿卜烷及其降解系列十分發(fā)育,甲基甾烷與甲藻甾烷十分發(fā)育、含量豐富,芳烴餾分中含硫芳烴相對豐度較高,“三芴”系列組成既不同于典型的鹽湖相源巖,也與常規(guī)的沼澤相源巖存在明顯差異[46]。

    本文傾向認為,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須三段為海相沉積,須四段—須六段沉積時期,總體為陸相沉積,但川西和川中地區(qū)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響。總體說來,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海侵的古生物學方面證據(jù)相對不足,下一步需要在盆地中選擇關鍵露頭剖面,開展系統(tǒng)的古生物學研究,建立古生物學研究“鐵柱子”。

    2.4 事件沉積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所發(fā)現(xiàn)的事件沉積主要有風暴沉積和震積沉積。事件沉積研究可以提供地史時期氣候變化和地震的長周期記錄,可為龍門山地震帶的確立與活動提供背景材料。

    風暴沉積主要發(fā)現(xiàn)于川西和川中地區(qū)須二段和須四段,川東地區(qū)尚未發(fā)現(xiàn)。李華啟等(2003)在四川盆地西部上三疊統(tǒng)須二段巖心中發(fā)現(xiàn)了典型的風暴沉積,包括渠模構造(或口袋構造)、沖刷面和截切構造、風暴滯積層段、丘狀交錯層理、包卷層理、浪成層理、倒“小”字狀構造、生物擾動構造等。其垂向沉積序列可以劃分出Sa,Sb,Sc,Sd,Se等5段[53]。陳輝等(2008)在四川盆地中部須二段和須四段巖心中發(fā)現(xiàn)了典型的風暴沉積,典型構造包括底面構造(沖刷面、渠模)、變形構造(負荷構造、球狀構造、枕狀構造、包卷層理和火焰構造等)、滯留沉積、丘狀交錯層理、生物擾動構造和粒序?qū)永韀54]。川西和川中地區(qū)風暴沉積常呈夾層狀發(fā)育于三角洲前緣砂體中。

    震積沉積主要發(fā)現(xiàn)于龍門山前緣帶和川西地區(qū),它常呈夾層狀發(fā)育于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三角洲砂巖中,縱向構成典型的震積沉積序列。戴朝成等(2008)首次在須家河組識別出微裂縫、微褶皺、微斷層、液化角礫巖、液化砂巖脈和球-枕等軟沉積變形構造,建立了震積巖的垂向演化序列[55]。喬秀夫等(2012,2016)在小塘子組發(fā)現(xiàn)了與地震觸發(fā)成因的液化變形(液化角礫巖、滴狀體與底辟)和水塑性變形(卷曲變形與拉伸軟布丁構造)及與重力作用相變形構造(負載、球-枕、枕狀層)[56-57]。須家河組軟沉積物變形有與重力作用相關的變形構造(負載、球-枕、枕狀層)、地震觸發(fā)成因的液化變形(液化滴狀體、液化均一層、液化底劈)及塑性變形(液化卷曲變形、軟布丁)等,這些沉積物變形是龍門山地區(qū)晚三疊世構造運動的響應,它們是印支期松潘-甘孜地體與揚子板塊斷開、碰撞、逆沖走滑伴生的地震事件的記錄。

    總體說來,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的事件沉積研究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尚需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①不同事件沉積模式及特征差異性;②不同事件沉積的平面分布及縱向演化規(guī)律;③印支期與軟沉積變形同期的硬巖層脆性變形,如粒序斷層、地裂縫、古裂隙等研究;④事件沉積與周圍板塊活動之間的關系等。

    2.5 “源-匯”系統(tǒng)

    一直以來,學者們通過砂巖骨架顆粒成分、巖屑成分、輕重礦物組合、礫巖組分及分布、古流向分析、碎屑鋯山U-Pb年代學分析等手段對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源-匯”系統(tǒng)開展了沉積盆地演化、充填及沉積物搬運過程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3-11]。

