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題記
還沒過春分,爸爸就答應(yīng)帶我到郊外去放風箏。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吃完早飯,我便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往郊外奔去。
三月的陽光和煦,春風微醺。田野上,“草色遙看近卻無”;路邊上,不知名的花樹已經(jīng)含苞欲放,惹人喜愛?!笆贾继镏馕词紵o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袁宏道游春之感受,今天我有了最真切的體會。
雙手捧著風箏,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田野上,生怕一不小心弄壞了。爸爸幫我系好線,調(diào)試了幾下,便讓我試放。我牽著風箏線,不管怎么跑,風箏都只是在我頭頂上翻飛。稍有不慎,風箏便一頭栽倒在地上。這是什么緣故?
看到我有點垂頭喪氣的樣子,爸爸笑呵呵地說:“為什么不把手中的線全放出來,讓風箏飛得更高一些呢?”
“放得長了,線斷了怎么辦?飛得高了,風箏飛走了怎么辦?”
“哈哈!如此患得患失,自然不會放開手腳。都像你這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探險家了。那些探險者,哪個不知道前路危險,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最終看到了平常人未曾看到過的美景。一只風箏,損失可控,也關(guān)乎不到生命,試一試又何妨?”
不愧是語文老師,爸爸說話總是引經(jīng)據(jù)典,話語中時不時穿插著生活哲理。
對,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我慢慢地釋放著手中的線,風箏便在微風的托舉下越飛越高。手中的線一點一點地放完了,風箏也在空中穩(wěn)穩(wěn)地展翅了。看著風箏飛在天空的樣子,我快樂得像個小孩子。
是呀,廣闊的空間,才能讓生命擴展長度;自由的程度,影響的是生命的質(zhì)量。飛得更高的風箏,才能在空中盡情展示自己的美。同樣,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情,我忽然感覺到無比的輕松和愜意。
和爸爸放風箏,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師點評
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感覺,它一直都在我們左右。小作者從一次放風箏的過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認識到生命需要放開,立意深刻。在寫法上,小作者長于描寫,擅于從生活中提煉和感悟,以提升作文的哲理,也讓文章充盈著哲理的光芒。
(指導教師:戴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