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裴娟,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學科帶頭人,現(xiàn)任教于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真題回放
生活處處有趣味,單是食趣就頗多。請以“食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
命題透視
這是一道充滿煙火氣息的作文題,因為“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和“食”密切相關??吹阶魑念}的同學們,可以第一時間還原生活情境,去回憶、尋找、感悟和“食”有關的趣味。
作文要寫好,審題很重要。靜心思之,作文題“食趣”看似簡單,卻頗具內涵,我們不妨把“食”和“趣”分開來品味一下。
如果將“食”作名詞解,那么同學們可寫出食材的外形趣、食材的組合趣,甚至是食材生長過程中的自然趣。如將“食”作動詞解,那么品嘗美食、制作美食過程中的趣事均可成為寫作素材,表達生活的情與味。
何為“趣”?有意思、有意味即為“趣”。而和“食”有關的趣味,在一些名家名篇中不乏經典片段,我們就以文學大家汪曾祺先生的作品為例。在《端午的鴨蛋》中,蛋黃那“吱”的冒油聲真是生動有趣到讓人忍不住咽口水,文中描寫的兒時掛鴨蛋、挑鴨蛋、用鴨蛋殼裝螢火蟲的事,哪一件不是趣味十足?當然,同學們在這些“食趣”中,應該也讀出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念與熱愛,對童年生活的無比珍惜與懷念。在另一篇文章《昆明的雨》中,作者提及“中吃不中看”或“中看不中吃”的昆明菌子,以及在雨中的小酒店,要上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小酌半天寫首詩的故事。同學們仔細琢磨,一定能體會作者在寫作時自然流露的對昆明的那份情,對生活的那份愛。所以,“食趣”中的“趣”,除了食物本身具備的妙趣,同學們還應在文章中反映相關的情趣、意趣、理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笆橙ぁ边@一題目,既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具有豐富的意趣情感。正如作文題中所述“生活處處有趣味,單是食趣就頗多”。同學們一定要聯(lián)系平常生活,打開寫作思路,這樣才能體會生活的妙趣橫生,感悟寫作的意趣盎然。
迷津指點
1.精心選材說味道。
我們每天都在和“食”打交道,很多同學都能擔起“吃貨”的頭銜,說起和“美食”的故事來更是頭頭是道。生活中有關“食”的寫作素材數(shù)不勝數(shù),同學們只要做個有心人,定能挖掘到豐富的素材,并生發(fā)無限的創(chuàng)作靈感?!凹炎髻p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取材于校園生活,第二篇文章有關傳統(tǒng)美食,第三篇文章來自家庭生活,三件身邊小事,皆被小作者從不同角度寫出了“食趣”。
2.細膩描寫顯趣味。
細致的描寫總能抓住人心。一句言語,一縷香味,一抹顏色,“食”的色香味俱全,全靠細致的描寫。修辭自不必說,人物、環(huán)境、感官描寫齊上。以下三篇佳作中,偷食辣條的刺激,等待糖畫的渴望,挑選糖果的糾結等,每一個情節(jié)都在小作者生動的描寫中趣味十足。
3.深刻立意悟生活。
“千古文章意為先”,主題就是文章的靈魂。同學們在寫作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作文想“說什么”?!笆橙ぁ辈荒軆H停留在表面,文章寫得有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應通過文章表現(xiàn)生活的意趣和理趣,令人回味深思。比如,寫和家人學做一道家常菜,趣中顯親情;寫和同學朋友共嘗美食,趣中顯友情;寫自己家鄉(xiāng)那道傳統(tǒng)美食,趣中顯鄉(xiāng)情。寫流傳久遠的中華小吃,傳統(tǒng)文化必讓人驕傲自豪;寫兒時喜歡的某味小食,童真童趣也定能感染讀者。下面三篇佳作,偷食辣條的趣味盡顯同學間純真的友誼,吃糖畫的趣味體現(xiàn)傳統(tǒng)技藝的延續(xù),吃糖果的趣味滲出親情的珍貴,讓人感動。
佳作賞析
食? 趣
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顧宸郗
呀,書包里有包辣條!“因為我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蔽逸p聲哼唱道?!斑@不賺大發(fā)了!”我暗自竊喜著。
這包火紅的“小妖怪”細細長長,整齊劃一,一粒一粒飽滿的白芝麻點綴其中,紅白相間,甚是誘人。我用手擠了擠袋子,整包辣條發(fā)出了“吱吱”的響聲,袋中的紅油汩汩流淌,向東向西,倏爾消散。鮮辣的香氣似已隔袋而出,探入口鼻。
我眨了眨眼睛,咽了咽口水,還是猶豫地將辣條放回書包里。
“呀,想吃獨食啊?”身后的小易說道,“來,分一點,分一點嘛!”