    關于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的物源區(qū)分布,目前認為存在秦嶺古陸、大巴山古陸、松潘-甘孜褶皺帶(古龍門山)、康滇古陸和江南(雪峰)古陸5大物源區(qū)[49,58-59]。秦嶺古陸和大巴山古陸為古陸物源,物源組分較復雜,以變質(zhì)巖為主,以巖漿巖、沉積巖為輔;松潘-甘孜褶皺帶(古龍門山)為大洋環(huán)境下的再旋回造山帶沉積,物源組分以沉積巖和淺變質(zhì)巖為主,偶見巖漿巖[59];康滇古陸為古陸物源,物源以變質(zhì)巖(變質(zhì)程度高)和沉積巖為主;江南(雪峰)古陸為古陸物源,物源組分以淺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為主。

    5大物源區(qū)不同沉積時期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存在差異。馬鞍塘組和小塘子組發(fā)育時期,主要物源來自秦嶺古陸[60],由于地形相對較緩,川西北部由北向南形成大型曲流河三角洲砂體(圖3a)。小塘子組發(fā)育時期,康滇古陸和龍門山古島鏈也提供少量物源[1,3,58],川西南部和川西中部形成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展布的曲流河三角洲砂體(圖3b),其中川西中部龍門山前緣地區(qū)以再旋回造山帶物源為主[61],物源方向來自松潘-甘孜褶皺帶[62-63]。須家河組須二段和須三段沉積時期,川西北部物源主要來自于松潘-甘孜褶皺帶,少量來自于揚子板塊西緣[59],龍門山北段前緣形成大型由北向南展布的沖積扇-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砂體(圖3c,d),巖石類型以淺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為主,屬于再旋回造山帶物源[64]。川西南部以古陸物源為主[61],其主要來自于康滇古陸,少量來自于龍門山島鏈[64],在龍門山南段前緣形成大型由西向東展布的辮狀河三角洲砂體。該地區(qū)巖石類型以酸性巖漿巖為主,既有大陸板塊類型物源,又有再旋回造山帶物源,但以大陸板塊類型物源為主[3]。川東及川中北部物源受大巴山古陸控制,以辮狀河三角洲砂體為體,砂體規(guī)模相對較小,巖石類型以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為主;川東南部及蜀南地區(qū)物源受江南(雪峰)古陸控制[65],發(fā)育大型淺水型三角洲砂體,巖石組分以酸性巖和低變質(zhì)巖為主,高級變質(zhì)巖和沉積巖含量較少,屬于大陸板塊性質(zhì)物源[3]。該時期龍門山北段已經(jīng)隆升,亦構成一個重要物源區(qū)[1,23,49,61,66]。整體上,須二段—須三段沉積時期,物源主要來自于盆地北部,其他方向物源影響范圍相對較小。須四段和須六段發(fā)育時期,川西北段仍以再旋回造山帶物源為主,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砂體發(fā)育,其物源區(qū)主要來自于松潘-甘孜褶皺帶(古龍門山)[67]。川西南部受康滇古陸物源和松潘-甘孜褶皺帶(古龍門山)物源的共同影響[23],巖石組分表現(xiàn)為大陸板塊物源減少、再旋回造山帶物源增加。該時期大巴山古陸物源及江南古陸物源影響范圍增大,由于地形較緩,大型淺水三角洲發(fā)育,影響并控制著川東和川中大部分地區(qū)的沉積[66]。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物源區(qū)的分布、物源性質(zhì)及物源方向等是該時期華南板塊和華北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晚三疊世,揚子板塊向松潘-甘孜方向擠壓,形成古龍門山褶皺帶,從而影響了盆內(nèi)不同地區(qū)物源的方向、性質(zhì)及規(guī)模,對應形成不同類型和不同規(guī)模的沉積體系。受不同物源控制,盆地不同位置的三角洲類型差異,其中,盆地西部和西北部主要發(fā)育沖積扇和扇三角洲沉積體系,而盆地南部和東南部則發(fā)育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

    2.6 致密儲層特征及形成機理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致密砂巖儲層巖石學特征表現(xiàn)為低成分成熟度、低膠結物含量和結構成熟度中等的“兩低一中”特征,總體儲層物性較差,屬低孔低滲和特低孔特低滲儲層,局部發(fā)育有少量中孔低滲儲層。成分成熟度一般在0.32~2.45,最高可達6.14。膠結物含量一般為5%~6%,最高可達15%。儲層分選性較好至中等,顆粒支撐,磨圓度為次圓。具有整體物性偏低、喉道狹窄且連通性差的特點。其平均孔隙度為4.77%,最小孔隙度0.10%,最大18.27%;平均滲透率為0.19×10-3μm2,最小滲透率低于0.001×10-3μm2,最大可達50×10-3μm2[68]。儲集空間以粒內(nèi)溶孔、鑄模孔和粒間溶孔為主,孔徑介于0.001~100 μm,主要介于0.01~10 μm[69]。

