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華,王淑慧,李俊鵬,李文琳,左 川*,趙 芳
·藥劑與工藝·
漆黃素與β-環(huán)糊精衍生物的包合行為及性能研究
李燕華1,王淑慧2,李俊鵬1,李文琳1,左 川1*,趙 芳3*
1. 貴研鉑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156 2. 云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3. 洱源縣檢驗檢測院,云南 大理 671200
制備漆黃素(fisetin,F(xiàn)IT)與β-環(huán)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并對其包合行為和包合物的水溶性、穩(wěn)定性進行研究。通過超聲法制備了漆黃素與2-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2,6-二甲基-β-環(huán)糊精[(2,6-di--methyl)-β-cyclodextrin,DM-β-CD]和磺丁基醚-β-環(huán)糊精(sulfobutyl ether-β-cyclodextrin,SBE-β-CD)的包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氫譜(1H-NMR和2D-NMR)、X射線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差示掃描量熱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紫外-可見光譜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UV)、Job曲線法對包合物進行表征;測定了包合物的水溶性,在模擬人體胃液和腸液環(huán)境下進行了穩(wěn)定性的測試。核磁共振(1H-NMR和2D-NMR)分析表明,漆黃素從小口端進入HP-β-CD空腔,從大口端進入DM-β-CD和SBE-β-CD空腔。漆黃素與HP-β-CD、DM-β-CD和SBE-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從0.05 mg/mL分別提高到了3.45、3.70、4.60 mg/mL。漆黃素與β-環(huán)糊精衍生物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熱穩(wěn)定性及生物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得到明顯提高。
漆黃素;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水溶性;穩(wěn)定性;溶解度
漆黃素(fisetin,F(xiàn)IT)是黃酮類黃色針狀結(jié)晶化合物,從漆樹科植物木臘樹(Sieb. et Zucc.) O. Kuntze中提取而來[1-2],廣布在蔬菜和水果中[3-4]。因其B環(huán)上具有鄰二酚羥基的特殊結(jié)構(gòu)使漆黃素具有較強的藥理作用[5-8],如抗病毒、治療黃疽型病毒肝炎[9];抑制細胞凋亡[10]、人黑色素瘤[11]、抗血管增生[12]、神經(jīng)保護[13-14]、抗癌[15-16]等藥理活性。盡管藥物漆黃素在預(yù)防和治療疾病中有顯著的效果,但其較低的水溶性(溶解度小于1 mg/mL)[16],化學不穩(wěn)定性,脂溶性和溶出率低,代謝較快等性質(zhì)限制了其藥物制劑和臨床應(yīng)用[17]。
β-環(huán)糊精(β-cyclodextrins,β-CD)是由α-1,4-糖苷鍵鍵接的寡聚糖,具有親脂空腔和親水外壁,獨特的理化性質(zhì)使得環(huán)糊精分子可成功地作為藥物載體[18-19]。在藥物應(yīng)用中,環(huán)糊精水溶性好且低毒、易降解,可改善藥物的溶解性,提高制劑質(zhì)量。本研究對藥物漆黃素分子與2-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2,6-二甲基-β-環(huán)糊精[(2,6-di--methyl)-β-cyclodextrin,DM-β-CD]、磺丁基醚-β-環(huán)糊精(sulfobutyl ether-β- cyclodextrin,SBE-β-CD)包合物的水溶性和穩(wěn)定性進行研究,為藥物漆黃素的臨床應(yīng)用提供一條有效、低毒的新途徑。
UV-8453紫外-可見分光光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85-2恒溫磁力攪拌器,江蘇國華儀器有限公司;BSA224S-CW分析天平,Sartorius公司;FEI PHENO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本電子株式會社;TTR 18 kW轉(zhuǎn)靶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公司;Nicolet IS10紅外光譜儀,美國Thermo科技有限公司;STA449F3熱分析儀,德國耐馳公司;Bruker Avance 400 核磁共振儀,瑞士布魯克公司。
漆黃素(C15H10O6),相對分子質(zhì)量(FW)=286.23,質(zhì)量分數(shù)>98%,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P-β-CD(FW=1 541.54)、DM-β-CD (FW=1 331.36)和SBE-β-CD(FW=1 451.29),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純化直接使用;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所有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按物質(zhì)的量比為1∶1稱取漆黃素(0.01 mmol/L)和β-CDs(0.01 mmol/L)樣品于瑪瑙研缽中,加入少量水,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減壓真空干燥,得到3種FIT/β-CDs(FIT/HP-β-CDs、FIT/ DM-β-CDs、FIT/SBE-β-CDs)物理混合物。
