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董超 魏東
摘??要:軍事人才發(fā)展離不開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條件,合理地利用信息化資源將進一步放大教學效果。網絡在線課程是軍事職業(yè)教育的主要形式,成為了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的助推器。為提高我軍軍事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效率,文章以網絡教育資源的配置使用為研究對象,探討軍內資源、地方資源和國外資源的特點,分析各類資源在軍事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使用場景與時機,提出資源配置優(yōu)化的相關思考建議。
關鍵詞:軍事職業(yè)教育;網絡教育資源;配置優(yōu)化;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E251.3??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逐步完善,軍隊不斷加大對軍事人才培養(yǎng)的投入力度,各院校、機構積極投身建設網絡教學資源,軍內外優(yōu)質線上課程百花齊放,使教育訓練資源不斷擴充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得到了穩(wěn)步發(fā)展[1]。但客觀上,當前網絡教育資源仍有著配置優(yōu)化的空間,軍地資源不平衡、相互擠占、使用效率低等問題依舊存在。習主席深刻指出要堅持一體化布局,推進聯合育人、開放育人、全程育人,形成高水平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
一、當前網絡教育資源及其特點
(一)軍內資源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yè)教育的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體系以來,線上學習的方式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和發(fā)展,大量的網絡在線課程如雨后春筍般在軍內出現。當前,軍事職業(y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利用軍內自建的學習平臺完成線上網絡課程的學習。軍事職業(yè)教育平臺是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主辦,依托軍隊自身網絡建設的在線課程學習平臺,承載了秘密級以下在線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主要以慕課、微課、公開課等為表現形式,包括音頻、期刊、圖書、文檔等其他類型,自平臺上線以來受到了全軍官兵的強烈反響[2]。其優(yōu)點在于結合了當前部隊的實戰(zhàn)實裝,緊貼部隊為戰(zhàn)育人的緊迫需要,課程門類有著較強的軍事特色。同時,由于使用的是軍內網絡,有效地降低了失泄密的風險,而對于課程和資源的建設者而言也能夠放開手腳,內容上充分融合軍事背景和應用場境,精準對接軍事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不足之處在于學習者只能在軍綜網上學習相關內容,軍網的使用就成為了影響學習便捷性的重要因素。在軍隊院校內尚不能足夠方便地使用軍網電腦(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規(guī)定的地點使用軍網電腦),更不用說在部分設施條件不發(fā)達的基層單位。
(二)地方資源
以學堂在線、愛課程、智慧樹等為代表的教育平臺體系成熟,資源豐富,用于支撐高校教育和指導就業(yè)發(fā)展;以淘寶教育、騰訊課堂等為代表的教育平臺以職業(yè)需求為導向,服務于學習者開展崗位自我學習。這些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教育平臺有著海量的課程資源和寬廣的專業(yè)領域,涵蓋了目前學歷教育階段大部分的通識課程和專業(yè)課程。同時,通過多年的建設和完善,這些平臺積累了較為龐大的用戶基數,大量的使用者和視頻制作人員使得平臺的內容基本能符合用戶訴求,從而吸引更多用戶的加入,進一步確保內容貼近需要、常用常新。隨著5G技術的全面鋪開,大數據分析得到的用戶畫像也會更加貼近人才培養(yǎng)的崗位需要,通過算法主動設計、修正迭代、精準推送當前階段更適合學習者水平的信息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在末端的有效流動和高效利用[3]。因此,可以實現根據任職崗位量身定制學習課程和成才路徑,依據任務需要針對性地設計信息資源清單,并且通過定期的測試考核,分析學習者當下知識體系中優(yōu)勢與不足,從資源清單中擇選相匹配的內容予以推送,補足短板,有效提高成才率。
軍隊也推出了移動互聯網APP“軍職在線”,平臺內嵌有強大的資源搜索引擎,與地方學習平臺的接口相連接,再通過綁定的軍內賬號,就可以完成學習進度的更新與監(jiān)測,充分利用了地方現有資源。然而該類地方資源的短板在于內容的垂直細分領域還有待深耕,當前的資源更多的集中在基礎通識課程和專業(yè)入門課程,要想更深入地學習該專業(yè)的內容,仍需要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或者到院校完成該領域課程的學習。同樣受限于軍隊內對互聯網的使用要求,軍隊人員對于該類資源的獲取和使用上仍不便捷。
(三)國外資源
國外的信息資源有助于開闊官兵視野和見識,及時了解國際先進水平和他國的軍事實力信息,避免拘泥于故步自封、閉門造車的狹隘眼界。目前較為開放和成熟的國外資源有北約的教育訓練機構(Education?and?Training?Facilities,ETFs),它是依托北約成員國和伙伴國的教育訓練機構,構建了以培養(yǎng)任職崗位能力為目標的在線教育體系,成功開發(fā)和應用一批優(yōu)質高效低成本的在線課程解決方案,拓展了北約教育訓練輻射范圍,能夠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軍事人員提供成才培養(yǎng)的新渠道,成為北約打造靈活敏捷、快速反應教育訓練體系的創(chuàng)新實踐和高效舉措[4]。該類資源搭建在境外服務器上,不僅不容易獲取,直接使用還存在安全風險。并且,這些資源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北約各國的軍隊人員,語言選用的大多是英文,因此對于英語水平較弱的國內使用者來說學習難度較大。
二、資源的使用場景與時機
線上課程的出現使遠程教育和異地教學成為現實,但各類資源的特點決定了其被使用的場景與時機。軍內資源的保密性與特殊性注定了其必須在擁有軍綜網的軍內環(huán)境使用,如軍隊院校、部隊機關、連隊活動室等,這就使得學習者獲取資源的方式并不便捷,必須有賴于特定場所。此外,資源的利用還受限于學習者的可支配時間,軍校學員和基層官兵的一日生活制度較為規(guī)范,除節(jié)假日休息外,很難抽出專門的時間到特定的地點去完成線上學習。
智能手機的出現和普及讓這一矛盾有所緩解,在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機的今天,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便利性有了顯著提高。雖然在軍內對于手機的管理與使用仍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但相比于需要抽出整塊時間去特定地點學習,通過手機來學習地方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將碎片化的時間合理統(tǒng)籌的可行性顯然更高。甚至許多互聯網的線上資源支持離線下載,可以將視頻圖片資源預先緩存到手機內,即便在沒有網絡信號的偏遠地區(qū)也能夠完成隨時、隨地的泛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