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萍
摘 要:文明禮儀是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規(guī)范和準則。在我國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提出了“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教育中,將禮儀教育滲透進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具有基本的道德常識,是教師的重點教育任務?;诖?,文章結合幼兒的發(fā)展階段和年齡特點,從一日活動的角度出發(fā),對禮儀教育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育策略,以促進幼兒能力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禮儀教育;幼兒;一日活動;教育策略
一、 引言
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道德觀念、友善的待人方式,是我國禮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現(xiàn)在的家庭呈現(xiàn)“一家一個寶”的狀態(tài),這些幼兒受到父母長輩們的寵愛,缺乏和同齡人的交往,存在著自我意識強烈、缺乏謙讓、不會合作的情況。在幼兒園的集體環(huán)境中,需要幼兒形成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意識。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整合創(chuàng)新課程內容,在一日活動中滲透進文明禮儀教育的知識,促使幼兒身心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突出禮儀主題
一日生活是幼兒在園內的重要發(fā)展依據(jù),和教學活動不同,一日生活側重幼兒的保育工作。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幼兒一天的活動流程,突出文明禮儀的教育主題,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進相關的知識,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動作,促使他們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和道德意識,以來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
如在清晨幼兒入園的時候,老師見到幼兒,要面帶笑容對幼兒說“早上好,×××小朋友!”并引導幼兒說出“早上好,老師!”;在幼兒晨檢結束后,引導他們對保健醫(yī)老師說“謝謝!”;在父母離開的時候,讓其和父母說“再見!”等,這些都是在入園環(huán)節(jié)中的小細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幼兒形成文明禮儀的重要途徑。在日常生活中,如在喝水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幼兒排隊接水,兩只手拿穩(wěn)小杯子,在他人喝水的時候不說話、不搗蛋等,學會尊重他人,形成正確的禮儀習慣。在餐后排隊散步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文明主題的小兒歌帶領幼兒朗讀,如“小朋友,排隊走,你在前來我在后,不說話,不回頭,老師夸我真優(yōu)秀”;在放學離園環(huán)節(jié)中,看見爸爸媽媽后,引導幼兒說出“爸爸媽媽辛苦了!”等,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突出我們的教育主題,讓他們在平日生活中加強對文明禮儀的認知,促進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長。
三、 結合區(qū)域活動游戲,培養(yǎng)優(yōu)良素質
幼兒受年齡和思維的影響,他們的能力有限,游戲是他們認知外界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區(qū)域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構建、拼接、交流的方式,發(fā)展幼兒的多方面能力,豐富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幼兒存在著自我意識強烈、合作意識差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情況,結合區(qū)域活動游戲的內容,滲透進一些文明禮儀的知識,讓他們形成優(yōu)良的素質,達成我們的教育任務。
如在展開區(qū)域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設置一些合作游戲的內容。在幼兒展開游戲的時候,教師要觀察不同小組成員的溝通交流情況,針對一些爭吵、沖突及時進行調節(jié)。如小班的幼兒,他們剛剛接觸到陌生的環(huán)境,對集體生活的環(huán)境感到陌生,在區(qū)域活動中,他們對玩具娃娃更感興趣,教師要幼兒安靜玩耍,不爭搶吵鬧,有序擺放;在中班的區(qū)域活動中,他們對角色扮演游戲欲望更加強烈,教師讓幼兒之間進行溝通,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營造一個和諧的游戲氛圍;而大班的幼兒對規(guī)則類游戲感興趣,可以讓他們自己創(chuàng)建游戲以及規(guī)則,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互相監(jiān)督,做個禮貌文明的好幼兒。
四、 整合領域教學內容,滲透禮儀知識
幼兒園教育主要分為五大領域,分別是語言、健康、社會、科學、藝術課程。想要讓幼兒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保證文明禮儀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整合課程內容,在領域教學中滲透進相關的知識,以來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如在語言領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繪本故事進行講述,如《小腳丫,帶著文明走世界》《中國文明故事館》《我懂禮貌》等內容,通過繪本故事向幼兒滲透一些禮儀常識;在健康領域教學中,可以展開主題活動《得體的著裝》《我會好好吃飯》等,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在社會領域教學中,可以展開活動“對不起真神奇”“有禮貌的小客人”等內容,在討論的過程中滲透禮儀知識;在科學領域的做實驗的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幼兒尊重實驗規(guī)則,科學有序地完成實驗步驟,保證活動的秩序性,不影響他人的活動;在藝術領域的教學中,可以使用音樂《找朋友》《撿到一分錢》等展開教學,還可以使用繪畫的方式,以文明禮儀教學為主題展開畫畫課程。教師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在教育過程中滲透進禮儀文化,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
五、 關注日?;顒蛹毠?jié),做好教育引導
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師不斷地展開教學引導,結合日?;顒又械母鱾€細節(jié),才能夠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在幼兒園的教育文件中,《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強調:“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苯處熥鳛橛變撼砷L過程中的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更是應當發(fā)揮好自身的作用,利用日?;顒又械男〖毠?jié),對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進行加強。
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課程開始時師幼要相互打招呼,如“小朋友們上午/下午好,歡迎來到××老師的課堂!”引導幼兒說出“××老師上午/下午好!”,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課堂氛圍;在課程結束后,師幼之間要互相道別,如“小朋友們再見!老師期待我們的下一節(jié)課程!”幼兒回答道“老師再見!”等內容。另外,在每次使用完小椅子后,都要讓幼兒輕輕地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一起維護班級的環(huán)境;在等待用餐的環(huán)節(jié)前,可以讓幼兒背誦一些兒歌或者童謠,如《憫農》《大米飯》等,讓他們形成節(jié)約糧食的意識;在戶外活動中,在使用一些器械的時候,教師引導幼兒學會有序排隊、不推不擠、相互謙讓,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在校園內遇見其他老師,要禮貌示意并和其打招呼等。這些都是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做好內容上的引導,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