在小易的“鼓舞”下,我緩緩打開了這個“潘多拉魔盒”?!按汤病?,袋子被我撕了開來,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直沖頭頂。小易的嘴已經咧到耳朵根。小馬不知從哪里突然冒了出來,一臉堆笑。我們三人眼神碰撞,思想統(tǒng)一:立即瓜分,速戰(zhàn)速決。
“對嘛,這才夠兄弟!一起分著吃才有趣嘛!”話音剛落,還未細細品嘗,悲劇就發(fā)生了。
“誰在吃辣條?”這聲音蕩氣回腸,響徹教室。辣條的氣味迅速而不可遏制地彌散在整個教室內,麻辣辛香,持久濃郁。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嗅覺也是靈敏的,我們三個被抓了個正著。
剛才還明朗的天空好似籠上一層陰霾,明明是溫暖的天氣,卻讓人手冷心寒。我一步一步挪向辦公室,貼著墻,走得很慢。老師問起時,我手指微微抽動,腦后的汗珠順著脖頸滑向后背。我用余光掃向小易,他默不作聲,心中的糾結與矛盾全然寫在緊皺的眉間。唉,沒辦法……我剛要認錯,小馬卻對著我使了個眼神,雖然戴著口罩,但我仍能感受到他那英雄般的神情?!袄蠋?,辣條是我?guī)У?,是我讓他們吃的……?/p>
我走出辦公室,愧疚感襲滿全身,不知該怎樣表達我的歉意?!拔梗麓卧鄹鐜讉€換個地方吃。”小馬樂呵呵的,似乎剛才什么也沒有發(fā)生。我勉強擠出笑容,心中蕩漾著溫暖。
夕陽下,小馬、小易和我嬉鬧著走出校門,當然,我們仨都明白了自己今天犯下的過錯。一包微小的辣條,一次有趣的品嘗,一份珍貴的友誼。微風吹過,鮮辣的氣味又彌散開來。“因為我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蔽覀冚p輕地哼著……
情境式開頭,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的目光。“我”的那份喜悅及快樂也開始感染讀者。
把“辣條”比作“小妖怪”,再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夸張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辣條對孩子那不可阻擋的吸引力。
小伙伴之間分食辣條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可惜分食的地點、時機不對,必然招惹麻煩。此處為下文情節(jié)作鋪墊。
此處趣味十足,小作者緊緊抓住辣條香味濃郁的特點加以描寫,味道久久不能散去,無法掩蓋,無計可施??梢韵胂笕齻€小伙伴心中有多么“絕望”和后悔。
通過環(huán)境描寫和動作描寫凸顯“我”被請到辦公室時心中的緊張與忐忑。
一組簡單的排比句,道出了偷嘗辣條的樂趣,更顯現(xiàn)出小伙伴之間純真的友誼。歌詞與開頭呼應,這次是“我們”一起哼唱那食趣中美麗的友情。
綜合點評
同學間分享食物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小作者就從身邊挖掘寫作素材,借寫在學校里偷食辣條的趣事來展現(xiàn)同學間的情誼。文中的一幕幕情景如在眼前,似在身邊。總有同學帶零食到學校,總有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并“慫恿”著一起分享。不被發(fā)現(xiàn)便罷,一旦被發(fā)現(xiàn),常免不了一場教育,但這些都阻擋不了小伙伴們分食的樂趣。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真實又生動地描繪了偷食辣條的前后故事,趣味中透露出同學間的那份友誼,純真而美好。
食趣
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丁思齊
每次去夫子廟,都會在街邊看到賣糖畫的小車子。眾人圍觀,有看糖畫的,有等糖畫的。那個小小的角落對我來說充滿誘惑,趣味無限。我總會順勢擠到人堆里,因為激動,心怦怦直跳。
付好錢,第一步自然是選。小車上通常有一轉盤,轉盤周圍印有十二生肖的圖案。賣糖畫的大叔說我轉到啥就做啥,他自己頭也不抬地忙著畫糖畫。雖然每次我都在心里想好轉到哪一個,但沒有一次心想事成。趁大叔不注意,我再轉一次,還是不能如愿。耍賴對于孩子來講,再容易不過了。看清位置,下手一按,穩(wěn)、準、狠,指針不偏不斜地停在想要的生肖圖案上?!鞍パ剑嫘疫\,我就要這個了!”我大聲喊著,好像想讓全世界都知道我轉中了想要的生肖圖案。大叔依舊不偏頭不抬頭,爽快地回應著:“好,好,我馬上給你畫……”我心里偷笑著也疑惑著:大叔真的不知道我的小伎倆嗎?
