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東林
(樂清市柳市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325604,浙江樂清)
2018—2020 年,樂清市利用“互聯(lián)網+農機”平臺,實施“浙江農機補貼”網上辦公、建設“農機北斗管家”平臺、發(fā)展智慧農機數字農機等措施,加強農機信息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機管理能力和推廣工作水平,努力打造樂清農機推廣的“重要窗口”。
2018 年,樂清市建立“樂清農機”微信公眾號,農戶登陸手機微信APP 可以查閱樂清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政策文件及《2018—2020 年浙江省農機購置補貼產品補貼額一覽表》。明確范圍內的補助對象,具體補貼額度以省農業(yè)農村廳、財政廳下達的文件為準,省、市補貼資金按4∶6 比例承擔。公布樂清市農機管理總站的聯(lián)系方式,包括政策咨詢及補貼受理電話、高耗能農機報廢更新咨詢電話、質量投訴電話等。傳統(tǒng)農機推廣工作是由農機主管部門選定推薦農機類型后,再向農戶推廣;而“互聯(lián)網+農機”徹底改變了這種方式,先由用戶選擇農機類型,再向農機主管部門注冊、登記、申請、審核補助資金。以往推廣農機信息是由農機主管部門通過管理系統(tǒng)由上而下傳遞,或由下而上匯總呈送,這種信息傳遞和共享的方式是垂直單向的;如今,有了“樂清農機”微信公眾號,農戶可以提前主動了解和掌握農機推廣信息,農戶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信息,建立了農機推廣信息的水平多向交流溝通渠道。農機推廣信息傳遞形成單向、相向、反饋等多種模式,實現樂清農機推廣信息的共享,更好地為農戶提供所需的信息,獲得更好的信息傳播效果。
借助公眾號平臺,最大限度優(yōu)化了農機推廣信息的傳播效果,促進了農機推廣工作。2018—2020 年,單是樂清市柳市鎮(zhèn)就推廣了自走履帶式全喂入谷物聯(lián)合收割機22 臺、半喂入聯(lián)合收割機4 臺、微耕機145 臺、旋耕機46 臺、水稻插秧機20 臺、谷物烘干機10 臺、大中型拖拉機6 臺、小型方向式拖拉機6 臺、輪式拖拉機4 臺、起壟機7 臺、秧盤播種成套設備(含床土處理)3套、硬質育秧盤14 000 只、茶葉炒(烘)干機2 臺、簡易保鮮儲藏設備1 套、施肥機(含水稻側深施肥裝置)3臺、熱風爐2 臺、鏵式犁1 臺、抓草機1 臺、田園管理機5 臺、秸稈粉碎還田機2 臺等,有效提升全鎮(zhèn)的農機化水平。
2018—2020 年,樂清市通過“浙江農機補貼”平臺,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按圖1 所示流程實施網上辦公。
圖1 樂清市農機購置補貼操作流程圖
2018—2020 年,樂清市推廣農機具數量2 671 臺,財政補貼合計21 554 860 元(中央省級16 643 700 元,縣級4 911 160 元),推廣硬質育秧盤152 800 只,縣級附加資金補貼252 600 元,其中:2018 年推廣518 臺農機具,財政補貼5 512 530 元,推廣硬質育秧盤99 800只,縣級附加資金補貼199 600 元;2019 年推廣1 079臺農機具,財政補貼8 865 190 元,推廣硬質育秧盤53 000 只,縣級附加資金補貼53 000 元;2020 年推廣1 074 臺農機具,財政補貼7 177 140 元。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農機購置補貼操作流程,由各購機農戶提出申請,經過審核、公示、資金結算申請等程序。樂清市財政局和樂清市農業(yè)農村局聯(lián)合發(fā)文,要求用戶認真管好用好機具,執(zhí)行機具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切實提高農機具使用效率。對每年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分六批發(fā)文,通過“一卡通”直接撥付農戶和農業(yè)服務組織。另外,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了解農機購置補貼程序已經進入哪個環(huán)節(jié),明白什么時候可以領取補貼資金、金額是多少。操作流程公開、公平、公正,提升了農機用戶的信任度。
2020 年樂清市根據省市縣(市)實施農機報廢淘汰補貼的相關辦法,實施拖拉機報廢補償工作。農機用戶申請拖拉機報廢的需如實填寫申請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現住址、號牌號碼、類型、登記時間、報廢時間、補貼總額(包括補償項目、金額等)、開戶銀行、賬號、回收證明編號等。作業(yè)10 年左右的大中型拖拉機每臺報廢補償9 500~13 500 元,小方拖每臺報廢補償1 500~4 500 元。2020 年樂清市分三批拖拉機報廢補償:第一批報廢175 臺,其中大中型103 臺,小方拖72臺;第二批報廢142 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0 臺,小方拖82 臺;第三批報廢164 臺,其中大中型66 臺,小方拖98 臺。發(fā)放補貼總額3 165 500 元,其中省級補貼381 200 元,樂清本級2 784 300 元。在拖拉機定點回收、解體報廢和辦理檔案注銷后,經機主申請和主管部門資料審核和公示,由樂清市財政局和樂清市農業(yè)農村局聯(lián)合發(fā)文,將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直接撥付給農戶。通過實施拖拉機報廢補償,更新了農機推廣數據,更加準確地統(tǒng)計農機作業(yè)經營效益,減輕了用戶的經濟負擔,可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決策提供準確的參考數據。
根據“一市一平臺”建設要求,樂清市積極發(fā)展“互聯(lián)網+農機”,提高農機裝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進機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打造智慧農機數字農機。開展水稻產業(yè)機械北斗管家平臺建設。2020 年11 月26 日,由樂清市農業(yè)農村局、樂清市財政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水稻產業(yè)機械“北斗管家”平臺建設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了建設內容、設備要求、申報對象、項目資金、建設流程、工作要求等六項內容。在第一批300 臺包括聯(lián)合收割機、乘坐式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履帶自走式撿拾打捆機等農機上,免費安裝終端設備和高清拍照設備。依托管理軟件、手機APP,為農戶統(tǒng)計作業(yè)面積提供便利。通過應用定位監(jiān)控、質量檢查、數據分析、信息管理等功能,實現農機有效調度,為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市農業(yè)農村局做好設備使用監(jiān)管工作,督促供應商做好服務。鄉(xiāng)鎮(zhèn)與北斗農機終端廠家簽訂合同,實施項目建設。要求供貨商具備在浙江省內項目建設和應用的實力,提供在浙江省應用的足夠案例來保證項目質量,所建平臺能夠滿足農機業(yè)務處理和管理的需要,業(yè)務操作簡單、實用,做好技術培訓、運營及售后服務等工作。
北斗管家智慧農機數字平臺的應用,保證數據安全性、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和面積測定準確性,提升水稻產業(yè)機械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水平,實現省、市、縣(市)、鄉(xiāng)鎮(zhèn)四級數據共享。發(fā)展智慧農機數字農機,為實現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和鄉(xiāng)村振興,實現農業(yè)強、農村美、農民富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