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摘 要:“に”與“で”是日語專業(yè)初級學習者入門后很早接觸到的兩個格助詞,其意義豐富,使用廣泛,同時還具有一部分相似之處。正確理解它們的意義及用法,充分體會這種細微之處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尤為重要。文章對這兩個格助詞的差異進行探究,以幫助學生進行正確區(qū)分。
關鍵詞:“に”;“で”;場所;時間;差異;正確區(qū)分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4-0116-02
日語屬于黏著語,主要靠粘著成分來表示詞語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助詞就是其粘著成分的重要部分。日語中的助詞有很多,“に”與“で”是初學者很早接觸到的兩個格助詞。通過N1はN2にある(いる)等基礎句式的學習,學生逐漸接觸到“に”與“で”的各種含義和用法,慢慢地也會對兩詞的一些差別產生疑問。若想解除這些疑問,就要弄清兩詞的接續(xù)與含義。
一、“に”與“で”的接續(xù)與含義
(1)“に”:接在體言、準體動詞、以“體言+動詞”形式出現(xiàn)的相當于體言的成分后,有如下含義。1)表示事物或事物的某種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例如,ここに本がある。2)表示動作、作用的歸著點。例如,バスに乗って行こう。3)表示變化的結果。例如,青が赤に変わった。4)表示動作、作用發(fā)生的時間或場合。例如,學校は九時に始まる。5)表示動作、作用的對象。例如,神に誓った。6)表示動作、作用的目的。例如,酒を飲みに行く。7)表示動作、作用的主體、處所。例如,お母さんに叱れる。8)表示動作、作用、狀態(tài)的原因、理由、動機、由來等。例如,あまりの悲しさに聲も出ない。9)表示比較、評價、比例的基準。例如,僕のうちには駅に近い。10)表示使事物狀態(tài)成立的內容。例如,この子は忍耐力にかけている。11)表示動作、作用實施的方式、狀態(tài)。例如,橫に一列に並んでください。
(2)“で”:接在體言或者相當于體言的成分后,有如下含義。1)表示動作、作用發(fā)生的場所、場合。例如,駅の前で待ち合わせよう。2)表示作為動作行為主體的組織、團體。例如,これについては野黨側では強い反対を示している。3)表示手段、材料。例如,バスで通勤する。4)表示原因、理由、根據。例如,風邪で一週間欠勤しました。5)表示動作、作用發(fā)生時的狀態(tài)。例如,みんなで歌いましょう。6)表示期限、限度、范圍。例如,もし込みは明日で締め切ります。
“に”與“で”都有表示場所、時間、原因、動作主體等用法,在基礎日語初級階段學習者容易混淆出錯的便是“に”與“で”表示場所與表示時間的用法。
二、“に”與“で”表示場所用法的差異
(1)差異1——“に”與“で”的基本差異。1)ここに本があります。2)ここで本を読みます。在1)和2)中,如果將“に”與“で”置換,則兩句的語法均錯誤。如前所述,“に”表示事物或事物的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で”表示動作、作用發(fā)生的場合。雖然都表示場所,但“に”強調“存在”,“で”強調“動作,行為”。
(2)差異2——“に”之“靜”與“で”之“動”的差異。3)駅の前で待ちます。4)部屋で橫になります。這兩句中的“で”經常被初學者誤用為“に”。原因在于“待つ(等)”“橫になる(躺)”這種詞讓人感覺不到“動作、行為”,更像是一種靜態(tài)的“存在”。事實上,日語中的確有些詞形式上為動詞,語義表示的卻是“存在”,像“上班”“通勤”“在籍”“所屬”“就做”“停泊”等等。這些靜態(tài)動詞均表示“存在”,通常與“に”一起使用。但3)4)兩句中的動詞表示的含義并非“存在”,而是“動作、行為”。因此,不能用“に”。除了需要記住哪些詞表示“存在”或“動作”之外,還需要注意后續(xù)動詞的含義及其特點,以此判斷用“に”還是“で”。5)三階の會議室で會議があります。6)2008年に北京でオリンピックがあります。7)“教室に機と椅子があります?!?)6)兩句話中句尾的動詞都是“ある”,卻使用了表示“動作、行為”的“で”而不是“存在”的“に”。而日語初學者最早接觸的一般多為像7)這樣的句子。