等糖畫的過程是多么快樂啊,真是百看不厭。我就瞅著大叔熟練地舀一勺糖漿,把勺底輕輕貼在畫臺上,再微微轉動手腕,金黃透亮的糖漿就流了下來。一開始并不容易看出他在畫什么。但,別急,大叔以腕力帶動勺子運行,或提,或頓,或放,或收,速度飛快,一氣呵成,圖案的雛形很快就顯現(xiàn)出來。我經常選猴子,圓腦袋,大眼睛,耳朵朝上,咧著嘴笑,兩只手環(huán)抱著桃子,細長的尾巴翹在后面。那猴子似乎馬上就要啃上桃子一口。雕塑般的我等待著,期盼著,看大叔在糖畫上按上竹簽,等糖漿變干,再用小鏟子將糖畫鏟起來遞給我。我的心又一次怦怦直跳,快樂似乎已傳到指尖,接糖畫的動作麻利非常。
終于到手了!甜香味直撲過來,幸福感包裹全身。我高舉著猴子糖畫,對著陽光,那橙紅色的糖畫晶瑩剔透,閃閃發(fā)光。怎么辦,舍不得張口咬下去?。⌒闹袙暝?,猶豫著,最終還是決定先從猴子尾巴開吃。一口咬下,“嘎嘣”一聲,硬中帶黏,黏中帶甜,舌上翻滾,口中嚼碎,一下滑入喉嚨。呀,尾巴不見了!喲,耳朵沒有了!哈哈哈,這大概就是孫猴子七十二般變化吧!糖猴子就這樣一點一點消失,不對,它沒消失,因為吃在嘴中,甜進心里。
這樣亦糖亦畫、可觀可食的傳統(tǒng)手藝,為我的童年增添了太多的樂趣?,F(xiàn)在如果去一些具有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旅游街巷,還常能看到糖畫的身影,我也總是會停下腳步,轉轉盤,等糖畫,吃糖畫。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一定還會吃到這神奇美麗的糖畫,那時,定是另一番趣味了。
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趣味之事即將發(fā)生。
生動的動作描寫及語言描寫形象地表現(xiàn)出孩子“耍賴”時的率真可愛,也許每個人的童年都有類似的經歷吧。
大叔真的不知道嗎?小作者心里的疑問反而讓讀者體會到賣糖畫大叔的善良寬厚。
小作者觀察仔細,生動細膩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賣糖畫大叔的技藝熟練。
小作者對糖畫渴望至極,在他的眼里,等待的時間是多么漫長啊。激動與快樂并存,為下文食糖畫作鋪墊。
回想童年,你有沒有哪樣東西舍不得吃?小作者非常真實地還原生活,讀來自然親切 。
糖畫甜到心里,不僅是糖甜,更表明糖畫已成為小作者童年的美好回憶。
小作者沒有俗套地呼吁保護傳統(tǒng)手藝,但那份堅信多年后仍能吃到糖畫的信心足以說明一切。童年吃糖畫的樂趣也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綜合點評
我國有太多的傳統(tǒng)美食,特點鮮明,陪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小作者挑選了熟悉的糖畫進行寫作,分別從轉轉盤時的耍賴、等糖畫時的期待和吃糖畫時的快樂三個方面,條理清晰地呈現(xiàn)出糖畫帶給他的樂趣。文中細膩的心理描寫、生動的動作描寫都是亮點,將孩子的童真童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文末的抒情、議論不落俗套,一方面再次點題,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傳統(tǒng)美食手藝傳承的信心,立意深刻。
食趣
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王繹恒
小時候,我經常到公公婆婆家吃飯,最讓我惦記的,不是那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而是飯后那幾顆為我?guī)頍o限歡樂的小糖果。