    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儲層質(zhì)量存在著時空差異性。須二段川中—蜀南地區(qū)物性相對較好,孔隙度為8%~10%的樣品所占比例大,川西北部和川西南地區(qū)物性較差,孔隙度為4%~8%,川西南地區(qū)儲層整體較致密,物性較差。須二段川中地區(qū)物性最好,一般都大于7%,蜀南地區(qū)次之,一般在6%~10%,川西南地區(qū)物性相對較差,在4%~8%。須家河組須六段川中的潼南、安岳地區(qū)物性最好,孔隙度大于10%,川西南地區(qū)物性較差,一般在4%~6%[70]。川西北部地區(qū),相對優(yōu)質(zhì)儲層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支河道沉積,儲層埋藏深度大,整體致密;川中地區(qū)相對優(yōu)質(zhì)儲層主要分布于辮狀河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支河道,儲層埋藏深度相對較小,物性相對較好。

    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致密砂巖儲層經(jīng)歷了多種成巖作用,主要包括機械壓實和壓溶作用、膠結作用、自生石英、自生方解石、自生白云石、自生綠泥石等自生礦物析出作用、溶蝕作用和裂縫化作用等一系列成巖反應[71]。成巖過程中長石、高嶺石、伊利石之間發(fā)生復雜的物質(zhì)交換,從而控制次生孔隙的形成[72]。川西地區(qū)和川中地區(qū)成巖演化序列呈現(xiàn)明顯差異。川西地區(qū)成巖演化序列表現(xiàn)為壓實作用—第Ⅰ期裂縫—第Ⅰ期伊利石膠結—第Ⅰ期方解石膠結—第Ⅱ期石英加大、硅質(zhì)充填—長石、巖屑溶蝕—綠泥石膠結或者伊利石膠結—第Ⅱ期方解石膠結—長石溶蝕作用—第Ⅱ期破裂作用—第Ⅲ期石英加大、硅質(zhì)充填—第Ⅲ期碳酸鹽膠結—碳酸鹽交代長石和石英—第Ⅲ期構造破裂—晚期方解石和石英膠結成巖[73]。川中地區(qū)成巖演化序列表現(xiàn)為早期方解石(泥晶菱鐵礦)—石英Ⅰ期加大—綠泥石薄膜—長石、巖屑溶解—綠泥石孔隙襯邊—石英Ⅱ期加大(加大、剩余粒間孔、粒間溶孔充填石英)—溶蝕作用—石英Ⅲ期加大(粒間溶孔、粒內(nèi)溶孔中充填石英)—連晶(含鐵方解石)—白云石—鐵(方解石)白云石——后期溶蝕作用—石英、方解石脈形成[68]。總體上,壓實作用造成川西和川中地區(qū)砂巖原生孔隙度大幅度減小,石英Ⅱ期和Ⅲ期次生加大進一步減小原生孔隙,封閉的地下流體環(huán)境是儲層保持致密化的又一原因[68]。

    川中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甜點儲層的形成受沉積微相、溶蝕作用、綠泥石襯邊和裂縫控制[70]。不僅在宏觀上控制了儲層成因類型、沉積厚度、規(guī)模及時空展布特征,同時也在微觀上控制了沉積物原始組分、粒度、成熟度、分選、磨圓、雜基含量等特征。須家河組三角洲砂體發(fā)育,川中地區(qū)物源主要受江南古陸控制,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壩儲層物性最好,其平均孔隙度一般在8%以上,平均滲透率為1×10-3μm2。溶蝕作用是改善須家河組砂巖物性最重要的建設性成巖作用[74],主要表現(xiàn)為長石、巖屑等碎屑和填隙物(雜基、膠結物和原生礦物)的溶蝕,埋深約2 500 m。鑄體薄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溶蝕作用提供的孔隙度平均為2%,最高可達5%,溶蝕孔隙占總孔隙的比例可達40%以上。早期形成的綠泥石可以抑制自生石英的生長,使原生粒間孔得以保存。同時,襯邊的綠泥石可以分隔孔隙水與石英顆粒的表面來阻止自生石英膠結物在碎屑石英的表面成核,進而抑制自生石英的生長[75]。構造作用形成的裂縫和微裂縫既可以增加儲集空間和提高滲透率,也是孔隙水運移的重要通道,同時促使溶蝕作用加快進行。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由于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壩砂體分布面積較小,溶蝕作用和綠泥石襯邊發(fā)育有限,裂縫分布主要受構造控制,從而造成儲層總體表現(xiàn)為“厚砂薄儲”特征。川西地區(qū)相對優(yōu)質(zhì)儲層主要發(fā)育于扇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支河道沉積,其形成主要與有利沉積環(huán)境、原生孔隙保存條件、溶蝕作用、孔隙保存的滲透性屏障以及烴類注入對孔隙的保護等有關[71]。

