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nóng)業(yè)種植模式的不斷改革,為了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nóng)業(yè)工作者都在探究農(nóng)作物高效種植栽培模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柳江區(qū)百朋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為了充分利用當?shù)赝恋刭Y源,引進了高產(chǎn)長條豆角品種與高產(chǎn)豌豆品種(肥仔甜脆豆苗)進行本次雙季豆角連作豌豆高產(chǎn)栽培試驗。
1雙季豆角栽培要點
1.1品種選擇與搭配
根據(jù)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及植物間的適應性及抗性,本試驗選擇了高產(chǎn)長條豆角品種特長抗病901,此種豆角生存能力較強,收獲量穩(wěn)定。
1.2選擇苗床
為了給農(nóng)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苗床應選擇在排水良好、土層疏松且地質(zhì)深厚的地塊。播種前,需將土壤進行深耕細作,清除田中石塊與雜草,在田內(nèi)適當施加有機肥1 500~2 000 kg/hm2,并將有機肥融于土壤內(nèi),禁止施加過多的氮肥,適當施加磷鉀肥,有助于提高后期植株抗病能力。
1.3適時播種
第一季雙季豆角在2月中下旬進行播種與育苗,播種前需篩選雙季豆角種子,提高雙季豆角種子成活率。床土需開溝做廂,廂寬1.2 m,溝寬30 cm,雙行種植,穴距20 cm,每穴種2苗,種子間隔無需太密,均勻撒施種子,保證后期豆角生長有足夠的空間及通風空隙,在適當澆水后,搭建小拱棚進行保溫,育苗期為15 d。
1.4雙季豆角移栽技術
在雙季豆角幼苗長至3~4葉時,在2月底~3月上旬即可進行栽移,栽移時需清除生長較弱的幼苗,保留幼苗根部附近的土壤,以防破壞幼苗根部。另外,移栽時還需注意根據(jù)土壤肥力進行栽植,若土壤肥力過高,應適當稀疏種植幼苗,反之,則應適當密植。
1.5病蟲害防治與收獲
在后期需要針對各種不同害蟲種類進行驅(qū)蟲??墒褂?0%氯蟲苯甲酰胺10 mL兌水防治豆野螟。
在成蟲羽化高峰時期,于上午8~12點進行藥物防治,使用5%卡死克可分散濃縮液2 000倍液進行噴霧施藥防治美洲斑潛蠅。雙季豆角移栽后45 d開始收獲,收獲期為50 d,鮮莢產(chǎn)量為4.5萬kg/hm2。
2第二季豆角栽培技術要點
2.1選留標準
在六月下旬,需保證頭季雙季豆角收割完畢,然后再將收割后的床土重新細作鋪平,同時需注意將床土中的雜草與其他植物及時鏟除,并在同一塊床土上采用點播的種植方法播種第二季雙季豆角。
2.2及時追肥與病蟲害防治
在疏苗后,需及時觀察幼苗生長情況,根據(jù)幼苗成長狀況進行施肥,確保根苗健康生長,需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施肥處理。同時,注意病蟲害防治工作,治理方法與首季病蟲害防治方法相同。
2.3收獲
收獲前期可適當進行全覆蓋撒肥,這樣可適當增加土地肥效,在收割后,需將土地做除草處理。
第二季雙季豆角成熟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在開始收獲后每天可收獲新鮮的豆莢,收獲期為35~40 d,鮮莢產(chǎn)量為3萬kg/hm2。
3豌豆連作技術
3.1育苗技術
需提前選取適當規(guī)格的土地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整地時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3萬~4.5萬kg、普鈣750 kg、硫酸鉀225~300 kg及復合肥750 kg,有機肥需全田翻施,化學肥料可溝施或塘施。另外,還需保障土地自然排水條件良好,在不積水的田塊無需起廂種植。
3.2處理技術
種子選用高產(chǎn)且豆苗粗壯的豌豆品種(肥仔甜脆豆苗)。提前在溫水中浸泡10~15 min,后進行自然風干,剔除損壞或干癟的種子,以免對后期生長造成不良影響。
3.3播種技術
根據(jù)雙季豆角種子成熟與收獲期,可在10月中上旬播種豌豆種子,選擇天氣晴朗時進行播種作業(yè),播種后將床面整平并適當澆水,由于10月中上旬氣溫開始下降,需要對種子進行防霜凍保溫處理,將溫度保持在16~20℃。
3.4護苗技術
在出苗前,需保證種子水分充足,土壤濕透。在幼苗冒出土壤后,仍需保證水源充足,另外需及時對幼苗進行施肥及防蟲處理。之后進行移栽,移栽時同樣需注意保護幼苗根部,需保留幼苗根部土壤。
3.5田間管理
及時除草。當豌豆生長至一定程度時,需對整個豌豆田進行除草處理,去除田中雜草,保證豌豆的營養(yǎng)吸收,對土壤進行適當疏松。
適當施肥。需根據(jù)幼苗生長情況進行適當適量的施肥,若幼苗弱小,需及時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頃施加尿素225~300 kg,追肥后需及時澆水。當豌豆處于開花結(jié)莢期時,則需適當增加肥量,并根據(jù)豌豆長勢,追施1~2次尿素300~450 kg,同時在豌豆葉面噴施盛之豐。
水分管理。需根據(jù)豌豆苗期的耐旱特點,適時適量地進行澆水,當降水量較少時,澆水 1~2次即可;當豌豆進入開花結(jié)莢時期后,需增加施水量,以保障土壤潤濕,澆水時可根據(jù)豌豆生長情況適當增加水量。在每次追肥后,需及時沖洗莖葉,以免葉面灼傷。當遇到大雨或洪澇等情況時,及時對豌豆田進行排水處理,以免因水分過多導致豌豆根腐爛。
4病蟲害防治
可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與30%特富靈(氟菌唑)交替防治豌豆白粉病,1周噴施1次,共施用3次。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大生(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豌豆褐斑病和褐紋病,同樣1周噴施1次,共噴施2~3次。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進行灌根,噴施1~2次防治豌豆立枯病和根腐病。需在豆蚜發(fā)生初期及時用藥,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進行防治。在發(fā)現(xiàn)南美斑潛蠅幼蟲后,需及時用藥,使用98%殺螟丹原粉1 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 500~3 000倍液、50%滅蠅胺可溶性粉劑5 000倍液交替防治。
5采收
豌豆采收時期為冬季,氣溫較低,在播種后25~30 d開始收獲豆苗,在確保肥量與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每隔7~10 d收獲1次,連續(xù)收獲4個月,新鮮豆苗產(chǎn)量達7.5萬kg/hm2。
雙季豆角連作碗豆適宜在交通便利、土層疏松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頭季雙季豆角播種時間在2月中下旬,需做好保暖防凍工作;需掌握好收獲時間,以保證收獲時雙季豆角成熟及第二季的播種時間;豌豆成熟初期較耐旱,且幼苗時期易長蟲,需重視幼苗時期的防蟲與防霜凍工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柳江區(qū)百朋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韋兆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