事實上,7)中的“に”表示的是事物靜止的存在,所以才會使用“N1(場所)にN2(物)がある”這種句式。而5)6)表示的則是動態(tài)事物的存在。5)中的主語是“會議”,它與7)中的桌子、椅子等不同,雖為名詞,但內含行為動作意義,是動態(tài)名詞。這里的“で”表示的是會議活動發(fā)生的場所,并非表示某種事物或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同理,6)的主語是奧林匹克運動會,顯然運動會是許多人在一起的活動,用“で”比用“に”更合適,這里的“ある”表達的意思不再是“存在”,而是“舉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雖然動詞均為“ある”,但主語表達靜止的事物時用格助詞“に”表示存在,如果主語為“奧運會、會議、比賽”等具有動作意義的詞匯時就要使用“で”來表示行為活動的場所。此外,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主謂均相同,“に”與“で”卻都可以使用的情況,此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理解句子的含義。8)教學ビルの屋上に舞臺がある。9)教學ビルの屋上で舞臺がある。在8)9)中,分別用了“に”和“で”,但兩句均正確。兩句話中除“に”與“で”之外的表述完全一致。但兩句話的意思卻截然不同。8)中的“舞臺”可以理解為為表演歌舞所設置的物理設施,它存在于屋頂。而9)中的“舞臺”卻是在8)中的設施上舉行的音樂、歌舞等一系列活動,活動的地點正是在屋頂上。即8)中的“舞臺”是靜態(tài)事物,9)中的“舞臺”是動態(tài)事物,根據上下文表述意思的不同,“舞臺”本身的意義就會發(fā)生變化,即使動詞同為“ある”,對應使用的格助詞也會不同。
在日語中除了“ある”可以與“に”“で”搭配表達不同意思外,還有許多動詞,在分別與“に”和“で”搭配使用后也都可以表達不同的含義。例如,10)外國に家を買う。で家を買う。11)中的“に”表示動作、作用的歸著點,因此,可以理解為在國外買了房子,也許直接將家定居在了國外。“で”表示的是動作發(fā)生的場所,所以可以理解為在國外發(fā)生了買房的行為,但買的房子未必就是行為發(fā)生地,或許買的是其他國家的房子,兩句的意思偏差甚大。
再如,に投げる。で投げる?!挨恕北硎緞幼?、作用的對象。所以理解為將某物投擲到“そこ”,“そこ”是目的、靶子。表示在“そこ”投擲,“そこ”是活動場所。
三、“に”與“で”表示時間用法的差異
“に”的前面可接像“…年”“…月…日”“…時…分”“…曜日”等明確規(guī)定的時間詞以表示某一特定時間點,但像“今日”“明日”“今朝”“今晩”“來週”“先月”“去年”“將來”等以說話的時刻為基準來規(guī)定時間,有一定幅度的名詞不能加“に”。例如“1995年に彼は生まれた”“六時に門が閉まる”等。
“で”則表示期限、限度、范圍,同樣具有時間意義的用法?!挨恰北硎緯r間時,表示一直持續(xù)的動作狀態(tài)到該時刻完成結束的意思。同時也表示動作、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吧辘忿zみは明日で締め切ります”“父は來月で定年だ”,這里的“明日”“來月”后面的“で”分別表示報名截止的期限和父親工作到最后的期限。“あんた大作を一週間で作り上げたそうだ”這里的“で”表示“大作”持續(xù)的時間。
總之,助詞對于初次接觸日語的學習者而言,可以說是個難點,“に”與“で”更是很多初學者難以區(qū)分使用的。因此,在初級階段日語教學中,涉及“に”與“で”的相關近似用法時,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增強學生認識、熟悉程度,掌握助詞選擇使用的判斷標準。隨著日語學習的深入,在掌握兩者用法的基礎上,若能結合具體語境的正確選用,則可以避免兩詞的誤用或濫用。
參考文獻:
[1]皮細庚.新編日語語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劉利國.新經典日本語基礎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3]何俊山,吳海燕.現(xiàn)代日語語法[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