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梅,文川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兒科,湖南 長沙 410011)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NIDA)是世界范圍內(nèi)小兒常見貧血類型,患兒可表現(xiàn)出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面色蒼白、易哭鬧等癥狀,若無及時有效治療,可對消化、心血管、免疫、神經(jīng)等多個系統(tǒng)產(chǎn)生負面影響,危害患兒生長發(fā)育及身心健康。口服鐵劑是當前治療NIDA的最主要手段,但當前可供選擇的鐵劑種類較多,蛋白琥珀酸鐵為第二代補鐵劑,與第一代無機鐵劑相比具有減小胃腸道刺激、提高吸收效率等優(yōu)勢,目前在臨床缺鐵性貧血預防和治療中均較廣泛應用[1]。既往關于小兒NIDA治療的研究多聚焦于不同鐵劑的吸收程度、耐受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比較,但隨著近些年對NIDA的認識加深,臨床發(fā)現(xiàn)腸道吸收障礙在NIDA發(fā)生及發(fā)展中也占居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提高腸道對鐵的吸收也逐漸成為臨床關注重點之一。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是一種主要成分為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的三聯(lián)活性益生菌,可恢復腸道微生態(tài)、改善腸道免疫功能、增強腸道營養(yǎng)吸收,在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失調(diào)引起的腸道疾病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2]。本研究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聯(lián)合蛋白琥珀酸鐵治療小兒NIDA,旨在觀察其療效及對患兒鐵儲備、免疫功能的影響。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收治的108例NIDA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類隨機分組方法對入院后的患兒進行編號,按單雙號法前瞻性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4例。觀察組中,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齡6個月~6歲;體重6.8~22.5 kg;貧血程度:輕度(血紅蛋白90~110 g/L)11例,中度(血紅蛋白60~89 g/L)30例,重度(血紅蛋白30~59 g/L)13例。對照組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齡6個月~6歲;體重6.5~21.9 kg;貧血程度:輕度15例,中度29例,重度10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重、貧血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符合第8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3]中NIDA診斷標準;有不同程度精神萎靡、面色蒼白、食欲減退等臨床表征;年齡6個月~6歲;可配合口服鐵劑治療;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原因所致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等;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急慢性感染;入組前3個月有鐵劑應用或輸血治療;對研究藥物過敏;精神異常。
患兒入組后,均加強患兒家屬營養(yǎng)教育,結(jié)合患兒病情及飲食習慣,予以針對性飲食指導,包括但不限于飲食習慣、飲食搭配等。對照組患兒予以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濟川藥業(yè)),每日服用量按體重1.5 mL/kg,2次/d,飯前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上海信誼藥廠),飯后0.5 h溫水服用,或?qū)⒛z囊內(nèi)藥粉用溫牛奶沖服,210 mg/次、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8周,并評價臨床療效。
1.3.1 臨床療效 參照《兒童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防治建議》[4]擬定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患兒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皮膚黏膜蒼白等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或恢復正常,血紅蛋白(Hb)、血清鐵(SI)、血清鐵蛋白(SF)、轉(zhuǎn)鐵蛋白(TRF)等指標恢復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補鐵2周Hb開始上升,4周后Hb上升≧20 g/L,SI、SF等指標有所改善,但未能完全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Hb上升<20 g/L,SI、SF等指標改善不明顯??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3.2 實驗室指標檢查 于治療前、治療8周后,采集患兒6 mL外周空腹靜脈血標本,其中,2 mL分離血清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SI,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SF、TRF水平;2 mL用于檢測Hb、紅細胞計算(RBC)、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水平;2 mL用于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包括CD3+、CD4+、CD8+,并計算CD4+/CD8+值。上述檢測均采取日本希森美康公司XN-10(B4)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3.3 不良反應 記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8周后,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4.44%vs.79.63%,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SI、SF、TRF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8周,兩組SI、SF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TRF則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SI、SF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TRF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SI、SF、TRF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Hb、RBC、MCV、MCH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Hb、RBC、MCV、MCH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Hb、RBC、MCV、MC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b、RBC、MCV、MCH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4+/CD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CD3+、CD4+、CD4+/CD8+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4+/CD8+水平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見肝腎功能異常,治療組出現(xiàn)2例惡心嘔吐,1例便秘,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5.56%;對照組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1例上腹疼痛,3例便秘,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9.2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16)。
藥源性補充鐵劑是快速提高NIDA患兒鐵攝入、改善鐵缺乏的重要手段。蛋白琥珀酸鐵是一種有機鐵劑,屬于第二代補鐵劑,補鐵效果好且成本較低,在臨床應用中較為常見。本研究顯示,對照組患兒經(jīng)蛋白琥珀酸鐵補鐵治療后總有效率達79.63%,患兒貧血相關指標及免疫功能指標也得到一定改善,提示蛋白琥珀酸鐵對小兒NIDA有一定療效,與賀金娥等[5]研究基本一致。腸道吸收是機體鐵元素攝入的最主要方式,小兒的腸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小腸的吸收功能易受外界干擾,進而導致NIDA的發(fā)生率較高;而NIDA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可通過影響相關含鐵酶的活性進一步加劇腸道免疫系統(tǒng)失調(diào)、吸收功能下降等。益生菌是人體腸道菌群主要微生物,不僅可通過分泌多種蛋白質(zhì)、脂類、糖類消化酶來提高宿主對腸道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還能產(chǎn)生泛酸、維生素B1、B6等多種維生素并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表達,在增強機體腸道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6]。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主要成分為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三者可競爭性抑制腸道有害需氧菌,維護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且當其定植于患兒腸道黏膜表面是,可促進腸道生物屏障修復及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改善腸道吸收功能[7]。另外,腸道益生菌可抑制促炎癥輔助性T細胞增殖、促進調(diào)節(jié)性T淋巴細胞分化,有利于減輕腸道菌群、食物抗原炎性免疫應答,保護腸道功能[8]。本研究中,觀察組應用蛋白琥珀酸鐵聯(lián)合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治療NIDA后,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可能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的生物活性相關。
臨床常用SI、SF、TRF來反映機體鐵儲備及利用水平[9]。本研究顯示,治療后的觀察組SI、SF水平高于對照組,TRF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蛋白琥珀酸鐵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的聯(lián)合應用可進一步增強患兒的鐵儲備水平,提高鐵吸收水平。Hb、RBC是反映貧血的直觀指標;MCV是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參數(shù),MCH是反映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參數(shù),當缺鐵性貧血時因血紅蛋白生成不足時,MCV、MCH的表達水平下降[10]。另外,觀察組治療后Hb、RBC、MCV、MCH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蛋白琥珀酸鐵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的聯(lián)合應用可更好地糾正患兒地的貧血程度。此外,本研究還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能是因為:(1)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可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提高腸道屏障功能、減輕腸道炎癥水平、調(diào)節(jié)腸道免疫力,增加機體免疫力;(2)蛋白琥珀酸鐵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聯(lián)合應用后,患兒對鐵的吸收能力增強,各種含鐵酶或依賴酶的生物活性得到改善,CD3+、CD4+、CD4+/CD8等T細胞的表達水平上調(diào),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周蕾[11]研究顯示,金雙歧三聯(lián)活菌片與蛋白琥珀酸鐵聯(lián)用對NIDA的臨床療效較高,可增強患兒的鐵儲備能力并改善免疫功能,與本研究類似。另外,本研究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且不良反應的癥狀較輕,且兩組的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聯(lián)合蛋白琥珀酸鐵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聯(lián)合蛋白琥珀酸鐵治療NIDA,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兒的鐵儲備能力、貧血指標和免疫功,且安全性好,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