室溫條件下,分別稱取HP-β-CD(14.6 mg)、DM-β-CD(13.3 mg)、SBE-β-CD(11.4 mg)溶于4 mL蒸餾水,超聲30 min后,逐滴加入用少量乙醇溶解的漆黃素(4.7 mg),40 ℃超聲1 h后,冷卻至室溫,0 ℃避光放置2 d,除去反應(yīng)液中乙醇,用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除去未反應(yīng)的漆黃素,將濾液減壓蒸干,得黃色固體粉末,真空干燥,分別得到FIT/HP-β-CD(產(chǎn)率74%)、FIT/DM-β-CD(產(chǎn)率80%)、FIT/SBE-β-CD(產(chǎn)率72%)包合物。
紫外光譜測定使用Aglient 8453紫外-可見光譜儀,1 cm石英比色皿(1 cm×1 cm×4 cm)。實驗測定:室溫條件,溶劑為水-乙醇(4∶1),保持漆黃素的濃度為0.016 mmol/L,分批次加入β-CDs,靜置15 min后進行紫外光譜測定(波長掃描范圍220~800 nm),濃度梯度如表1所示。
配制濃度為0.012、0.016、0.020、0.024、0.028、0.032、0.036、0.04、0.044、0.048 mmol/L的漆黃素對照品溶液,并在最大吸收波長365 nm處測得相應(yīng)吸光度()分別為0.268 1、0.336 1、0.425 5、0.511 9、0.574 1、0.660 5、0.747 9、0.820 3、0.891 2、0.969 9。以漆黃素溶液的濃度()作橫坐標,值為縱坐標繪制漆黃素的標準曲線,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19.65-0.030 99,為0.999 22,線性范圍為0.012~0.048 mmol/L。
表1 紫外-可見光譜測定中在pH 3.0和pH 10.5條件下加入β-CDs衍生物的濃度變化
1H-NMR和二維ROESY使用瑞士Bruker公司Avance DRX 500 MHz核磁共振儀。將HP-β-CD、DM-β-CD、SBE-β-CD及FIT/HP-β-CD、FIT/DM- β-CD、FIT/SBE-β-CD溶于99.98% D2O中,濾過后于298 K下[以三甲基硅(TMS)為基準]測定核磁共振氫譜(1H-NMR)和二維核磁共振氫譜(2D-NMR)。
XRD使用D/max-3B衍射儀;實驗操作:Cu Kα(=0.154 60 nm),40 kV,100 mA,2=0.02°到 2=3°~50°,速率5°/min;樣品:漆黃素、HP-β-CD、DM-β-CD、SBE-β-CD、FIT/HP-β-CD、FIT/DM-β- CD、FIT/SBE- β-CD和3種FIT/β-CDs物理混合物。
分別取質(zhì)量約為5~15 mg的漆黃素、HP-β- CD、DM-β-CD、SBE-β-CD及FIT/HP-β-CD、FIT/ DM-β-CD、FIT/SBE-β-CD樣品,使用型號為德國耐馳公司的STA449F3進行熱分析測定差示掃描量熱(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曲線和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曲線。升溫速率12 ℃/min,范圍20~500 ℃,N2體積流量為70 mL/min。
SEM圖通過FEI PHENO臺式掃描電鏡儀拍攝得到。測試條件:電子加速電壓為20 kV,分辨率可放大700、1500、3000倍,甚至10 000倍;樣品:漆黃素、HP-β-CD、DM-β-CD、SBE-β-CD、FIT/HP- β-CD、FIT/DM-β-CD、FIT/SBE-β-CD和3種FIT/β- CDs物理混合物。
取FIT/HP-β-CD、FIT/DM-β-CD及FIT/SBE- β-CD包合物真空減壓干燥(溫度60 ℃),稱適量的干燥物,加入2 mL蒸餾水,攪拌15 min,用0.45 μm濾膜過濾,取少許濾液稀釋,搖勻于365 nm波長下測定值,代入“2.4”項中回歸方程算出客體藥物的含量,并計算出包合物FIT/HP-β-CD、FIT/ DM-β-CD及FIT/SBE-β-CD的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實驗重復3次。
在室溫pH 7.0的條件下,取過量的漆黃素、包合物FIT/HP-β-CD、FIT/DM-β-CD及FIT/SBE- β-CD,加入2 mL水,避光渦旋一段時間后用0.45 μm濾膜濾過除去未溶解物,減壓旋蒸,得到黃色固體物,計算出該包合物與原藥物漆黃素相比水溶性的增加量。
取漆黃素、FIT/HP-β-CD、FIT/DM-β-CD及FIT/ SBE-β-CD包合物于25 mL棕色量瓶中,分別用pH 1.5和pH 7.6的2種緩沖溶液溶解(溶劑為水-乙醇4∶1),靜置1 h至溶液平衡,固定波長為363 nm,藥液作為對照,每隔(12±2)h對漆黃素的值進行跟蹤測量。
確定化學計量比可采用等摩爾連續(xù)遞變法,即Job法[20]。維持漆黃素和HP-β-CD的總濃度為0.08 mmol/L,在pH 3.0的緩沖溶液中分別配置一系列濃度的漆黃素和HP-β-CD混合液,然后在365 nm處測定值,使兩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漆黃素的摩爾分數(shù))在0~1內(nèi)變化[21-22]。以值與漆黃素的摩爾分數(shù)作圖,結(jié)果見圖1,從曲線中可知最高點時相對應(yīng)的橫坐標為0.5。由此可確定主客體包合物FIT/HP-β-CD的包合化學計量比為1∶1。
為了研究主客體系的定量包合行為,在pH值分別為3.0、10.5[23-24]的條件下進行紫外光譜滴定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實驗過程中,保持溶液的酸堿性和所測的客體漆黃素的濃度不變)。
圖1 漆黃素與FIT/HP-β-CD包合物在pH 3.0中的Job曲線
若漆黃素與β-CD的包結(jié)配位計量比為1∶1,則主體(β-CD)和客體(漆黃素)的配位包合可用公式(1)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