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澤軍 阿華 洪孟春 錢萬成 包文平 胡松夏
商澤軍的詩
百年滄桑
一、一粒種子
一粒種子
在歷史的寒冬里播下
一粒種子
在歷史的胚胎受孕
一群人
在寒夜里尋找星斗
一條船
在歷史里劃出,慢慢成為
一個圖騰
成為一個
民族選擇的
最大公約數(shù)
一滴水,有它的最初
來自山澗的滴露
來自草原的葉莖
來自無數(shù)的看似卑微的
地點(diǎn)
如長江、如黃河
自三江源
自雪山
自牛羊的蹄甲
只是那么不經(jīng)意的一脈
穿過
山谷、大漠、黃土
從高原梯級而下
奔騰著沖撞著
接納溪流、湖泊、小河、大河
支流
這些手挽手的水系們
從內(nèi)心的柔韌,到手中
攥起的骨頭
一路摧枯拉朽
一路狂奔高歌
一路吶喊著奪路
一路開闊著向著海洋
如果要回溯
從一棵樹到一粒種子
從一座山到一粒石子
如果要回溯
從九千萬到二十幾個人
從千帆競發(fā)
到一只木船
如果要回溯
從和平到血到火
從笑臉到悲苦的骨頭
100年,我們值得回溯
從1921的7月
到2021的7月
這百年的歷程
這百年的滄桑,我們
用怎樣的詞語來描???
用怎樣的嗓音來歌贊?
二、火把
這暗夜的火把
是從哪來的?
在無邊的黑暗里
在無邊的莽野里
一個暗夜踏著露水
踏著霜雪的夜行者
他拆下了肋骨
接著有一個人跟著
再一個跟著
他們拆下肋骨
組成了火把的隊伍
一?;鹈?/p>
是十分微弱的
千百的火苗
能把寒冬的原野烤熱
那火把
一個個燃起來了
絢麗的火把
桃紅的火把
灑金的火把
跳動著希望的火把
在暗夜
在寒冬
把無邊的黑暗燒出一個洞
那洞里就充滿了
希望的火光
那火把映著人的臉
那臉上
也像涂上了堅定
這火把的隊列是會傳染的
先是一人
然后百人
千人、億萬斯人
這是會發(fā)光的隊伍
這是火把的溪流
這是火把的江河
從人們對拆下肋骨的不解
對拆下肋骨評價為傻子
到呼喊著:
我也要火把
我也是火把
給我火把
這火把的隊伍
是驅(qū)趕黑暗的隊伍
這火把的隊伍
是對接黎明的隊伍
這火把的隊伍
有血一樣的赤誠
這火把的隊伍
有血一樣的熱烈
火把到哪里
血就到哪里
熱誠就到哪里
光明就到哪里
三、夢想
沒有剝削,把壓迫趕走
這是一個要求平等
重建世界的隊伍
起初,人們看作是烏托邦
是大地的夢想
像夢中人的胡話
但沒人能預(yù)測
這大地的夢想
這人間的天堂
最終能矗立在大地之上
這最初的藍(lán)圖
這像夢囈一樣的幻想
從陳獨(dú)秀的腦海里
從李大釗的腦海里
從毛澤東的腦海里迸出
這些書生的議論
當(dāng)初有多少人懷疑
有多少人嗤笑?
這夢想在《新青年》里
在《湘江評論》里
在那些課堂的板書中
在安源的煤井里
也在農(nóng)家的田埂里
在一個壓榨人的世界
平等是多么的重要
人,生而平等
但活著
卻分了三六九等
這些書生
這些吶喊的書生
大聲吶喊:
這不公平
把火把舉起來
趕走不公
還世界一個公正!
