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濤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四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1]。但人體感染結核菌后并不一定會發(fā)病,只有當?shù)挚沽档突蚣毎閷У淖儜B(tài)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fā)病[2]。結核菌有人型、牛型、鳥型、鼠型等,其中人型對人有致命性,因此感染肺結核后應及早治療[3]。治療后的護理對于患者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而因為肺結核的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患者往往容易出現(xiàn)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護理過程中應注意照顧患者的心理[4]。本次研究即是為了探討心理護理對于重癥肺結核患者的應用效果。
選擇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觀察研究對象,將其隨機打亂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人?8例、咳痰79例、咯血56例、發(fā)熱84例、乏力95例、盜汗69例、胸悶87例。慢性空洞型肺結核56例、浸潤型肺結核44例。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18~67歲,平均(55.78±5.33)歲;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18~68歲,平均(56.43±5.12)歲。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臨床診斷為肺結核;③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字同意參加。
排除標準:①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②對本次研究涉及藥物過敏或本身為過敏性體質者。
對兩組患者先進行藥物治療,使用卷曲霉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5318;生產企業(yè):河南泰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生理鹽水溶解后深部肌內注射,1 g/d,連續(xù)使用60 d;聯(lián)合使用莫西沙星(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125;生產企業(yè):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和水吞服,0.4 g/d,連續(xù)使用14 d。治療過程中對兩組患者采取護理方式加快恢復。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①保持病房內良好的通風和適宜的溫濕度;②每天對病房內進行紫外線消毒;③護理人員告誡并監(jiān)督患者咳嗽時使用多層紙巾掩住口鼻;④將患者咳嗽后帶有痰液的廢紙巾做焚燒處理;⑤將患者使用過的餐具做消毒處理;患者的衣物、用具、床單被套等物品每日放置于太陽照射處暴曬殺菌。觀察組額外給予心理護理:①通過健康教育手冊和電視視頻科普的方式為患者宣傳肺結核的基本病情和相關治療方法、療程,讓患者認識到肺結核的治療成功率高,消除患者的擔憂;②隔離期間多與患者溝通,縮短醫(yī)患之間的距離,讓患者感到不被歧視,感到溫暖;③為患者準備可以消遣時間的娛樂活動,如電視、音樂、運動等,讓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促進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更加快速地恢復;肺結核的治療時間長,病情易反復,對患者的治療信心和耐心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且由于長時間的隔離,患者容易與外界社會脫節(jié),長時間下來患者容易產生抑郁,甚至出現(xiàn)自殺傾向,護理人員要時常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耐心治療,為患者準備可以獲取外界信息的報紙、雜志等刊物或有用的書籍,幫助患者獲取知識,轉移注意力。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和護理滿意度。依從性包括對肺結核的疾病認知率、消毒隔離依從性、按時用藥依從性和有效咳嗽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包括焦慮狀態(tài)和抑郁狀態(tài),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統(tǒng)計得分發(fā)生率,焦慮總分<50分者為正常;50~60分者為輕度焦慮,61~70分者是中度焦慮,>70分者是重度焦慮;抑郁總分<53分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得分越低,心理狀態(tài)越好。焦慮總發(fā)生率=(重度焦慮+中度焦慮)/總例數(shù)×100%;抑郁總發(fā)生率=(重度抑郁+中度抑郁)/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四個分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使用計算機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4.0分析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分別使用t、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對比[n(%)]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焦慮及抑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出院后的隨訪調查情況對比[±s, n(%)]
表2 對兩組患者出院后的隨訪調查情況對比[±s, n(%)]
組別 例數(shù)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焦慮程度 焦慮總發(fā)生抑郁程度 抑郁總發(fā)生正常 輕度焦慮 中度焦慮 重度焦慮 正常 輕度抑郁 中度抑郁 重度抑郁對照組 50 62.79±4.53 68.65±5.52 15(30) 18(36) 11(22) 6(12) 17(34) 13(26) 23(46) 12(20) 2(4) 14(28)觀察組 50 45.87±7.52 47.89±5.41 19(38) 25(50) 5(10) 1(2) 6(12) 18(36) 25(50) 7(14) 0(0) 7(14)t/χ2 13.6282 18.9926 1.4260 3.9984 5.3571 7.6805 13.6646 3.4286 0.3205 1.2757 4.0816 5.9072 P 0.0000 0.0000 0.2324 0.0455 0.0206 0.0056 0.0002 0.0641 0.5713 0.2587 0.0434 0.0151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肺結核發(fā)病可急可緩,根據病情發(fā)展階段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病征表現(xiàn)[5]。早期、小范圍的結核病難以查出陽性體征,病變范圍較大的患者叩診會呈濁音、語顫增強、肺泡呼吸音低以及濕啰音的癥狀;晚期結核出現(xiàn)纖維化,局部收縮導致胸膜塌陷及縱隔移位,病灶部位增多或病灶面積增大,出現(xiàn)空洞或空洞擴大,痰菌檢查轉陽性,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加重[6]。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和進步,目前肺結核的治愈率已達到95%以上,不再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絕癥,但因其高傳染性和飛沫傳播的特性,每年感染肺結核的患者仍有幾百萬,死于肺結核的患者達到26萬[7]。
對于肺結核患者,治療之余也要注重護理。由于肺結核的高度傳染性和其曾經作為不治之癥給人類帶來的深深恐懼,肺結核患者的心理往往帶有強烈的自卑、恐慌、絕望等嚴重不良情緒,十分不利于病情的治療和身體恢復,故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注重對患者的心理安撫和寬慰[8]。近年來,醫(yī)學界提出了對肺結核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方式,本次研究為探討心理護理對重癥肺結核患者的應用效果,通過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心理護理的方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護理滿意度都要遠遠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重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應用中效果十分理想,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