    川中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儲層總體表現(xiàn)為“厚砂薄儲”特征,須家河組氣藏具有大面積含氣、流注程度低、局部富集高產(chǎn)及氣水關系復雜等特點,呈現(xiàn)“源儲交互疊置、孔縫網(wǎng)狀輸導、近源高效聚集”以及大面積“連續(xù)型”成藏機制,致密砂巖氣的運移充注動力主要來源于源巖的生烴超壓,運移方式主要為低速非達西滲流和擴散作用,聚集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動力圈閉”,成藏具有以小壓差驅(qū)動、相對大孔徑空間儲集的特點[69]。

    3 熱點分析和展望

    3.1 加強淺水三角洲研究,闡明大面積富砂機制

    三角洲研究歷史悠久,其因蘊藏巨大的油氣儲量和產(chǎn)量而一直成為油氣勘探開發(fā)的熱點[76-78]。三角洲的類型、外部形態(tài)和內(nèi)部構型對油氣勘探和開發(fā)具有重要影響,制約著勘探開發(fā)部署思路,影響著油氣采收率[79-80]。三角洲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控制,包括河流作用、蓄水體密度與河水密度的差異、蓄水體的水動力作用、河口區(qū)海底地形、蓄水體的構造特征和湖平面(海平面)變化等[81]。前人基于不同控制因素對三角洲進行了系統(tǒng)的類型劃分,不同類型三角洲外部形態(tài)和內(nèi)部構型存在差異[6,82-83]。

    近年來,淺水三角洲引起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并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84-85]。中國的淺水三角洲研究始于20世紀80 年代[86],20 世紀90 年代,學術界主要關注淺水三角洲的砂體形態(tài)及控制因素[87-88],認為其前緣主要砂體形態(tài)可分為坨狀、枝狀、過渡狀及席狀,其形成受湖平面升降變化、古氣候、古地形和河流作用等控制。21 世紀以來,淺水三角洲的研究集中于形成動力學、有利形成地質(zhì)背景、形成機制及沉積模式等[89-91],通常認為其形成于構造相對穩(wěn)定、地形平緩、盆地整體緩慢沉降、水體較淺、古氣候適宜、湖平面頻繁多變、物源充足的環(huán)境。淺水三角洲主要發(fā)育平原和前緣亞相,以分流河道砂體為骨架砂,河口壩沉積不太發(fā)育,單層砂體薄而廣布,復合砂體厚度大、面積廣[90]。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砂體大面積分布,砂體成因類型一直是學術界爭議的焦點。一些學者認為,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大面積砂體為淺水三角洲成因[92-93],發(fā)育少物源供給淺水三角洲沉積模式和多物源供給淺水辮狀河三角洲沉積模式,可劃分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緣及前三角洲4種亞相。鄒才能等(2015)認為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砂體成因于潮濕氣候背景下的敞流型湖盆淺水三角洲,由于洪水期和枯水期交替,造成湖盆中心牽引流河道砂體發(fā)育[94]。

    我國在20世紀初已經(jīng)制定了臨床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大綱,但本著綜合診療原則和臨床醫(yī)師的基本要求,在醫(yī)患溝通、醫(yī)德教育、人文心理和法律法規(guī)等方面仍有待加強??谇粚I(yè)本身具有其特殊性,除本專業(yè)的培訓內(nèi)容外還應加強整體醫(yī)療思維的培訓。學科的交叉融合已成為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學員的規(guī)范化培訓內(nèi)容在此方向也有增補空間。

