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雪芳
摘要: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時至今日仍舊具有重要的學習價值,對現代教育是一盞重要的明燈。他的教育理論立足實踐當中,摒棄了傳統(tǒng)教育片面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能力的弊端,倡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對日漸重視的幼兒園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結合幼兒園教育的特點,合理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讓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陪伴幼兒健康成長。本文將對陶行知思想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陶行知;幼兒教育;教育策略
引言:
作為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第一階段,做好幼兒園教育至關重要。在如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注重應試的教育環(huán)境中,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學習借鑒陶行知的教育教育思想,注重孩子的學習、實踐、心理同步發(fā)展,努力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探索心、興趣心,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貫徹陶行知思想,以此幫助幼兒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科學、協(xié)調發(fā)展。
一、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問題
(1)幼兒園科學教育脫離幼兒生活
陶行知提出過“生活教育是大眾的教育”。對于幼兒園教育則應當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大眾教育,而不是提供給少數人的精英教育,所以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要保證科學教育適合全體幼兒,且對待所有的幼兒平等。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往往精力有限,只注意到活潑、表現積極的孩子身上,而容易忽略了性格靦腆的孩子,使得參與教育活動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孩子,這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除了在教師的差別對待之外,還存在不同地域幼兒教育的不平衡現象,致使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幼兒園提供的科學教育活動更加豐富,反之,則更加落后。
(2)幼兒園教師對科學教育認識錯誤
陶行知主張生活教育理念——“為生活的提高、進步而教育”,科學教育應當包含科學
知識經驗、科學方法技能和科學感情三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幼兒園教師應當做到三者同步教育,但是實際教育當中,幼兒教師總是無法做到三者均衡。目前的幼兒園托班幼兒教育大環(huán)境中,幼兒教師更多偏重的是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在教育活動中往往只是進行教學內容的重復和理論知識的背誦抄寫等,而忽略了科學方法技能和科學感情,這種教學讓教育凌駕與生活之外,沒有了實際生活意義,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相悖。
(3)園外教育環(huán)境
幼兒的教育不只是在于幼兒園,還在于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三者共同構成幼兒的教育環(huán)境。因此,在進行科學教育的同時,還要關注幼兒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當前的幼兒教育存在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往往局限在幼兒園中進行教育活動,讓幼兒走出幼兒園,參與到社會生活中這是幼兒園需要去改進的地方。此外,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科學教育非常重要,隨著教育環(huán)境日益革新,家長們對幼兒寄予厚望,大多數家長存在“望女成鳳”、“望子成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等較為片面、極端的教育理念,在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關鍵起步階段,這種教育觀念與科學幼兒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陶行知思想應用到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但沒有褪色,反而愈久彌新,在當今社會仍舊有應用價值。尤其在問題頗多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中,更加值得我們去反思與學習。
(1)面向所有幼兒的科學教育
陶行知提出“不論他的宗教、性別、地位,所有有生命的個體都可以教育的對象”。對于每個幼兒而言,他們都是獨立的、發(fā)展的個體,科學的幼兒教育中要關注全體幼兒,是面向所有幼兒的科學教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一方面教師要能關注到每位孩子,不能因孩子的個性靦腆、積極低而忽略孩子,要讓所有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享受到教師的教導與學習引導。另一方面,則對幼兒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的能力,對個性不同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讓每個幼兒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同時,科學幼兒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幼兒園,所有地區(qū)不論貧窮或富有都應擁有平等的教育權力,亦如陶行知所說“教育不能是有錢、有閑、有面子,才有書念”。
(2)科學教育,科學認知
幼兒園的教育不因當局限在科學理論知識的掌握,而應當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誠如陶行知主張的“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反對“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如何做到“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就要求幼兒教育在思想上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發(fā)展,避免過多的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對幼兒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傷害,以防造成幼兒對學習的反感與排斥。在行動上,理論結合實際,設計更具參與性的教學活動,避免假大空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們親身參與,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更能感受到參與活動的身心快樂。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合理化調整,引發(fā)幼兒對新知識的探索和學習興趣。
(3)拓展幼兒教育場所
陶行知主張“社會即學校”,對于幼兒教育不能因為孩子年幼而忽視社會教育。幼兒教育教育要做到幼兒園、家庭、社會三相結合,充分利用社會、家庭資源。對于社會教育要讓幼兒教育活動走出幼兒園,走進社會。幼兒園不僅可以通過組織親子活動,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觀動物園、科技館、天文館等活動,讓幼兒多角度、多方位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不只是局限在書本理論知識上。對于家庭教育要發(fā)揮積極作用,才能讓幼兒教育事半功倍。家長們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當中,積極配合幼兒園參加幼兒教育活動。在教育活動中可以邀請從事相關工作的家長為學生帶來科學小講堂,亦或是讓父母指導孩子為其他孩子帶來小講堂。
三、結束語
陶行知教育思想注重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科學教育等,反對傳統(tǒng)教育的死記硬背,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幼兒園教育要面向向全體幼兒,因材施教,注重幼兒全面發(fā)展,改變實際中錯誤教育理念。同時,注重社會、家庭、幼兒園共同教育,為共謀良好、健康的學前幼兒教育環(huán)境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閔雅.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運用[J].讀寫算,2020(30):57.
[2]于海霞.陶行知思想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百科知識,2020(09):67+69.
[3]姜靜.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9(01):185.
[4]林瓊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園科學活動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6(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