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珍
【摘 要】 將古代建筑文化融入小學美術課,豐富小學美術課的內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這個階段,小學生對于美術的基礎是相同的,教師可以通過將古代建筑文化引入小學美術課來開闊學生眼界,通過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教師言傳身教來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和綜合能力。在本文中,我將以如何將古代建筑文化引入小學美術課堂展開分析,以期有助于豐富小學美術課堂文化。
【關鍵詞】 古代建筑文化 小學美術課堂 實踐分析
教學背景
小學美術課本有一些限制,因此美術教育學習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轉化,創(chuàng)新以及個性化的教育,就古田縣而言,學生所處的各種古老建筑給人以深深的情感。如果將當?shù)毓糯ㄖ幕胨囆g教育,通過沉浸式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田縣的歷史,文化和建筑文學,提高學生整體水平并其發(fā)展主人翁意識。由此,我們根據(jù)古鎮(zhèn)豐富多彩的建筑文化來探究以古建筑文化為標志的小學美術教學運用探析。
一、古建筑文化引入小學美術課堂的必要性
建筑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之一,本地區(qū)的一些古建筑不僅可以反映地方特色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家鄉(xiāng),而且是一種不可多見的文化資源。例如本縣桃溪村,桃溪村坐落在本縣東北部,距縣城關13公里,村落布局獨特,環(huán)境優(yōu)美;古建筑群占地面積400多畝,集中連片,且得以完好保存,是古田縣古建筑群占地面積最大的村莊之一,不少古宅內部雕工精細、圖案精美,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二、古建筑文化走進美術課堂的實踐
1. 前期準備:依托古田建筑,尋找古老痕跡
我們學校所在的古田是全國文化歷史古鎮(zhèn),有號稱寧德十大最美鄉(xiāng)村的古民居——富達村、玉源村、前洋村、長洋村、西坑村、桃溪村、鄒洋村。而在一條條小河旁,在一棵棵大樹下,今仍保留著完整的古建筑遺址。因此,可以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開展師生尋找古田古建筑之美的活動。
首先制定活動計劃——尋找桃溪村古建筑之美,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實地尋找古建筑遺址;
(2) 尋找與古建筑有關的文字介紹;
(3) 尋找與古建筑有關的故事。
以四人為一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選擇一個內容開展活動。為了讓自己小組的手頭資料豐富些,孩子們積極尋找,放學后、雙休日休帶著手機、畫板實地進行觀察、拍照。查找書籍資料、上網查找、請教身邊的親人、朋友。通過活動,孩子們不禁感嘆古田縣古建筑文化的深厚與悠遠。
學生了解到古田不僅有眾多的名勝古跡蘊含風格獨特的古老建筑,也有寺院廟宇式建筑,例如古田臨水宮、極樂寺,這類寺廟具有圣寺塔式建筑風格。也了解到鼎昌厝是桃溪村林氏古民居的統(tǒng)稱,共有六座。六座林氏古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內里曲徑通幽,古色古香的環(huán)境讓人恍惚回到當時。村人根據(jù)房子的位置、大小慣稱之為“鐵門里”“六扇厝”“大隊”“大隊隔壁”等?!拌F門里”的鼎昌厝保存較為完好,給人第一印象是興旺發(fā)達,曾有過修繕,修古如古,古香古色,且整體布局獨特,內部許多裝飾完美,部分聯(lián)句還十分清晰?!傲蓉取笔嵌Σ攘鶙澲凶詈蠼ǔ傻囊蛔孔?,其規(guī)模最大,為大六扇,房間數(shù)也最多。鼎昌厝是古人給今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包括文化、建筑?,F(xiàn)在即使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條件,建造如此完美的建筑也是望塵莫及。
2. 課堂教授:將古代建筑文化引入課堂教學
在收集并整理古代建筑和文化資料之后,教師可以將古代建筑文化正式引入美術課堂。在美術課中,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自己的愛好與故鄉(xiāng)的古代建筑文化相結合,以適當?shù)毓噍斆佬g課的古代建筑文化。使學生了解各種古代建筑的歷史,特征和文化含義,將這些古代建筑文化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藝術品,展示其藝術技能并增強其文化底蘊,從而使學生熟悉古代建筑文化。例如:課堂上利用自己拍攝的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帶領學生再一次參觀桃溪村,引起他們的共鳴,并分小組形式來探究桃溪村的文化歷史、建筑布局、碑文雕刻等等;最后讓學生用美術小報、線描寫生等形式來變現(xiàn)。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桃溪村的美,感受傳統(tǒng)建筑的魅力
3. 后期安排:營造學校濃厚的地方文化氣息
人類的發(fā)展離不開環(huán)境,學校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位置,是具有最大教育責任的地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發(fā)展學生可能性,形成健康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改善道德素質和改善文明素質具有強大的作用。而古代建筑文化代表了當?shù)貧v史文化與建筑文化的結合,將其引入美術課堂后,學生的審美素質可以不斷提高,其文化底蘊也會越來越深。
將兩者結合后,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美育觀念,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眼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將收集到的各種古代建筑和文化資料在學校的走廊和教室上展示,使學生實際學習的校園環(huán)境也充滿了古代建筑文化。或者在學校的藝術節(jié)上,古代建筑文化也可以用作一種作品,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和展示作品,增強校園的文化氛圍,長期發(fā)展可以對學生價值觀產生積極影響。
總結
在新的課程改革下,以美術主題為中心,以美術教育為目標的小學美術課,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方式。同時,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秉承真誠,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原則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知識,讓學生能夠愛上美術并掌握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美學和美術綜合素養(yǎng),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然生活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這就需要課堂教學延伸,它也不斷促使教師探索更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在古田地方文化美術資源的開發(fā)中,美術教師對古田地方文化需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提高教師處理教材和開發(fā)美術校本資源的能力。這樣,美術教學才可以變得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劉桂珍.論翻轉課堂教學在高校小學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中的運用——評《美術教育學》[J].染整技術,2018(07):101.
[2] 楊柳,杜玉霞.基于電子書包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應用研究——以小學美術《最受尊敬的人》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19):197-199.
[3] 王坤.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及其應對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4):22-25.
*本文系2020古田縣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利用鄉(xiāng)土資源優(yōu)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 》GTJYKT2020一10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