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青
作為長片處女作,對溫仕培執(zhí)導的《熱帶往事》似乎不能要求更多了——“壞猴子七十二變”電影計劃之一,寧浩的監(jiān)制,李衡的音樂,朱琳的剪輯,杜篤之的音效,彭于晏、張艾嘉、王硯輝聯合主演,章宇友情出演……無論怎么看,都稱得上夢幻陣容。
這也保證了《熱帶往事》的電影感——個性十足的光影,濃烈的氛圍感,驚艷耳膜的音效,時而凌厲時而舒緩的剪輯,富于魅力的表演……然而形式感雖然做到了極致,整部影片卻似乎在哪里還差了一口氣。
《熱帶往事》的故事并不復雜: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讓年輕的空調師傅王學明陷入無處可逃的罪惡感,為了贖罪,他刻意接近死者的妻子梁媽,卻窺見她破碎的生活;與此同時,警察陳耳也因為二人揭開了事故背后的真相。
與其將《熱帶往事》稱為一部犯罪片,不如將其稱為文藝片。時空交錯的多視角敘事,紅、綠、桔、紫等沖突色彩的大面積運用,游走在善惡邊緣的人物,不時搖晃的鏡頭模糊著夢與現實的界限……共同營造了不真實的眩暈感與荒誕感。
影片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講王學明的“罪”,壓抑而曖昧;后半部分講王學明的“贖”,冷酷而幽默。然而,導演的野心并不在于講吊人胃口的刑偵故事,而是在呈現故事背后人物的情緒與狀態(tài)。
彭于晏飾演的王學明與張艾嘉飾演的梁媽,原本是兩個內心孤獨的陌生人,卻因為交通事故產生交集,相互取暖。雖然現實中相差近30歲,但兩代影人之間的化學反應令人著迷——既像母子又像友人,既坦誠又遮掩,既曖昧又克制,這種矛盾的張力在王學明為梁媽點煙的瞬間得到集中釋放。
彭于晏一改以往陽光、健康的銀幕形象,變得陰郁孤僻甚至狠戾,不變的是他眼中的少年感,時而羞澀,時而慌張,時而迷茫,充滿了不確定性。張艾嘉的表演張弛有度,梁媽的脆弱與通透,風情萬種與純凈如水,在她的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個舉手投足中傳達得淋漓盡致。人生經歷帶來的蒼涼自不用說,難以想象的是,觀眾竟然能在一位年近70歲的女演員眼睛里找得到明亮如春的少女感。
飾演陳警官的王硯輝一如既往地精準,小人物的勇敢與無力,在最后那場小巷追逐戲中達到高潮。章宇飾演的盲人歌手則像一則寓言,增加了影片的超現實感——他抱著一只布熊,在市井氣的大排檔,在破舊的電視里,演唱著貓王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為這部充滿窒息感的影片涂上一層溫暖輕快的色彩。這首貫穿全片的主題曲就好像陰沉天空落下的一場細雨,給主人公透不過氣的生活一絲喘息。
影片最后,王學明與梁媽都完成了自我救贖,一個刑滿釋放,獲得新生;一個剪短頭發(fā),重拾希望。濃烈的色調褪去,一切都重歸清晰明亮。
正敘、倒敘、插敘……影片以碎片化的多重敘述拼湊出事件的真相,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諾蘭的《記憶碎片》。然而,《熱帶往事》似乎有些過猶不及,面對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過于破碎的敘事顯得有些故弄玄虛,對觀眾而言就會成為考驗,而非揭秘的快感。
近年來,新人電影導演如雨后春筍,俯拾皆是。有人直奔電影的商業(yè)屬性而去,有人還堅守著電影文藝屬性的尊嚴。溫仕培更接近后者。而如何在個人化的表達中提升講故事的整體力量,也許是“溫仕培們”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