四、船上
哦,一條船,
從1921年駛出
在暴風(fēng)雨中
船長和船夫,同舟共渡
他們的航程,就是壯闊的大海
他們的使命
就是在海上給死以生
這船渡過一個個險灘
一處處關(guān)礙
但每一次的考驗(yàn)
他們都聽到了遙遠(yuǎn)的鐘聲
和遠(yuǎn)方鮮花的召喚
于是,那些血
在一次次飛騰,飛涌
這船駛過1927,1934,1937,1945
每一個時間的節(jié)點(diǎn)
都是驚濤駭浪
每一個時間的節(jié)點(diǎn)過后
都有豐厚的報償。
這是一只航行在夜里的船
船長和船夫們
內(nèi)心堅定
他們知道前面的火光
啊
火光在前
那就像眼睛的矚望
給了他們勇敢
聽聽那鐘聲
敲呀敲呀
聽聽那號角
嗚嗚地吹響
看看那旌旗
正獵獵飄揚(yáng)
船長和船夫,一起歡呼
他們看到了遠(yuǎn)方
那無邊的鮮花的海洋
五、雨中
無邊無窮
那磅礴的血雨
那是石頭的雨、箭鏃組成
那是刺刀的雨、枷鎖的雨
在這雨中,我們看到了寫
《最后的話》的瞿秋白
清貧中國的方志敏
板倉的楊開慧
看到了獨(dú)秀的兩個兒子
我們看到了湘江突圍的血
看到了雪山的血
看到了渣滓洞的刑具
看到了刑場上的婚禮
“骨頭是我的
頭顱是你們的
拿去”
“骨頭是我的
頭顱是你們的
拿去”
這是在血雨中蹚過的信仰
這是在血雨中蹚過的頭顱
他們走在血雨里
擎著自己的信仰
把信仰舉起
把主義舉起
這血雨中穿行的隊伍在擴(kuò)大
一個跟著一個
一個接著一個
每個人的臉上
都寫著凝重
也寫著不屈
這血照亮了他們
把他們變得像雕像
如青銅那么莊嚴(yán)
即使這青銅的頭顱
在血雨里流著血
即使這青銅的腳踝
在血雨里流著血
他們依然鼓蕩著他們的胸膛
他們要用他們的血
照亮這片土地
找到他們的血
灌溉一遍這土地
直到這土地蘇醒
他們的血
也照見卑鄙
也照見退卻和頹唐
落伍與背叛
血雨就是最好的淘汰
血雨
照出了懦弱的脊梁
照出畏縮的腿骨
在血雨的遴選中
每人都做出了選擇
有的選擇烈士
有的選擇背叛
有的選擇用自己的頭顱撞向
壓迫不義與丑陋
有的選擇了做猶大
為了幾個金幣
出賣自己的靈魂
六、山的脊柱
這群人
書生的基因
又加了斧頭的鐵
又加了鋤頭的泥性
他們呼嘯著上山了
從井岡山,到大別山
到巴山,到湘西的山
從腳下的山
到額頭的山
從萬木蔥蘢
到白雪皚皚
在山上游擊、伏擊、阻擊、狙擊、攻擊、反擊、
射擊、
拳擊、追擊、還擊、炮擊、夾擊、截?fù)?、進(jìn)擊、
合擊、抨擊、雷擊、痛擊、槍擊、出擊、目擊
最后致命一擊
那時,山上,山下,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到了后來,無論張輝瓚劉輝瓚王輝瓚
都統(tǒng)統(tǒng)在山下被殲
這群人
有了山的加入
這群人
也有了山的性格
這山,有了人的加入
這山,也有了人的性格
這群人,以山為講臺
向著世界和勞苦的大眾演說
這山也舉起了拳頭
在臺下喊出:我要起來!
這是石頭的語言
這樣的語言高亢激昂
這是石頭的語言
這語言撞擊舊的世界
就像鐵砧一樣
山的語言
是鋼的語言
是聳起的脊柱的語言
這群人,領(lǐng)著山站立
這群山,和人聳立
七、水的壯闊
起于一湖水
最終波瀾
最終浩蕩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湖的水
這是移動的水
這是河流
也是大江
它有遠(yuǎn)古歷史的使命
它流著和血管里的血
一樣的旋律
這也是人的河流
正義的河流
這是和江海一樣壯闊的靈魂的集合體
我們知道
它收納過湘江
也接通過烏江
這靈魂的河流,也曾在大渡河駐足
歷史差點(diǎn)在此轉(zhuǎn)彎
這水的壯闊
從南方的珠江、揚(yáng)子江到北方的黃河
淮河
再到松花江
這水的集合體
讓這片土地得到滋養(yǎng)
這里,種子發(fā)芽
這里,成長起新美的圖畫
在有水的地方
高樓在成長
高速路盤旋
一列列的高鐵在把追趕歌唱
在百年的歷程中
多少人在夜深醒來
諦聽著河流的拍擊
多少人在聽懂了河流
不再彷徨
這河流,這水的集合
說著什么?
人們聽懂了這水流的秘密
那就是勇往直前
流向大海的方向
流成歷史鐫刻的詩行
八、時間的重量
什么是百年的滄桑?
