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兵 陳 銀 王和順
(1.西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039;2.中國船舶重慶液壓機電有限公司 重慶 402160)
上游泵送機械密封是非接觸式機械密封的典型代表,由于其泄漏量小、摩擦功耗低、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各種旋轉式流體機械中[1]。前人對上游泵送機械密封的研究多數(shù)只針對液膜部分,并且假設密封環(huán)剛性較大,忽略了液膜壓力對密封環(huán)變形的影響。實際上液膜壓力與密封環(huán)端面上的變形是相互影響的,液膜壓力增大將導致端面變形量增大,變形量增大相對應液膜厚度就增加,流體動壓效應減弱,從而液膜壓力就變小,端面變形量也隨之減小。如此相互作用,最終達到平衡,這樣才符合上游泵送機械密封的真實工況[2]。
國內外學者對機械密封流固耦合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1996年,YOUNG等[3]以有限元分析法為基礎,構建了密封動、靜環(huán)與流體膜的流固耦合模型,通過數(shù)值模擬計算的方法得到了動、靜環(huán)在不同工況下的溫度和變形情況。2003年,LAI等[4]建立了流體靜壓式機械密封微間隙液膜與密封副的流固耦合模型,考慮了密封端面變形、溫度變化、端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響,并對其進行了單向流固耦合分析。2005年,GALENNE等[5]建立了熱-力耦合模型,在機械密封開停車過程中對密封環(huán)應力和變形進行瞬態(tài)計算,并研究了密封環(huán)與流體液膜之間的耦合程度。2008 年,王樂勤等[6]建立了非接觸式機械密封流固耦合的物理計算模型,給出了其求解方法,并通過實驗分析了密封腔介質壓力對密封性能的影響。2011 年,劉向鋒等[7]建立了收斂間隙靜壓機械密封的流固耦合模型,基于雷諾方程,利用 ANSYS Workbench 軟件計算密封環(huán)的應力和變形,根據(jù)自動迭代計算方法進行單向流固耦合分析。2015年,簡元霞[8]對經典T形槽干氣密封結構進行了雙向流固耦合分析,得到了流固耦合作用下固體應力、變形情況和氣膜的壓力分布規(guī)律,以此提出了2種槽型結構優(yōu)化方案。2016年,李寧等人[9]對螺旋槽機械密封動環(huán)進行了單向弱流固耦合分析,得到了動環(huán)應力和變形分布情況,然后利用機械密封試驗平臺進行了對比分析。
在實際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工作環(huán)境一般都是高溫高壓,甚至高轉速,密封環(huán)必然會產生變形。因此,為了保證生產運行的安全及可靠性,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此時研究液膜與密封環(huán)之間的流固耦合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上游泵送機械密封的流固耦合作用,可減少密封研究時限定假設的個數(shù),修正模擬計算所得結果,使所得結果更加貼近于真實情況[10]。同時,研究密封環(huán)的應力和變形,可以知曉密封環(huán)的工作狀態(tài),提前判斷是否失效,指導工業(yè)設計。
為此本文作者擬建立斜線槽上游泵送機械密封流固耦合計算模型,將其導入ANSYS Workbench中,以Fluent軟件流場模擬分析得到的液膜壓力作為動環(huán)邊界條件之一進行單向流固耦合計算,對密封動環(huán)的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進行分析,為斜線槽上游泵送機械密封的研究和設計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11-12]選擇斜線槽上游泵送密封端面的結構參數(shù),具體見表1。表中ri和ro分別為斜線槽內半徑和外半徑,α為徑向夾角,β為槽徑比,γ為槽寬比,hc為槽深,Ng為槽數(shù),圖1所示為密封端面示意圖。
采用Pro/E軟件,建立斜線槽上游泵送機械密封流固耦合計算模型。因為液膜與槽深都是微米級,為了便于觀察,故先將液膜厚度方向和動環(huán)槽深方向均放大1 000倍后示出,計算分析時又軸向縮小1 000倍,得到流固耦合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在流固耦合分析的計算領域中,流體部分和固體部分同時存在,變量包括流體變量和固體變量。因此,其基本方程包括流體控制方程、固體控制方程和流固耦合控制方程[9,13]。
(1)連續(xù)性方程
(1)
式中:ux、uy、uz分別為x、y、z3個方向的速度分量,m/s;t為時間,s;ρ為密度,kg/m3。