    關于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淺水三角洲的研究,應該進一步關注下列問題:① 不同構造帶不同層位淺水三角洲的沉積微相組成與內(nèi)部構型;② 不同構造帶不同層位淺水三角洲的形成背景與制約條件;③ 不同構造帶不同層位淺水三角洲的形成過程與富砂機理;④ 不同構造帶不同層位淺水三角洲的平面展布與時空演化規(guī)律。這幾個方面問題的解決,不僅能極大推動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的勘探開發(fā)工作,也對豐富前陸盆地三角洲沉積學理論、探討不同類型盆地三角洲的特征及形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3.2 開展細粒沉積機理及儲層“甜點”預測研究

    3.2.1 富有機質(zhì)頁巖發(fā)育模式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小塘子組下部、須三段、須五段和須六段中部細粒沉積大面積發(fā)育。細粒沉積記錄了沉積時期的大量地質(zhì)信息,是恢復晚三疊世四川盆地古構造、古氣候和古水體性質(zhì)的關鍵[95]。另外,細粒沉積中蘊藏大量頁巖氣,是下一步勘探開發(fā)的潛在目標[10]。

    近年來,細積沉積的研究方法、研究技術手段、巖石學特征及分類方案、沉積動力學及沉積機理等方面研究均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方法不僅有傳統(tǒng)的露頭解剖、巖心描述、分析化驗,而且還包括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和水槽實驗模擬等。研究技術手段包括薄片鑒定、粒徑分析、高壓壓汞、粒子計數(shù)器、覆壓孔滲、微米CT、納米CT、核磁共振、X衍射全巖分析、X衍射熒光分析、FE-SEM、FIB-SEM、原子力顯微鏡、感應磁強計、X射線成像和SEM-CL等。細粒沉積存在外源和內(nèi)源兩類組分。外源組分主要來自母巖(土壤)的物理和化學風化,少量來自火山灰和陸源有機質(zhì);內(nèi)源組分來自上覆水體,包括水體或沉積物/水界面附近生活生物的碎片、透光帶水體產(chǎn)生的有機碳等[96]。細粒沉積可以呈單顆粒、絮凝顆粒、泥巖內(nèi)碎屑、巖屑、有機-礦物集合體(“海洋雪”)及浮游動物糞球粒等形式搬運,搬運動力存在風力、低密度流、重力流和底流等多種搬運動力[14],并最終以垂直沉降和側(cè)向加積方式發(fā)生堆積。細粒沉積可發(fā)育水平層理、交錯層理、韻律層理、年紋層、塊狀層理等沉積構造[97]。海相細粒沉積存在海侵、門檻和洋流上涌3種沉積模式[98],富有機質(zhì)頁巖的形成受高初級生產(chǎn)力、有利于有機質(zhì)保存、聚積和轉(zhuǎn)化的沉積條件等控制[99]。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未來應系統(tǒng)開展細粒沉積物顏色、成分、結構、構造、有機碳含量和化石等標志研究,建立細粒沉積巖相分類方案,明確不同類型細粒沉積巖平面及縱向分布規(guī)律,并建立細粒沉積微相模式。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晚三疊世四川盆地古構造背景,系統(tǒng)分析細粒沉積形成的古水體氧化—還原條件、古氣候、古鹽度和古水動力,弄清細粒沉積過程和成因機理,建立湖盆細粒沉積富有機質(zhì)頁巖發(fā)育模式,以指導非常規(guī)天然氣勘探開發(fā)。

    3.2.2 細粒沉積“甜點”儲層預測研究

    中國頁巖氣按其形成環(huán)境,可劃分為海相、海陸過渡相和陸相3種類型[100]。近年來,海相和陸相頁巖氣勘探開發(fā)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四川盆地及周緣五峰組-龍馬溪組2019年頁巖氣產(chǎn)量達到153.3×108m3以上。