每次都期盼著飯后時光。我常常打著飽嗝,去拉開那會唱歌的老冰箱,隨著轉軸“吱”的一聲,冰箱門上那些瓶瓶罐罐就互相碰撞,發(fā)出哐里哐當?shù)穆曧憽F渲心莻€鮮黃瓶蓋的玻璃瓶就是我的最愛,我的寶藏!因為那透明瓶罐里,裝著各種美味的小糖果。我每次都將糖罐小心翼翼地抱在懷里,不用打開瓶蓋,也能聞到糖果的香甜。一圈、二圈、三圈,瓶蓋精準打開,各色各類的糖果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五彩繽紛,賞心悅目。我的眼睛估計已經笑成一條縫了吧,反正身旁的公公婆婆早已笑開了花。
“嘩”,我把糖一股腦兒地倒在餐桌上,無趣的餐桌立刻生機勃勃起來。紅白相間的椰子糖散發(fā)出淡淡的椰香,五顏六色的水果糖散發(fā)出水果的甜香,藍格子的花生糖聞著酥香,雪白的大白兔奶糖奶香四溢……我可怎么辦才好!媽媽每次只允許我拿三顆糖。三顆呀!只能精挑細選,不留遺憾。我的眼神和動作總是不能合拍,矛盾糾結,猶豫不決。我太難了!婆婆眨眨眼,公公嘟嘟嘴,不一會兒,我的口袋里準保多出幾顆糖來,這怎么能不讓我的心里蔓延出欣喜和快樂呢?
吃糖就甭提多開心了。一來,這糖本身甜甜蜜蜜,甚是好吃;二來,這糖是左挑右選出來的,數(shù)量有限?!拔镆韵橘F”嘛,一旦不能敞開來吃,吃糖不就變成奢侈的事了?所以,我每次都會輕剝糖紙,放慢速度,把那糖果看得仔細分明。硬、酥、軟一眼就能分辨清楚,奶、甜、酸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當糖果在我的味蕾上跳舞時,我是愉悅的,公公婆婆更是滿足的。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我因為學業(yè)繁忙,去公公婆婆家的次數(shù)逐年減少??晌抑滥莻€糖罐從沒有空過,它總是裝得滿滿當當,少有空隙,等我回家。前兩年婆婆住院,這樣選糖、吃糖的日子便戛然而止。直到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成長中不全是快樂?,F(xiàn)在,婆婆已經離我遠去,但公公家那個黃蓋的玻璃瓶還在,那一瓶糖還在。公公說只要我去,隨便我挑。那香甜的糖果啊,飽含著童年的快樂,更飽含著親情的珍貴。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將糖果紀念珍藏。
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傤I全文,既點出寫作對象,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老冰箱發(fā)出的聲響似乎成了歡樂的前奏。
使用夸張手法表現(xiàn)出自己對糖果的熱愛。
“我”快樂,公公婆婆更快樂。這是一條隱含的線索,貫穿全文。
在糖果的點綴下,餐桌也充滿生趣,估計只有孩子才會這樣想吧。
轉折來了。小作者那么喜歡糖果,可是每次只能挑三顆,選糖時要多么糾結和仔細呀。
因為公公婆婆的疼愛,每次都會有意外驚喜,快樂自不用提。此處對公公婆婆的神態(tài)描寫使用了對稱句,生動還原了老人家心疼孫子的有趣表情,頗為真實。
小孩子的心理就是這樣有趣,為下文慢吃糖果作鋪墊。
再次強調公公婆婆因為我的愉悅而滿足,親情線索更加清晰明朗起來。
糖罐是滿的,親人的愛也是滿的,只是小作者長大了,因為學業(yè)壓力而與公公婆婆逐漸疏遠。
這是一份成長中最真實的感悟。
卒章顯志,與開頭一樣簡潔明了。至此,童年吃糖的樂趣與親情的珍貴雙線合一,感人至深。
綜合點評
吃糖本身是一個普通的寫作素材,想寫精彩不容易,但小作者巧妙地設置了線索,值得仔細品味。寫作素材均來源于生活,讀者能在質樸的字里行間看到一個取糖、挑糖、吃糖的有趣孩童,也能看到一個童年的自己。另一方面,長輩的疼愛總是陪伴著孩子成長,但隨著孩子的長大,那份親情常被迫疏遠,再回味就顯得彌足珍貴。這是一篇趣中有愛的文章。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生活即寫作,寫作即生活,同學們要善于觀察,注重積累。
