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徐州市賈汪區(qū)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科,江蘇 徐州)
腰椎間盤突出屬于臨床上多發(fā)病癥,是由于髓核、纖維環(huán)及軟骨板等腰椎間盤各部分出現(xiàn)不同程度退行性改變,在外力作用下,出現(xiàn)椎間盤纖維化破裂,組織由破裂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繼而引發(fā)相鄰脊神經(jīng)根受到刺激壓迫,患者表現(xiàn)出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相關癥狀。由于該病癥對患者生活質量、社交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困擾,因此臨床強調及時有效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改善預后質量。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通常以保守治療為主,中醫(yī)將其歸屬于腰痛、痹癥等范疇,中醫(yī)中的針灸、推拿在控制病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而治療期間,輔之以中醫(yī)護理也極為關鍵,不僅可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以通過針對性中醫(yī)護理,提高患者對于中醫(yī)治療的依從性,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本次研究對我院接收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展開研究,主要分析在針灸推拿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yī)護理對患者病情康復的具體效果,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對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將納入患者劃分為兩組,將實施針灸推拿的患者歸為對照組(45例),將實施中醫(yī)護理聯(lián)合針灸推拿的患者歸為觀察組(45例)。其中,對照組25例男,20例女,年齡43~78歲,平均(54.58±8.24)歲,病程 1~7年,平均(3.52±1.35)年。觀察組中,26例男,19例女,年齡42~79歲,平均(54.73±8.02)歲,病程1~6年,平均(3.32±1.40)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相差較?。≒>0.05)。
納入標準: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分級診療指南(2015年版)》中腰椎間盤突出臨床診斷標準:患者表現(xiàn)出腰痛、下肢麻木無力、大小便功能障礙、腰椎活動受限、姿勢異常,經(jīng)腰椎正側位X線片證實存在腰椎間盤突出;均行保守治療且符合針灸推拿適應證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存在其他腰椎相關疾??;存在惡性腫瘤;存在嚴重骨質疏松癥;腰部出現(xiàn)皮膚潰瘍、破損以及有傷口患者;近期采用其他治療方案患者或不同意配合試驗者。
對照組患者實施針灸推拿治療,每天進行1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左右,具體為:(1)針灸治療:患者保持俯臥姿勢,根據(jù)腰椎間盤突出的具體部位選擇穴位,對于L4~5節(jié)段患者取環(huán)跳穴、委陽穴、風市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腰夾脊穴等,對于L5~S1節(jié)段患者取委陽穴、環(huán)跳穴、太溪穴、殷門穴、昆侖穴、委中穴、腰夾脊穴等,針灸手法為平補平瀉,并實施艾灸,留針時間保持20 min;(2)推拿治療:協(xié)助患者保持俯臥姿勢,通過按、揉、壓、提等手法進行推拿,推拿部位含括臀部、下肢后外側、脊柱兩側、膀胱經(jīng)等。對于患者腰痛部位采用點穴顫按壓法進行按壓,采用按、揉、拍、打手法對腰部進行推拿。同時輔以常規(guī)護理,根據(jù)針灸推拿治療給予對癥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在針灸推拿基礎上實施中醫(yī)護理,具體為:(1)情志護理: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展開心理疏導,囑咐患者保持心情愉悅,通過注意力轉移療法,怡養(yǎng)心神,對于因疼痛而煩躁的患者,實施靜志安神療法,靜心靜氣,放松全身。(2)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辨證分型,科學指導飲食,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胃納和舌苔,及時更改飲食計劃。氣滯血瘀型:宜進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黑木耳、金針菇。寒濕痹阻型:宜進溫經(jīng)散寒、祛濕通絡之品,如羊肉、砂仁等,濕熱痹阻型:宜進清熱利濕通絡之品,如赤小豆、絲瓜、冬瓜等。忌辛辣燥熱之品。肝腎虧虛型:(1)肝腎陰虛宜進食滋陰填精、滋養(yǎng)肝腎之品;(2)肝腎陽虛宜進食溫壯腎陽之品,如黑豆、黑芝麻、核桃、腰果等。忌生冷瓜果及寒涼食物;(3)中醫(yī)特色護理技術,如耳穴壓豆,常用穴位:神門、交感、皮質下、肝、腎等;拔罐,常用穴位:腰陽關、腎俞、命門、阿是等;艾灸,取穴:腰陽關、氣海、關元、足三里等;中藥離子導入等;(4)生活起居護理:急性期臥床休息為主,下床活動時戴腰托加以保護和支撐,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減輕腰部負荷。宜臥硬板薄軟墊床,注意保暖;恢復期強腰背肌功能鍛煉要持之以恒,如:臥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飛燕式等功能鍛煉。
(1)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及腰部功能恢復情況。疼痛情況使用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測評,由患者進行自評,總分值為1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輕;腰部功能恢復情況使用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腰痛評分(JOA),主要對患者的腿痛、下腰痛、步態(tài)、感覺及運動障礙、直腿抬高、日常活動受限情況以及膀胱功能等方面進行測評,總分值為29分,分值越高則為患者的腰部功能恢復效果越好。(2)觀察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情況,使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進行評價,各項滿分為100分,分值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3)比較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使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了解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量表包括患者對于治療措施認知程度、服務態(tài)度、飲食、生活等項目服務滿意度,總分值設置100分,分值在80分以上則為滿意;80~89分為滿意,90~100分為非常滿意,7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
