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艷
筆者應邀去河南參加“全國作家看信陽”的釆風活動,其間,和文友們一起參觀了位于信陽光山縣的司馬光故居。在參觀中,談起發(fā)生于此的司馬光童年軼聞“砸缸救人”,有位筆友打趣道:“不知司馬光砸的是誰家的水缸,若是自己家的還好,要是別人家的,司馬光有沒有被人追索被砸壞的缸錢?”同行者們聞言大笑,連說荒唐??晌倚^之后細想,司馬光砸缸的風險,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呢。
北宋年間,這一口能裝下小孩的大缸,燒制難度不低,怕也是價值不菲,絕對能抵得上小司馬光一個月的零花錢??蛇@孩子抄起石頭,說砸就砸了,并沒有斟酌砸了這缸會不會被爹爹責罵,也沒有多想有什么辦法不砸缸也能救人……想到這里,這小小的司馬光,又讓我多了一層佩服,他除了有砸缸救人的大智慧,還有將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大境界,有當機立斷的大擔當。
司馬光該不該砸缸?也許大家都會想,生命和財產(chǎn)面前,當然是生命重要,司馬光雖小,自然該明白道理,這何用專門夸贊??晌业挂f,未必。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報載新聞,某女駕車帶孩子出門,下車時誤將孩子鎖在車里后離開。幸好民警及時趕到,砸窗救出孩子,可是該女子不僅不道謝,反而急于查看車窗“傷情”,還質(zhì)問民警有沒有必要砸窗。瞧,與“問人不問馬”的孔夫子正好相反,這世上從來就不缺“問馬不問人”的蠢人。更有某些智叟式的人物,等到人被救出來了,就事后諸葛亮地大談什么“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再拿當下的時事來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肆虐,政府果斷采取大規(guī)模的隔離措施之時,也有不少人擔憂“經(jīng)濟運行風險”,“這么搞,GDP還要不要了?”限制人員流動、暫停商業(yè)活動、延遲企業(yè)開工……這些措施帶來的經(jīng)濟風險固然存在,但正如毛主席所說:“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敝灰讶说纳旁诘谝晃唬椎檬?,不難權衡。
某些推崇“普世價值”的西方國家,卻正好相反,更在乎疫情對經(jīng)濟的影響,在強大的資本力量影響下,為保住生產(chǎn)和消費,始終不愿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凡此種種,正是舍不得砸缸救人的愚蠢?,F(xiàn)實給了這種愚蠢有力的回擊,等到他們發(fā)現(xiàn)不僅疫情擴散,更帶來經(jīng)濟雪崩的時候,才悔之晚矣。
中國雖然經(jīng)歷了年初短暫的經(jīng)濟低迷,如今已大步走出低谷,成為萬馬齊喑的全球經(jīng)濟形勢中“逆行”增長的亮點。這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大境界、當機立斷的大擔當取得的大成功。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小小的司馬光砸缸,到泱泱大國的治國理政,“以人為本”的大道,原本相通。
【原載《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