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成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張相同的臉。臉上有五官,這是共性;五官各不相同,這是個性;共性使這張臉成其為臉,個性使這張臉千差萬別。
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朝鮮電影,老爺子教訓(xùn)兒子娶媳婦要娶“一年能掙600工分”的,質(zhì)問“好看的臉蛋能長出大米嗎”?但老爺子不知道,在重“顏值”的年代,好看的臉蛋不僅能長出大米來,還能長出更多東西來。只要有一張出色的臉,一不小心就可以混個“網(wǎng)紅”。
人們通常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稱為“有頭有臉”的人。這種人的臉倒不是靠“顏值”扮出來的,而是身份地位撐出來的;不是“網(wǎng)紅”討人打賞的,而是用以賞人的。你拜訪人家或者邀約人家,人家肯接見、肯赴約,便是賞你臉。人家賞你了臉,你有了面子,人家的臉就轉(zhuǎn)化成了你的面子,臉與面也就達(dá)成了完美結(jié)合。但也有人愛面子偏不愛惜自己的臉,公開的案例中,有些人平時裝腔作勢,掙足面子,背后卻干些沒臉沒皮的事;待東窗事發(fā),只能是臉面盡失了。
坊間有“千人一面”之說,似乎這“面”是無差別的,其實(shí)那只是面部表情的雷同。比如有些人討好別人的時候,咧著嘴、堆著笑,做出一副媚態(tài),好比小狗搖尾乞憐,尾巴雖不一樣,但搖起來卻是一樣的。推而廣之,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嘴上一套行動上一套,也是有些人的共性;但這也只是人品問題或者作風(fēng)問題,與臉部特征差異無關(guān)。
近幾年,進(jìn)入大數(shù)據(jù)時代,人臉的功用有了重大提升,不僅可以用來賞人或者被賞,還可以用來“刷”了。進(jìn)門不用拉門閂,不用開門鎖,臉對著鏡頭一“刷”,門就開了,比阿里巴巴“芝麻開門吧”還神奇。手機(jī)解碼可以“刷臉”,乘坐高鐵可以“刷臉”,連購物付款也只需拿臉一“刷”,就完成交易了;臉部識別進(jìn)入了高科技時代。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總是有了新突破,又會帶來新問題。人們在盡情“刷刷刷”的同時,又忽然發(fā)現(xiàn),既然自己的臉這么好使,那么萬一有一天自己的臉部特征信息丟失了,或者被人非法泄露和利用了,別人豈不拿自己的臉開自家的門,拿自己的手機(jī)刷自己的錢了嗎?自己出行被人監(jiān)視,隱私被人偷窺,權(quán)益被人侵犯,那丟的可不只是臉,丟的還有錢,還有其他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亦未可知呀!
前不久,“全國人臉識別第一案”在杭州中院完成了終審判決,被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不僅要賠償原告經(jīng)濟(jì)損失,還要刪除原告的臉部特征信息。消息一出,網(wǎng)民歡騰。這個“意義非凡”的判決不僅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依法維權(quán),同時也提醒我們:臉是獨(dú)一無二的,臉很重要,今后越來越重要;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臉,千萬不要丟臉了喲!
摘自《鄭州日報》202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