(2)動量守恒方程
(2)
式中:p為流體微單元體上的壓力,Pa;τxx、τxy、τxz是指在流體黏性作用下,產生的作用在流體微單元體表面的黏性應力τ的分量,Pa;fx、fy、fz為3個方向的單位質量力,m/s2。
(3)
式中:Ms為質量矩陣;Cs為阻尼矩陣;Ks為剛度矩陣;ds為固體的位移,mm;τs為固體受到的應力,MPa。
在流固耦合交界面處,流體與固體應滿足守恒方程
τf·nf=τs·ns
(4)
df=ds
(5)
qf=qs
(6)
Tf=Ts
(7)
式中:τf、τs分別表示流體和固體的應力,MPa;df、ds分別表示流體和固體的位移,mm;qf、qs分別表示流體和固體的熱流量,W;Tf、Ts分別表示流體和固體的溫度,℃。
網(wǎng)格劃分之前,在ANSYS Workbench中對流固耦合模型進行前處理,由于建模時對液膜厚度方向和斜線槽深方向放大了1 000倍,故在網(wǎng)格劃分之前,將流體和固體的各個面分別進行定義,主要是流體壓力入口面和壓力出口面以及流固耦合面的定義,然后在厚度方向上縮小1 000倍尺寸進行網(wǎng)格劃分。流體和固體部分的網(wǎng)格應該單獨劃分,采用ANSYS Workbench對液膜和動環(huán)進行網(wǎng)格劃分,流體和固體的網(wǎng)格要保持一致,都采用主導六面體網(wǎng)格,且在斜線槽處對網(wǎng)格進行加密,圖3所示為液膜和動環(huán)的網(wǎng)格圖。
為了研究動環(huán)材料對其變形的影響情況,文中選擇SiC、WC、結構鋼YWN8三種材料對斜線槽上游泵送機械密封動環(huán)的最大應力和變形進行分析,其彈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如表2所示。表中E表示材料的彈性模量,μ為泊松比,ρ為材料的密度。
表2 動環(huán)材料參數(shù)
動環(huán)邊界條件如圖4所示,動環(huán)的邊界條件包括液膜的壓力分布、轉速的設置和固定約束面,最重要的就是流固耦合面的設置,選取液膜與動環(huán)的接觸部分作為流固耦合面。圖5所示為當轉速n=2 000 r/min,壓差p=0.3 MPa時流固耦合面的壓力分布云圖。
圖4 動環(huán)的邊界條件Fig 4 Boundary condition of moving ring
圖5 流固耦合面的壓力分布云圖Fig 5 Cloud diagram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fluid-solid coupling surface
密封動環(huán)選用SiC、WC、YWN8三種材料,以不同轉速、不同壓差下的液膜壓力作為邊界條件加載到密封動環(huán)上對其進行有限元計算。最大應力是機械密封設計和校核的基本依據(jù),最大變形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密封性能的好壞[14]。故文中在不同工況參數(shù)條件下,對3種密封動環(huán)材料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進行了分析。
圖6示出了3種不同動環(huán)材料的應力分布,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3種動環(huán)材料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故只選取SiC環(huán)為例進行分析。由SiC的應力分布圖可知,應力從斜線槽內徑到外徑有逐漸增大的趨勢,最大應力發(fā)生在斜線槽外徑邊緣,其值為0.17 MPa,遠小于SiC的許用應力130 MPa,符合密封動環(huán)設計和校核的要求。
圖6 不同動環(huán)材料的應力分布Fig 6 Stress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oving ring materials(a) SiC;(b)WC;(c)YWN8
圖7示出了3種不同動環(huán)材料的變形分布,可見3種動環(huán)材料的變形分布規(guī)律也基本一致,同樣只選取SiC環(huán)為例進行分析。由SiC的變形分布圖可知,斜線槽處的變形和應力變化趨勢基本相同,最大變形同樣發(fā)生在斜線槽外徑邊緣,其值為1.7 μm。而在流固耦合建模時,斜線槽深的取值為5 μm,變形量達到了實際槽深的34%,因此,密封動環(huán)材料的變形對機械密封性能的影響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圖 7 不同動環(huán)材料的變形分布圖Fig 7 Deformation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oving ring materials(a) SiC;(b)WC;(c)YWN8
