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媛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痛苦的時代;這是最安靜的一刻,這是最喧鬧的一刻;這是最讓人失望的冬天,這是最有希望的春天。
我坐在老房子前期待,任陽光溫柔撫摸。感受梨花翩飛,聽冷風(fēng)蕭瑟、漁歌互答。
你是否如此期待過?你又是否心痛那枝頭梨花的墜落?
小時候,我最愛的人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而是疼我疼到骨子里的爺爺。當(dāng)時我兩歲半,媽媽的肚子里懷著弟弟,爸爸的手里握著教科書,奶奶的身子離不開暖烘烘的坑,爺爺則擔(dān)起了一家的重?fù)?dān)。
因為爸爸走不開,所以只能是爺爺外出打工。爺爺很健康,全然沒有五十多歲的模樣。我從小與爺爺一起生活,他帶我上山砍柴,下水捕魚,入林打鳥,上樹摘果,下地種菜……你如果見到了我的爺爺,就會見到我,因為我總趴在爺爺寬厚的肩上。
那段日子好不歡樂!
突然有一天,爺爺不見了,只留下那一棵迎風(fēng)而舞的梨樹,只記得他對我說過:“只要枝頭那朵梨花開了,爺爺就會回來!”當(dāng)時的我什么都不明白,就只是站在老房子外,看夕陽為爺爺?shù)谋秤板兩弦粚咏鸸狻钡桨?,還是不見爺爺回來,我哇哇大哭起來。
之后我才知道,爺爺不回來了,真的不回來了!
之后的兩年,爺爺?shù)哪右驯晃覞u漸淡忘,但他種下的那棵梨樹所結(jié)成的思念的果子卻在我心中越長越大,根越來越深。
“這個是弟弟,這個是媽媽,這個是我,這個是爸爸!”我站在樹下,指著一朵朵雪白的梨花喊道。望向枝頭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兒,我小小的心靈充斥著喜悅、期待。那真是我見過最美的花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閃著光芒。
一天傍晚,風(fēng)雨來臨,如兇猛的野獸,刮得雪白的梨花瑟瑟發(fā)抖。花瓣伴隨著風(fēng)雨一片片遠去,捎去我的思念……
一大早起床,我沖出門去看望那枝頭的梨花,卻不曾想,滿樹狼藉,只剩零零落落的幾片花瓣掛在樹梢,我的心沉沒了。枝頭那朵梨花,我滿心的期盼??!
夏日留下了一地的斑駁,灑進了心中最深的角落,我望著滿樹的綠葉,期待著下一個春天的來臨,期待著,枝頭梨花朵朵開!
【評? 語】? 詩意的題目仿佛是一幅畫。而文中那個小小的“我”指著朵朵梨花說:“這個是弟弟,這個是媽媽……”的場景,更是一幅畫,一幅讓春天也會褪色的溫情而柔美的畫。
作文開頭帶著狄更斯《雙城記》的影子。簡練而深邃,雖有套用但絲毫不顯痕跡,模仿中有獨特的情感表達,讓人看到小作者閱讀視野的廣闊和學(xué)而遷移的能力之強!
在敘述爺爺帶“我”生活的那段日子時,一句一個動詞,精準(zhǔn);一句一個畫面,動人。畫面感的背后,我想是爺爺留給孩子的最美好、最有價值的生命體驗。
(講評教師? 楊? ?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