食趣
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裴 娟
放學之后,回家之前,絕對是我童年上學時最愉快的時光。
校園門口,梧桐樹下,零食攤早已如一幅畫定格在我的心里。如果因為刮風下雨,一連幾天看不到熟悉的畫面,我的心必定會空落落的。
最喜歡一位老奶奶的攤點,自然是因為她的貨最齊全。還有,我當時總覺得這位老奶奶有著先知先覺的神力,要不然她怎么能很快就知道哪個小孩子有錢,哪個小孩子沒錢?現(xiàn)在想來,老奶奶的精明只是見多了小孩子顧客罷了。有錢的孩子大多聲音響亮,目標明確,動作利索,甚至走路都帶風。沒錢的孩子呢,一般會東看看,西瞅瞅,左挑挑,右揀揀,連問價錢的聲音都低三分。問完價格,半天沒有回應,因為此時此刻,他們要不在心里盤算著,要不就在口袋里摸索著,琢磨著錢夠還是不夠。我就常常屬于后者,口袋里沒有幾毛錢,于是,飽飽眼福也覺得是趣事一樁。那些零食,什么時候增新品種啦,什么時候換新包裝啦,除了老奶奶,沒人比我更清楚。說來好笑,我甚至為自己有如此敏銳的觀察力還自豪過一小陣子呢。
當然,過嘴癮顯然比過眼癮更快樂更有趣。
其實,平時也不是買不起,特別是月頭,總感覺自己無比富裕。但我更喜歡省吃儉用,積攢到一定數(shù)量的“巨款”,放學后請上一兩位“死黨”共享吃的樂趣。首先,自己可以充當一次“大款”,盡情享受那感激的目光灑滿全身,整個人像電視劇的主角一般自帶光芒。其次,互換零食,趣味無限,你給我?guī)最w魚皮花生,我還你幾顆“老鼠屎”,慷慨大方,心滿意足。在孩子的邏輯里,別人的東西似乎總是更好吃一些。吃什么不重要,和誰吃才是關鍵。吃,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互通心靈的愉悅,孩子的深厚友誼大多都是在吃的時候奠定下的,相互分享,互相不棄。
我現(xiàn)在嚴重懷疑,至今未變的圓身材,是否和我那會兒放學后吃零食有直接關系。
春夏秋冬,吃的東西一樣也不少。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夏、冬季節(jié)。夏天的棒冰雪糕,清涼舒爽;冬天的烘烤山芋,溫暖香甜。媽媽說,我總是能精準地計算學校和家的距離,無論吃什么,到家門口總能消滅干凈。當然,我那是消滅證據,誰沒有一個有秘密的童年呢。有一年春天,我照例沒事人一般跨進家門。媽媽緊盯著我,目光犀利如鋒刃:“是不是吃桑葚了?”“沒,沒有……”“爪子、舌頭都紫了,還要瞞我!”我低頭一看,幾個手指可不是又黑又紫的?!芭罉浼吹茫赓M品嘗……”還沒等我說完,就聽到一堆“爬樹危險”“不衛(wèi)生”之類的話。當時,自然是左耳朵沒進,右耳朵不出。在孩子的世界里,吃得開心、吃得有趣是頭等大事。要不然魯迅怎么會說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上?,我只吃過桑葚,覆盆子始終沒有機會品嘗。
不得不說,現(xiàn)在孩子放學時吃的東西比我們那時“高大上”多了,但我想,樂趣都是一樣的吧。飽口腹之欲,享美好時光。食中有趣,趣中有情,那份歡樂與滿足定會烙印在記憶中,伴隨一生。
新題練筆
1.請以“遇見”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歷、體驗,感情真摯;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得抄襲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
2.請以“值得珍藏的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得抄襲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