圖8所示為不同轉速下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的變化關系曲線。由圖8(a)可知,在壓差為0.3 MPa時,最大應力隨著轉速的增加逐漸減小,動環(huán)材料所承受的最大應力由大到小依次為SiC、WC、YWN8;由圖8(b)可知,SiC、WC和YWN8三種材料的最大變形量幾乎不受轉速的影響。這是由于當壓差一定時,液膜的壓力峰值保持不變,從而傳遞到動環(huán)端面的壓力也不變,故隨著轉速的增加,動環(huán)端面所受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變化幅度較小。由圖8(b)還可發(fā)現(xiàn):WC的最大變形量最小,約為1.6 μm,YWN8的最大變形量最大,達到了2.8 μm,由此可見,YWN8不宜作為動環(huán)材料。
圖8 壓差為0.3 MPa時,不同轉速下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的變化關系Fig 8 Change of maximum stress (a) and maximum deformation(b)with speed when medium pressure is 0.3 MPa
圖9所示為不同壓差下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的變化關系曲線。可知,在轉速為2 000 r/min時,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量隨壓差的增加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并且最大應力的增長速度更快。這是由于當轉速一定時,液膜的壓力峰值隨著壓差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從而傳遞到動環(huán)端面的壓力就越大,因此動環(huán)端面所受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也越大。
圖9 轉速為2 000 r/min時,不同壓差下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的變化關系Fig 9 Change of maximum stress (a) and maximum deformation(b) with medium pressure when speed is 2 000 r/min
綜上所述,3種材料相比,YWN8的最大變形量最大,其他2種材料變形較小。同時查閱機械密封相關資料[15],得到SiC、WC、YWN8三種材料的許用應力依次為130、87、32 MPa。SiC與WC 相比,SiC所承受的最大應力也更大,且具有較強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在機械密封設計時,在同時滿足其他要求的條件下,可優(yōu)先選用SiC材料。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3種動環(huán)材料的應力和變形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應力和變形在斜線槽處變化較為明顯;應力和變形從斜線槽內徑到外徑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且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均出現(xiàn)在斜線槽外徑邊緣。以上分析結果與上游泵送機械密封流固耦合數(shù)值分析相關文獻結果基本吻合[16],說明文中仿真計算方法及參數(shù)設置是正確的。
(1)提出了一種通過ANSYS Workbench軟件對上游泵送機械密封進行單向流固耦合計算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推廣到水泵、水輪機、壓縮機等單向流固耦合的計算,具有普遍適用性。
(2) 在不同轉速和壓差下對3種動環(huán)材料進行了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最大應力隨轉速的增加逐漸減小,而最大變形幾乎不受轉速的影響;壓差對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影響較大,均呈線性增加的趨勢。
(3)通過對比SiC、WC、YWN8三種材料發(fā)現(xiàn):最大應力和最大變形均發(fā)生在斜線槽外徑邊緣處,YWN8最大應力最小,而最大變形最大,不適合做密封動環(huán)材料,同時滿足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優(yōu)先推薦SiC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