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青
[摘? ? ? ? ? ?要]? 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擔負著為全社會培養(yǎng)更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任務,也是高?;A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諸多高校的計算機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針對計算機教學體系現(xiàn)存的弊端提出相對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 ? 鍵? ?詞]? 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1-0212-02
綜觀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整體來講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硬件配置不到位、評估模式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各高校應充分認識到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性與現(xiàn)存弊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改善計算機教學體系,并使其更加適應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
(一)對計算機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計算機在高校諸多專業(yè)教學中應用并不普及,更多課程的教學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模式,間接造成各大高校輕視計算機教學的情況。另外,雖然計算機已經(jīng)深刻融入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實際應用多停留在淺層次,對計算機內在本質的因素涉及較少;例如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娛樂、購物、查閱資料等方面,對計算機深層次知識的了解掌握甚少,且計算機原理知識體系本身相對枯燥,降低學生對計算機深層次知識的體系探索興趣。教師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若過多講授計算機理論知識,自然是無法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的。高校對計算機課程的輕視更多體現(xiàn)在課程和師資的安排層面,高校計算機課程應當被安排在公共課體系中,但是在諸多高校的課程體系中計算機理論課程更多扮演選修課角色,進而導致其在高校課程體系中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即便是將計算機課程納入公共課、必修課體系,課時被擠占、課程連貫性不足等問題也時有發(fā)生,高校對計算機課程的不重視則無法保障計算機課程的基本課時,提升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更是無從談起。高校計算機教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征,完善的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需要相對完備的硬件體系支撐。然而相當數(shù)量的高校在教學硬件層面投入嚴重不足,由于未能認識到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性,計算機實踐硬件配置老化、缺失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同時計算機教學硬件數(shù)量的不足也嚴重制約了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深入發(fā)展。教師在制訂高校計算機教學方案時往往內置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硬件條件的客觀不足導致實踐教學任務無法按既定計劃執(zhí)行,不僅導致理想化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xiàn),而且降低了教師深入探討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積極性,對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的發(fā)展是大為不利的。部分教師自身也未能意識到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備課中缺乏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甚至出現(xiàn)“一套教案年年用”的現(xiàn)象,在輕視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同時導致計算機教學難以縱深開展。
(二)硬件配置缺失
此前提到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的有效執(zhí)行與完善的硬件體系密切相關,高校需要配置設備性能完善且數(shù)量足夠的實驗場景輔助高校計算機教學。總體來看,諸多高?;窘⒘朔沼诟咝S嬎銠C教學的實驗場地或機房,但是實際應用效果整體欠佳;高校在建立計算機硬件實踐體系時著重考慮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需求和規(guī)模,計算機硬件實踐設備的數(shù)量配置更多考慮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規(guī)模;這種方式表面看無可厚非,但是間接造成計算機硬件數(shù)量與上機需求量的嚴重不平衡,導致計算機公共課實踐教學任務無法按計劃完成。學生在接收計算機理論課程教學的同時并不能獲取相配套的課程實踐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非專業(yè)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部分落后地區(qū)的高??陀^上存在經(jīng)費短缺問題,在配置計算機教學硬件層面具有先天困難,導致學校的計算機實踐教學難有實質性的推進。計算機專業(yè)教師本質上也屬于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資源配置之一,一直以來諸多高校存在較為明顯的忽視計算機教學隊伍建設問題,高校計算機師資隊伍質量參差不齊、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實質配置嚴重匱乏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導致高校計算機教學課程質量難以提升。
(三)評估制度不合理
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需要科學規(guī)范的評估體系作為支撐,綜合高校針對計算機課程建立的評估體系,在實際執(zhí)行、考核評價標準等方面存在缺陷。當前高校在評估計算機教學質量時仍然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觀念,有關計算機教學質量的考核多采用理論考試模式;即使部分高校在計算機教學評估體系中建立了上機評估模式,但本質上是對傳統(tǒng)紙質試卷的無紙化實現(xiàn),實際考核內容仍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考核占比仍然偏低,無法準確評價學生對計算機教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和深度??己嗽u價標準規(guī)范度的缺失同樣影響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考核的公正性,高校在設置計算機課程考核評價標準的過程中缺乏結合實際的精神,考核標準可執(zhí)行度不高且嚴重脫離計算機教學內容本身,自然無法客觀評價學生接受計算機教學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評估與考核更是無從談起;學生接受計算機教學質量考核后盡管獲取較高的分數(shù),但是分數(shù)與實際操作實踐水平的相關度不高。
