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清
在漢語形成的過程中,古人對一件物件、一種現(xiàn)象、某一季節(jié)等,常常賦予多種不同的名稱、說法。這為古人寫詩賦文提供了更多詞匯的選擇,從而為文章增色不少。
關(guān)于秋天,同樣如此。古人根據(jù)秋的特征,常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金”、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商”、 五色(青赤白黑黃)中的“白”、 五方(東西南北中)中的“西”,以及秋天的特色來與秋搭配,從而組合出諸多的“秋”的雅稱。下面將它們采擷一起,認(rèn)識一下。
金天、金秋: 古人以“五行”分配四時(shí),按五行推演,秋屬金,故稱“金天”和“金秋”。如唐代詩人陳子昂就有詩云:“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程?!?/p>
三秋: 古時(shí)人們將農(nóng)歷七、八、九月份分別稱為秋季的孟秋、仲秋、季秋,合稱“三秋”指代秋天。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就有“時(shí)維九月,序?qū)偃铩敝洹?/p>
素秋、金素: 古人認(rèn)為,秋天的顏色為五色(青赤白黑黃)中的“白”,故秋天又稱素秋。南朝梁代文學(xué)家蕭統(tǒng)編撰的《昭明文選》,輯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yùn)《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述職期闌暑,理棹變金素。”李善注曰:“金素,秋也。秋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碧拼鸥Α肚锱d》詩中也有“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之句。
商秋: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商”音凄厲,與秋天肅殺之氣相應(yīng),秋天故名商秋。
素商:按古代“五行”( 金木水火土)之說,秋天色尚白,又屬“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中“商”的音階,故秋天又稱素商。元代馬祖?!肚镆埂芬辉娫疲骸八厣唐嗲鍝P(yáng)威風(fēng),草根之秋有鳴蛩?!?/p>
勁秋:指肅殺的寒秋,因秋風(fēng)勁吹,故而得名。如晉代陸機(jī)《文賦》中有言曰:“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p>
西陸:古代指太陽運(yùn)行到西方七宿的區(qū)域,本為二十八宿中昴宿之別稱,后亦代稱秋天?!端鍟の奶熘尽份d:“日循黃道東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東陸謂之春,行南陸謂之夏,行西陸謂之秋,行北陸謂之冬?!睍x代司馬彪《續(xù)漢書》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陸之秋”之句。唐初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中亦曰:“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