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
忽然想起宿舍里那些花草有好些日子沒澆水了。
當我給它們澆水時,倒下去的水一會兒就看不見了,只聽見滋滋的聲音,很好聽,卻刺得我的心生疼。
它們已經渴了很久了,像嗷嗷待哺的孩子。
可是,我這個家長是怎么當的。天天把它們囚禁在宿舍里,曬不到陽光,也看不到外面美好的世界。既不給它們施肥,也不幫它們松土。它們甚至連最基本的需求也得不到保障—就一點點水也不能及時給予。唉!我太不稱職。
我根本不是忘了它們。因為除了周末,我差不多每晚都睡在宿舍里,不會看不到它們。我覺得它們生長得還行,雖然是冬日,比不上春夏秋的葳蕤,但生機不減。而且,我以為冬天的需水量應該小得多。所以,我就少有給它們澆水了。
沒承想,它們默默地忍受著干渴的煎熬,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任何不滿。它們在痛苦的忍受中還頑強地生長,堅毅地挺立,樂觀地面對。它們不屈不撓、笑對人生,它們坦然處之、泰然自若。
我那沒有陽臺的宿舍,對于它們來說是陋室,加上我的懶惰—住在樓上的我不會把十多盆花草搬進搬出、搬上搬下。對它們來說,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是奢望,水就成了它們唯一的需求??墒?,我竟然把它們忽略了一個多月。
還好,它們也不會遭受風吹雨打,既免了寒露侵襲,也逃離了烈日暴曬。室內雖然沒有空調,但也不會挨凍。前幾天外面零下幾攝氏度,但門窗都緊閉著,它們也不會感到多大的寒意,這是我所能給它們提供的條件了。雖然算不得優(yōu)待,但至少比野草要舒適得多。
不過,我還是應該感到羞愧。
它們畢竟不是野草,盆養(yǎng)的身份決定了它們地位的尊貴。它們有資格、有理由、有必要得到善待。雖然不必像溫室里的花朵,但也不可過于冷落。
我當初買盆栽時,可是要把它們當“寵物”養(yǎng)的,至少應該保證它們不缺水、不枯萎、不死亡的。它們雖然不是我的孩子,但作為主人的我也該有一顆善心和愛心的。
我記得以前我可是能做到這點的。它們在我的宿舍已經生活了好幾年,一直與我和睦相處、共融共榮。
這個冬天怎么會這樣呢?是不是因為今年的冬天比往常要冷得多,我就找了一個少澆水的借口?但天冷與澆水多少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氣溫低,蒸發(fā)相對小,植物耗水也相應較少。可這不應該成為我很長時間不澆水,甚至忽視了它們的生理需要的理由啊。
水是生命之源,花草兒離不開水,這道理誰都明白??晌以趺淳拖氩黄饋砟??何況它們跟我朝夕相處。既然把它們當作生活的伴侶,就應該懷有真誠之心、友好之意、愛戀之情。它們不說話,不等于它們就不存在;它們不申訴,不等于它們就無需求;它們不抗議,不等于它們就得認命。
它們之所以繼續(xù)生長,繼續(xù)努力地活下去,除了是生命力的頑強,更是它們想與我不離不棄的昭示。它們用本真的初心待我如初,我卻丟了純真的初心。
花草無言,我該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