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一年多的時間,中遠海控(601919.SH)股價(不復權)從2020年5月22日的3.14元/股上漲到2021年7月7日的33.40元/股,翻了超10倍,成為A股同期表現(xiàn)最為亮眼的公司之一。
2021年7月8日,中遠??毓娣Q,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70.93億元,而其2011-2020年賺取的總利潤只有115.39億元,2021年上半年相當于過去10年的三倍有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中遠??厍吧硎侵袊h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以集裝箱航運、碼頭、租賃、物流等資產(chǎn)在A股上市。2015年,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重組,上市公司中國遠洋改名為中遠???。此時,中遠??卦谌蜻\力排名第四。2017年,中遠??赜忠?84.56億港元收購當時全球排名第7的東方海外國際,國際排名升至第三。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共經(jīng)營278條國際航線(含國際支線)、54條中國沿海航線及80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所經(jīng)營的船隊在全球約10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52個港口均有掛靠。
從業(yè)務構成來看,近十年,中遠??貋碜约b箱航運業(yè)務的收入從2011年的364.6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660.09億元,碼頭業(yè)務收入從21.87億元增長到 70.06億元,二者2020年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6.91%、4.09%。
過往十年,中遠??氐臉I(yè)績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公司營收合計為689.08億元,凈利潤為-88.39億元,2020年分別為1712.59億元、131.87億元。
如此之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公司依托不斷并購和建造新船只使得運力不斷提升。實際上,除去近兩年,近十年來,中遠??氐膯蜗涫杖胱兓浅S邢?,更為明顯的是運力的不斷提升。中遠海控的運力從2011年的67萬TEU增至2020年的307萬TEU,增幅358.21%。中海遠控的運力能大幅增長,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新訂購船只容量不斷增大——從2011年的4250TEU增長到2020年的2.3萬TEU,10年時間增長441.18%。
與此同時,2020年疫情的蔓延導致運價不斷增長。2021年7月1日,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WCI)已經(jīng)突破8000,同比增幅超過300%。隨著運價和量的不斷增長,公司的業(yè)績迅速提升。
2016-2020年,公司收入分別為711.6億元、904.64億元、1208.3億元、1510.57億元、1712.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1.01億元、48.31億元、30.26億元、103.5億元、131.87億元.
與此同時,中海遠控的盈利能力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2020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0.99%、8.69%、8.46%、10.74%、14.21%,凈利率分別為-12.79%、5.34%、2.5%、6.85%、7.7%。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高達33.21%,凈利率為27.45%。
2015年,因國際貿(mào)易下降,海運需求不足,全球海運運力增速迎來調(diào)整。全球航運龍頭馬士基面對當時嚴峻形勢,采取了各種措施削減成本。2015年,馬士基削減了30%的運力;盡管如此,2016年馬士基仍然虧損超過19億美元。2016年第三季度末,韓進海運宣布申請破產(chǎn)保護,導致全球集裝箱運力進一步下降。
航運咨詢機構Alphaliner表示,受2016年集運市場影響,到2017年1月,全球大型集運公司數(shù)量已從之前一年的20家下降至17家。2016年,全球集裝箱運力增速約為1.5%,較上年大幅下降(2015年運力增速為8.6%)。
此后,全球運力迎來小幅上漲。根據(jù)Alphaliner數(shù)據(jù),2017-2019年,全球集裝箱運力總規(guī)模分別為2148萬TEU、2234萬TEU、2323萬TEU,兩年時間增長8.14%。
盡管全球運力回升,全球集裝箱貿(mào)易規(guī)模也在同步增長。根據(jù)UNCTAD的資料,2016-2019年全球集裝箱貿(mào)易規(guī)模逐年提升,從1.37億TEU增長至1.52億TEU。需求和供應的平衡,讓運價始終在1500左右上下徘徊。
2020年年初,由于疫情爆發(fā),全球?qū)_\有了更加悲觀的預期。此前,聯(lián)合國貿(mào)發(fā)會預計,2020年國際海運貿(mào)易量將下降4.1%,因此各大海運公司也在削減運力。據(jù)知名航運咨詢公司Alphaliner的研究,2020年上半年,絕大多數(shù)排名前列的集裝箱航運公司已經(jīng)減少了船隊數(shù)量,并從市場上將船舶撤下。有資料顯示,全球12大集裝箱運輸公司中就有11家運力下降,只有一家船運公司HMM增加了運力,該公司目前在運力市場上排名第9,超過了Yang Ming,擁有近55.2萬TEU,比年初增加了16.32萬TEU。
2020年上半年,馬士基縮減的船隊規(guī)模最大,集裝箱運力減少了23.6萬,撤出了55艘船,這也影響了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其市場份額從年初的17.8%下降到16.6%。同期,萬海和太平船務分別下降14%和10.7%,赫伯羅特(Hapag-Lloyd)和達飛(CMA CGM)的船隊規(guī)模分別下降了0.2%和1%。
就在所有人都悲觀的時候,疫情的不斷蔓延讓全球貿(mào)易需求出現(xiàn)V型反轉(zhuǎn)。
實際上,疫情的爆發(fā)和不斷持續(xù)讓歐美及全球經(jīng)濟不斷陷入疲軟,眾多工廠的停工或倒閉讓全球大眾更加依賴于進口,這反而促進了全球貿(mào)易量增長。
在疫情初期,聯(lián)合國貿(mào)發(fā)會預計2020年國際海運貿(mào)易量將下降4.1%,但實際上僅下降1.2%,遠好于此前的悲觀預期。
供應的下降與需求反轉(zhuǎn)讓海運價格一觸即發(fā)。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6月份,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WCI還在2000左右,到2021年7月1日WCI已經(jīng)突破了8000,一年時間漲幅超過300%。此后,無論是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SCFI)還是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CCFI)不但創(chuàng)下十年新高,而且一年內(nèi)均漲了3倍。至此,航運業(y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