    中國海相頁巖主要礦物成分有石英、粘土礦物、碳酸鹽礦物,次要礦物成分為長石和黃鐵礦。頁巖發(fā)育水平層理、韻律層理和塊狀層理、遞變層理以及交錯層理等。根據(jù)紋層結構,細粒沉積水平層理可細分為條帶狀粉砂型、遞變型、砂泥遞變型和砂泥互層型4種類型[97];根據(jù)礦物組分和有機質(zhì)含量,頁巖可劃分為硅質(zhì)頁巖、鈣質(zhì)頁巖、粘土質(zhì)頁巖、混合頁巖等[101];根據(jù)TOC含量,頁巖可劃分為富有機質(zhì)頁巖、含有機質(zhì)頁巖、貧有機質(zhì)頁巖等。頁巖中納米孔隙發(fā)育,以有機孔、無機孔和微裂縫孔隙為主,有機孔所占比例超過50%。頁巖發(fā)育順層縫和非順層縫。順層縫多為層面滑移縫、頁理縫和構造雁列縫,非順層縫主要為剪切縫和拉張縫[102]。四川盆地及周緣五峰組-龍馬溪組龍一1(1)小層具有高TOC含量、高脆性礦物含量、高孔隙度、高水平滲透率等特征,為頁巖氣“甜點段”,川南威遠地區(qū)、長寧地區(qū)、焦石壩地區(qū)、昭通地區(qū)、瀘州地區(qū)均有廣泛分布。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小塘子組、須三段和須五段細粒沉積發(fā)育。目前,要加強小塘子組、須三段和須五段頁巖的巖相類型及其時空分布、沉積模式、儲層孔隙類型和成因以及甜點區(qū)分布預測研究。應選取典型露頭剖面或關鍵取心井,開展精細的層序劃分和對比,建立頁巖地層劃分對比格架。進而通過全剖面連續(xù)切樣和大薄片制樣,明確頁巖細粒沉積巖相類型及其時空分布,闡明細粒沉積形成機制,明確紋層和微裂縫類型、特征(孔縫網(wǎng)系統(tǒng))及縱向展布規(guī)律,預測有利巖相類型及時空分布。通過系統(tǒng)的XRD全巖和粘土分析、TOC含量、含氣性、巖石力學性質(zhì)等分析,明確頁巖“六性”特征及其匹配關系;通過FIB-SEM及CO2和N2聯(lián)合吸附、高壓壓汞、SEM等多種方法技術研究,確定頁巖孔隙類型及孔隙結構。在此基礎上,通過成巖模擬及薄片分析,確定細粒沉積成巖作用類型和成巖演化序列。最后,綜合頁巖礦物組分、紋層、孔隙及微裂縫等研究成果,建立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黑色頁巖沉積發(fā)育模式,明確頁巖儲層“甜點”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

    3.3 通過沉積過程模擬,揭示不同粒級沉積物形成過程和成因機制

    目前,沉積過程模擬已成為沉積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11],它配分自然界真實的沉積體系時空尺度,提取控制沉積體系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建立實驗模型與原型之間對應關系(地質(zhì)概念模型),從而再現(xiàn)沉積過程和結果。沉積過程模擬不僅可以再現(xiàn)沉積物剝蝕、搬運及沉積作用過程,還可以預測不同沉積體系的展布特征、時空演化和砂體變遷。沉積過程模擬存在水槽實驗模擬和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兩種方式。水槽實驗模擬具有真實、準確、形象、直觀的特點[12];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不受實驗條件和人為干擾等因素的制約,但在開展模擬之前,必須清楚各個關鍵參數(shù)及其數(shù)學表征方法,并建立相應的幾何模型。因此,將來的沉積過程研究應以前期水槽模擬為基礎,明確各關鍵參數(shù)及其變化規(guī)律,進而達到數(shù)值模擬與前期物理模擬相互滲透、交互揭示多種粒級沉積形成機制。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以粗碎屑沉積為主,三角洲砂體大面積分布,馬鞍塘組、小塘子組下部、須三段、須五段以細粒沉積為主,泥頁巖大面積分布。未來沉積過程研究應該關注下列科學問題:① 不同層段物質(zhì)粒度差異的成因機制;② 不同構造位置三角洲砂體的成因類型、成因機制、時空分布及相互制約關系;③ 細粒沉積中發(fā)育大量沉積構造,不同沉積構造反映的沉積水動力條件和沉積成因機制。因此,有必要基于水槽實驗模擬和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通過設定不同的構造活動強度、物源方位、地形坡度、構造沉降量、湖水位變化、沙泥級配等模擬參數(shù),調(diào)整模擬過程來水量、加沙量、粒度大小等水動力參數(shù),塑造模擬底型,開展沉積過程模擬[103-104]。

