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才 黃世旅 盧發(fā)仕 盧亞成 曾摯謙 陳穎嬋 黃鵬 何強 劉晨雨
導讀:目前灰樹花栽培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袋料栽培,段木栽培還處于初始階段。本文研究了灰樹花仿野生段木栽培技術,為灰樹花仿野生段木栽培提供重要科研數(shù)據(jù),對灰樹花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意義重大。
灰樹花仿野生段木栽培試驗示范的出菇環(huán)境選擇
灰樹花又稱舞菌、栗子蘑,是食藥兩用珍稀食用菌。廣西賀州地區(qū)野生灰樹花子實體呈珊瑚狀,多呈灰褐色,具獨特菌香,口感脆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多糖、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其含有的多糖、多肽、多酚、甾體、蛋白質等多種成分具有較強的抗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壓及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本文介紹了廣西賀州本地灰樹花仿野生段木栽培技術要點,對培育高品質灰樹花產品起到重要作用。
賀州本地灰樹花屬于中高溫型好氧木腐真菌,常生于櫟、楓等雜木林通風良好的陰涼地區(qū),子實體重疊成叢生長,其周圍土壤多為中性偏酸。菌絲生長溫度18~32℃,最適溫度22~28℃;子實體生長溫度16~30℃,最適溫度25~28℃。
7~9月備好段木培養(yǎng)料和栽培菌種,10~11月完成段木菌棒制備,11月至翌年2月養(yǎng)菌,3~4月完成段木菌棒林下覆土栽培,7~10月出菇管理。
選擇優(yōu)良的賀州野生灰樹花分離菌株,使用PDA培養(yǎng)基制作灰樹花生產原種?;覙浠ㄔ耘嗑N選擇培養(yǎng)基配方為:雜木屑70%、棉籽殼20%、麥麩8%、白砂糖1%、石膏1%。將培養(yǎng)基原料加水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含水量調節(jié)為65%,然后裝袋、高溫滅菌、接種,于26~28℃溫控菌種房中培養(yǎng)30~40天。待菌絲潔白、健壯,長滿菌種袋,選擇無雜菌污染的菌包作為栽培菌種。菌種袋規(guī)格:直徑10~15 cm、高30~35 cm,聚丙烯材質,白色。
培養(yǎng)料選擇板栗木或者楓木段木,段木直徑10~15 cm、長35 cm,含水量65%~70%。段木枝杈要去除干凈,斷口要求平整,盡量保持樹皮完整。
在段木樹皮上,沿斷口開4行相等距離的排孔,每行排孔開5個等距小孔,小孔直徑1.5~2.0 cm、深3~4 cm。
板栗木培育的灰樹花菇體
用規(guī)格為18 cm×50 cm的聚丙烯培養(yǎng)袋將開好小孔的段木裝好,每袋裝1節(jié)段木,用皮筋或麻線扎好袋口,裝進蒸汽滅菌鍋爐中滅菌。蒸汽鍋爐氣壓0.15~0.20 MPa,當蒸汽鍋爐內氣壓上升到0.1 MPa時,打開出氣閥門,將鍋爐內的冷空氣排凈后關上,待氣壓回升到0.15 MPa時開始計時,連續(xù)保持8 h。蒸汽滅菌過程中如出現(xiàn)斷電或斷火的情況,使壓力小于0.15 MPa,則重新滅菌1次,保證段木滅菌充分。
接種室提前充分消毒后將滅過菌的段木、菌種、工具放入接種室,使用煙霧消毒劑密閉消毒0.5 h。接種時,打開袋口取出段木,將菌種塞滿段木上的小孔,然后重新裝進培養(yǎng)袋,扎好袋口,如培養(yǎng)袋破損則應重新更換,將接種好的段木轉入養(yǎng)菌棚。
養(yǎng)菌棚溫度保持18~32℃,溫度低于18℃要做好供暖保溫工作,高于32℃則采取加強通風或棚頂噴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溫度。養(yǎng)菌棚內保持微弱散射光,促使菌絲長勢強勁。30天后菌絲覆蓋整個段木樹皮后,增加通風次數(shù),降低CO2濃度,增強棚內供氧。60天后菌絲長滿段木表面,并逐步形成一層潔白菌皮時表示菌絲基本成熟,可以轉入林下進行覆土管理。
根據(jù)直徑將表面包裹菌皮的灰樹花段木菌棒進行分類,按照“先小后大”的原則脫袋入畦排場覆土。林下出菇場地要求遮蔭、通風、排水良好,畦寬1.2~1.5 m,便于后期出菇管理,畦長視場地而定。畦內段木應擺放整齊,段木之間間隔3~5 cm,使用提前消毒處理的細土填滿段木四周,表面覆土厚度3~5 cm,再蓋一層2~3 cm厚的稻草或干樹葉,防止大雨沖刷導致段木裸露感染雜菌。出菇階段應有效減少雨水、噴水對灰樹花子實體帶來的泥沙污染。
出菇階段應及時清理畦面上的雜草,遇到連續(xù)干旱天氣,每2天噴1次水,增加土壤和空氣濕度,為子實體的萌發(fā)和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如發(fā)現(xiàn)雜菌污染,及時挖掉污染的表面土層,澆淋1%的石灰水后換新土。如有蟲害,林下每隔5~10 m掛1張殺蟲板或1盞誘蟲燈。
子實體菌蓋充分展開,菌背菌孔伸長,表示菌體成熟可以采摘。采摘時,用手托住菇體根部輕旋,將菇體整體采下或使用工具將菇體從根部切下,采摘后及時將菇體清理干凈,轉入冷庫保鮮,冷庫溫度調節(jié)到4~8℃,冷藏效果最佳。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灰樹花仿野生段木栽培時,根據(jù)段木菌棒直徑不同,其出菇年份為3~6年,段木直徑越大,生長年份越長。第1年菇體平均單株質量最高,第2年單位面積鮮菇產量最高,往后鮮菇產量逐年降低。當1個生產周年結束后,應及時清理灰樹花畦面上的雜草,同時防止老鼠、螞蟻等破壞段木菌棒而影響翌年產量。每年冬季測量一次畦面土壤pH值,當pH值低于4.5時,應在畦面均勻撒施少許生石灰,防止翌年雜菌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