相關數(shù)據(jù)用SPSS 22.0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VAS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更低,JOA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更高,二者比較相差較大(P<0.05),如表1。
表1 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評分對比(±s, 分)
表1 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評分對比(±s, 分)
組別 例數(shù) JOA評分 VA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16.35±1.22 23.48±1.12 7.35±1.42 2.28±0.76對照組 45 16.33±1.24 20.34±0.89 7.54±1.38 3.66±0.69 t 0.077 14.724 0.644 9.018 P 0.939 0.001 0.522 0.001
觀察組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相較于對照組均更高,二者比較相差較大(P<0.05),如表2。
表2 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2 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功能觀察組 45 86.75±5.42 84.25±5.01 81.17±5.3485.24±5.25對照組 45 72.84±3.46 73.55±3.46 72.87±4.5474.62±4.18 t 14.511 11.789 7.944 10.616 P 0.001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達到95.56%,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82.22%明顯更高,二者比較相差較大(P<0.05),如表3。
表3 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對比[n(%)]
腰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病機制是由于椎間盤髓核突出或退變,且纖維環(huán)變形破裂髓核脫出,導致神經(jīng)根及馬尾神經(jīng)受到壓迫及刺激引起的一種綜合征,臨床上腰椎間盤突出屬于脊柱退行性病變疾病,該疾病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病程較長通常會長反復發(fā)作。由于疾病引起的腰腿疼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肢無力或麻木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很大影響[3]。因此,需及早采取相應的治療,控制疾病進一步發(fā)展。臨床上多數(shù)患者經(jīng)過標準保守治療后,疼痛癥狀可得到有效緩解,因此臨床首選治療措施為保守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在祖國中醫(yī)學中屬于“骨痹”“腰痛”等范疇,該病的發(fā)病原因與五臟虛損、氣血紊亂、寒濕、勞損、外傷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4]。故中醫(yī)治療應以幫助患者疏經(jīng)通絡、活血行氣、消腫止痛、去濕除寒等為目的[5]。在中醫(yī)保守治療中,針灸和推拿均為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其中,針灸治療中通過選取患者的陽陵泉穴、風市穴、環(huán)跳穴、秩邊穴、足三里等相關穴位實施針灸,可對患者的坐骨神經(jīng)節(jié)段的干部和根部起作用并刺激,以達到疏經(jīng)通絡及鎮(zhèn)痛的效果,并為推拿奠定基礎[6-7]。在推拿治療中,可有效解除患者的肌肉痙攣、組織粘連等現(xiàn)象,矯正失常力線,糾正脊柱小關節(jié)位置以及壞死軟組織,進而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的改善,減少炎癥反應,降低疼痛感[8]。在針灸推拿治療的同時還需輔以中醫(yī)護理,以鞏固治療效果。在此次研究中,實施中醫(yī)護理結合針灸推拿治療的患者,相較于單一實施針灸推拿治療的患者來說,疼痛感明顯較低,腰部功能得到顯著改善,且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護理滿意度也較高,表明中醫(yī)護理聯(lián)合針灸推拿治療,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其原因在于中醫(yī)護理中非常注重食療護理,調節(jié)患者的飲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通過情志護理,保持患者身心舒暢,消除負面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加強康復鍛煉,可減輕患者的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促進功能恢復;同時加強生活護理,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高[9-10]。同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保證治療效果,緩解疼痛程度,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提高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臨床治療,在針灸推拿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yī)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腰部功能,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總體滿意度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