    4 結 論

    1)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存在有3種層序地層劃分方案。第一種方案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3個構造層序、7個體系域(或沉積層序),第二種劃分方案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2個超長期和6個長期基準面旋回層序,第三種劃分方案將上三疊統(tǒng)劃分為4個三級層序。結合構造演化特征,建立了前陸盆地對稱型和基本對稱型結構的層序地層樣式。

    2)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發(fā)育礁灘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川中和川南地區(qū)小塘子組發(fā)育障壁砂壩-潟湖相,須三段和須五段主要發(fā)育河流、扇三角洲、辮狀河三角洲、緩坡型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積體系,須二段、須四段和須六段主要存在水進三角洲、灘壩、湖泊-三角洲和近海潮汐沉積。另外,上三疊統(tǒng)不同層段中夾有風暴沉積和震積沉積。

    3)構造學、古生物學、巖石學、有機地球化學等證據(jù)表明,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馬鞍塘組—須三段為海相沉積,須四段—須六段為陸相沉積,但仍受到海侵作用的影響。

    4)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存在秦嶺古陸、大巴山古陸、松潘-甘孜褶皺帶(古龍門山)、康滇古陸和江南(雪峰)古陸5大物源區(qū),不同物源區(qū)的物源性質(zhì)、影響范圍和程度存在時空差異。物源區(qū)的形成和分布受周緣板塊構造活動控制,不同物源區(qū)砂巖儲層的礦物組成、物性、孔隙類型及孔隙結構、砂體類型、致密儲層成藏作用過程及沉積成巖演化序列存在差異。

    5)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淺水三角洲沉積、細粒沉積學及沉積機理、沉積過程模擬、細粒沉積儲層形成機制研究不僅是沉積儲層研究熱點領域,也是未來主要發(fā)展方向。

    91精品国产九色|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欧美zozozo另类|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男女边摸边吃奶|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欧美zozozo另类|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少妇的逼好多水|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91sexporn| www.色视频.com|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禁无遮挡网站|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夫妻午夜视频| 床上黄色一级片|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蜜桃国产av成人99|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麻豆av在线久日|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高清av免费在线|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久久久久网色|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99久久人妻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久久av网站|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69|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欧美另类一区|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视频区图区小说|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www.精华液| 国产片内射在线|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最黄视频免费看|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自线自在国产av|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999| 大香蕉久久网|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99香蕉大伊视频|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天堂8中文在线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av在线app专区|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香蕉国产在线看| 日本wwww免费看|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1024香蕉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韩国av在线不卡| 大陆偷拍与自拍|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国产av成人99|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成人国产麻豆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久久久久网色| 乱人伦中国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五月天丁香电影| 三级国产精品片|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美女大奶头黄色视频|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丝袜脚勾引网站| www.自偷自拍.com|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日韩电影二区| 国产av精品麻豆|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午夜91福利影院|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人妻系列 视频|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av卡一久久| 亚洲伊人色综图| 亚洲成色77777|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二三|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av在线app专区|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日韩伦理黄色片|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性少妇av在线| 一级毛片我不卡|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av电影中文网址| tube8黄色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97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自线自在国产av| 永久网站在线|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av有码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日韩电影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女|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www.自偷自拍.com|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网色|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大陆偷拍与自拍|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a级片在线免费高清观看视频|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亚洲四区av|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曰老女人黄片| 少妇的逼水好多|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亚洲四区av| 蜜桃在线观看..|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av在线老鸭窝|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午夜福利,免费看| 国产麻豆69| 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婷婷色综合www|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18禁观看日本|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欧美日韩av久久|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1024香蕉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 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有码 亚洲区|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片| 香蕉丝袜av| 久久97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一二三|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熟女av电影| 多毛熟女@视频|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久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免费|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 777米奇影视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69|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我的亚洲天堂|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亚洲国产欧美网|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蜜桃国产av成人99|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丁香电影|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www.自偷自拍.com| 观看av在线不卡|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男男h啪啪无遮挡|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片内射在线|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亚洲av.av天堂| 99久久人妻综合|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av电影中文网址|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老司机影院毛片|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片内射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91sexporn| 亚洲图色成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91成人精品电影|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国产xxxxx性猛交|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久久av网站|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午夜免费鲁丝|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性少妇av在线|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欧美另类一区|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看免费av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老熟女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