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洋
(泗陽康達醫(yī)院,江蘇 泗陽)
急性膽囊炎屬于消化科常見急腹癥,患者多表現(xiàn)出右上腹腫痛、壓痛、膽囊腫大等特征。相關研究顯示,該病癥95%的患者合并膽囊結石,合并癥的出現(xiàn)將會增加患者的炎癥反應,提高治療難度[1]。臨床多采用膽囊手術為主,傳統(tǒng)開腹手術可以有效切除病變組織,但是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出現(xiàn)不良并發(fā)癥風險較高。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以降低手術風險及復發(fā)率,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將在急性膽囊炎中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觀察其療效,實驗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4例急性膽囊炎患者,根據(jù)術式的不同進行分組。觀察組男、女性別比為24:29,年齡23~65歲,平均(47.32±5.69)歲。對照組男、女性別比為19:22,年齡為26~68歲,平均(48.03±5.1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參照《急性膽囊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的急性膽囊炎診斷標準:患者表現(xiàn)出右上腹腫塊、壓痛、反跳痛等局部炎癥反應;伴隨發(fā)熱、白細胞增加等全身炎癥反應;經(jīng)超聲影像學證實,存在膽囊腫大、膽囊壁增厚、毛糙,呈現(xiàn)雙邊征等典型表現(xiàn)。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急性膽囊炎診斷標準及超聲證實;(2)符合本研究手術指標;(3)患者簽署手術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中至重度肝腎、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凝血障礙疾病;(2)存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禁忌證;(3)既往有腹部手術史;(4)患者依從性較差。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開腹切除手術,操作流程:全麻生效后取右上腹腹直肌下行8~10 cm 斜切口,探查膽囊組織及周圍器官,鈍性分離膽囊三角、膽囊管和膽動脈;并進行結扎處理,順逆結合切除膽囊,進行創(chuàng)面止血,用生理鹽水清洗腹腔,于膽囊窩放置T 管進行術后引流;逐層關腹縫合創(chuàng)口,給予術后消炎等治療。
觀察組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操作流程如下:全麻手術后取仰臥頭高腳低體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于臍上下端行1~2 cm 的切口,置入氣腹針建立CO2氣腹(腹內壓維持在10~14 mmHg),引導患者取左側位,用“四孔法”入腹,于劍突下行1 cm 小切口為主操作孔,置入腹腔鏡。于右上腹鎖骨中線及腋前線處做0.5 cm 切口,穿刺Trocar,探查膽囊具體黏連情況。腹腔鏡輔助下鈍性分離膽囊三角、膽囊管和膽動脈,切除并取出膽囊病變組織,電凝止血,沖洗并放置引流管,逐層關腹,縫合創(chuàng)口。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及對比兩組的術后不良反應,包括切口感染、膽汁滲漏、腹腔出血、膽管損傷等。
療效指標:參照文獻2 中的療效標準,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右上腹疼痛、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影像學檢測(膽囊大小、膽囊壁厚度、毛糙)進行評估。①痊愈:主要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經(jīng)超聲檢查膽囊大小、膽囊壁厚度、毛糙恢復正常;②顯效:上述主要癥狀體征明顯改善,且超聲檢測恢復正常(膽囊大?。? cm,膽囊壁厚度<3 mm,輕微毛糙);③好轉:癥狀、體征有所好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輕微影響,膽囊橫徑出現(xiàn)縮小,且膽囊壁厚度>3 mm,毛糙;④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出現(xiàn)加重,超聲檢查未出現(xiàn)變化。總有效率=100-無效率。
由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描述計數(shù)資料(不良反應、臨床療效)用(%)表示,經(jīng)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切口感染、膽汁滲漏、腹腔出血、膽管損傷)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n(%)]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8.11%)明顯高于對照組(82.9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情況[n(%)]
急性膽囊炎是由于化學性刺激、病原體感染或膽囊管梗阻導致膽囊出現(xiàn)急性炎癥反應,如局部水腫、出血等特征[3-4]。目前臨床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預后質量效果不佳。開腹手術可以充分暴露臟器,降低膽囊張力從而剝離膽囊病變組織,但是由于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切口暴露于空氣中,出現(xiàn)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風險較高,不利患者恢復[5]。本研究顯示,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顯著,可以彌補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不足,降低術后不良反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通過應用腹腔鏡輔助,清晰觀察膽囊病變組織的解剖結構,有利于全方位分析病情,選擇最佳切除方式,達到精準低損傷切除[6]。腹腔鏡手術的創(chuàng)傷面積較小,有利于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同時避免了對周邊器官及組織的損傷,可以降低機體的疼痛及應激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切口感染、膽汁滲漏、腹腔出血、膽管損傷)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赡苁怯捎诟骨荤R手術可以清晰觀察膽囊病變組織的解剖結構,從而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及時止血,減少膽囊組織損傷,從而達到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效果[7]。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赡苁怯捎诟骨荤R手術可以充分顯露膽囊三角,達到精準切除病變組織的目的,降低二次手術可能性[8]。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膽囊炎癥狀,術后不良反應較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