二、質量提升的措施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高校計算機教學本身具有實踐操作性強的特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注意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保證基本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高校計算機課程通常是作為公共課形式出現(xiàn)的,一般安排在學生就業(yè)實習壓力較小的大一年級,理論上學生學習高校計算機課程的時間相對寬松。高校計算機教學與實際設備關系密切,通過理論與設備教學的結合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計算機課程的魅力并從中有所收獲。計算機技術與各行業(yè)的工作是密切相關的,學生通過接受計算機教學掌握今后步入社會的基本技能以及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教師在計算機教學初期應當以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計算機知識基礎為目的,根據(jù)學生自身的不同情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偏重于計算機基礎偏差的學生,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多種方式幫助上述學生夯實基礎并跟進計算機教學的正常進度,避免出現(xiàn)學生無法跟進教學進度導致課業(yè)荒廢的現(xiàn)象。高校計算機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延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知識的發(fā)散以及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知識面、提升計算機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改革評估制度
對教學過程的最佳評價手段是教學評估,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評估準確把握教學中的可取和不足之處,為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體系提供充分的依據(jù)。高校計算機課程相比于傳統(tǒng)課程門類有其特殊性,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評估應當兼顧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計算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均要做到合理有效的評估。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評估中應樹立整體性的理念,例如,在評估考核中對理論和實踐部分均設定合理的權重,同時權重的設置應有意識地偏向于實踐操作。理論教學考核評估中需要設置合理的題目體系,保證考核題目能夠綜合反映學生的理論掌握情況;實踐評估則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目標,通過題目的回答切實反映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進而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計算機課程層面現(xiàn)存的問題,明確今后教學的重點、難點,從而真正落實高校計算機教學“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根本所在,教師在講授計算機課程內容前應當掌握學生對計算機內容的了解情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掌握程度開展分層次的教學。眾所周知,計算機技術成果更新?lián)Q代極快,高校計算機教材本身更加側重于理論教學,受先天所限,其知識體系是無法跟上行業(yè)更新?lián)Q代節(jié)奏的,因此,計算機教材知識整體呈現(xiàn)出落后、陳舊的特征。教師應深刻領會計算機課程教材的劣勢和不足,并針對計算機課程內容中無法跟上時代節(jié)奏的部分進行適當?shù)难a充和延伸,通過對教材內容與目標的合理調整,在完成課程大綱要求標準的基礎上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是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的核心所在,教師在深刻領會計算機課程創(chuàng)造性特征的基礎上,結合課程內容融入部分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計算機教學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高校計算機課程還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具備一定知識積累和經(jīng)驗積累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創(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為實現(xiàn)更高質量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效果奠定基礎,同時體現(xiàn)“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才能創(chuàng)造”的理念。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體現(xiàn)個人優(yōu)勢,例如,憑借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將小程序開發(fā)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引發(fā)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學生在產(chǎn)生對計算機課程興趣的基礎上則會更加投入教學實踐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本人的創(chuàng)造意識。任務教學法是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適用的典型方法,教師在開展某節(jié)次課程教學前結合課程內容下發(fā)教學任務并由學生獨立分組完成,教師在任務教學法中布置完成任務需要的注意事項和問題,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問題的解決,并在下一次課程中展示本人完成教學任務的效果。由此可見,任務式教學的核心在于發(fā)揮學生參與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積極性并扮演其應有的主體角色,學生在任務參與過程中加深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并提升應用能力;教學任務的完成過程本身也是實踐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學生通過探究式的教學任務能夠積累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同時加深對高校計算機課程內在本質的理解。教師本身也應當注意在任務式教學體系中的角色,在執(zhí)行必要的課程理論講授的同時引導學生融入并參與教學任務,同時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意識;事實上在現(xiàn)代化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中,互動教學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師生教學互動不僅鞏固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而且對提升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結語
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各高校應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針對本校的計算機教學體系不斷進行自檢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弊病所在,從優(yōu)化評估模式、增強硬件配置等角度提升本校計算機教學體系的合理度,進而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朱真霧.探索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提升和改革路徑[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20(8):196.
[2]朱林,郎乾雯.新形勢下影響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及改革路徑[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19(5):288.
[3]王占強.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提升和改革路徑探索[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18(10):155-156.
[4]沙紅梅.新形勢下影響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及改革路徑[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2):149-150.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