那是時間的重量
從出生的上海算起
那是時間的
第一縷曙光
什么是百年的滄桑
我們看一看
南昌城頭槍栓上的星光
井岡黃洋界花朵春天的花香
我們經(jīng)過秋季的雪山
那是冬天的疊加
和殘酷的回光
什么是時間的重量
“四一二”的屠殺
反“圍剿”的失敗
長征路上的圍追堵截
那些吃到胃袋里的草與皮帶
那些哭聲
那些白骨
這些都為時間增加了分量
這重量
也使這群人的使命
增添了重量
打擊他們的力量
就是他們獲得的力量
我們說,時間是新生
時間是死亡
時間是一把鋒利刀刃
把一切都刻在時間上
比如:忠誠、背叛、逃逸
比如:熱血、赤誠、膽量
時間使弱小的只有幾十個人
的這群人
成了天下第一大的黨
時間剔去了污穢
時間也保留了昂揚(yáng)
你想觸摸
這百年的時間
可以去上海的一大會場
廣州的農(nóng)民運(yùn)動講習(xí)所
還有八百里的巍巍的井岡
去遵義
去陜北的窯洞
還可以去北京
去親手觸摸一下紀(jì)念碑
那上面的雕像
可以去小崗村
去深圳,去浦東
去港珠澳大橋,在那上面聽聽
伶仃洋的海浪
啊
時間啊
可以把舊的王朝埋葬
時間,可以把新生的共和國
推出一輪朝陽
時間,是什么?
時間是百年一瞬
斗爭的步伐,永遠(yuǎn)在路上
什么是時間
時間,就是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百年,就是歷史長河的
一點(diǎn)閃光……
九、回望
站在百年的時間節(jié)點(diǎn)
回望歷史的滄桑
歷史在這里停留
我們
怎能不把歷史打量
這是一個高歌的時代
但回望,卻仍記得
當(dāng)初的稚嫩,初心的精誠
剛剛起步的踉蹌
百年,我們回望昨天的足跡
但我們看到
百年的足跡
早已成了永恒
成了豐碑
矗立在歷史的記憶之上
歷史的紀(jì)念碑
不是花崗巖的骨骼
是靈魂的立方
它和人民親近
它是站立的河流、山岡
也是聳起的脊梁
百年的滄桑
是歷史,在新的時間點(diǎn)
剛剛重新開始的起航
阿華的詩
出瑞金記
一、瑞金
掃去時間里的塵和影
每一扇門后,都是熟悉的場景
——葉坪的千里古樟,依舊
枝繁葉茂
——沙洲壩的紅軍井,依舊
碧波蕩漾
所有的樹木都向光而生,花影之下
仿佛有人剛起身離開
那時,會議室的燈光忽明忽暗
外面的雨水
給這個暮色平添了幾分莊嚴(yán)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
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帶著一個
民族新的希望
像炭里包藏著火焰的力量
……一部老電影里,風(fēng)聲追著
風(fēng)聲,在田野里奔跑
匆匆行駛的人們,奔波著
各自的前程
創(chuàng)新和守舊,理想和道德
但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切都
剛剛好
——“滴水可成海,星火自燎原”
二、血戰(zhàn)湘江
飛機(jī)從頭頂呼嘯而過
扔下的炸彈,激起了一團(tuán)團(tuán)水花
有人在岸邊,留下了一條腿
有人軍裝里的家書
已被血漬浸透,看不清內(nèi)容
他在戰(zhàn)壕里,看飛機(jī)橫沖直撞
焦慮的情緒,就像左沖右突的螞蟻
星光流動,他將飛旋的子彈
濺射出灼人的火星
……多少年過去了,如今
他坐在江邊上
用一碟花生,用一碗老酒
來祭奠當(dāng)年死去兄弟的遺骨
這是多少次了?他在這里
和兄弟們說話
為什么每一次,他都淚流滿面?
柞樹沒有一層一層的花蕾,野草沒有
一圈一圈的年輪
他撫摸著松樹密密匝匝的疤痕
心里藏著悲慟
“江水到達(dá)的地方,是不是
最后的故鄉(xiāng)?
那里,能不能見到我的兄弟?”
江水沒有回答,卻咆哮著遠(yuǎn)去
像當(dāng)年他在江邊
射出的一顆顆復(fù)仇的子彈
——緊張,密集,每顆都帶著呼嘯
三、遵義會議
那時他們都還年輕,不會在
星期天的早晨,匆匆地奔向教堂
也不會把懺悔和祈禱,看作是
海上剛剛?cè)计鸬南脊?/p>
那時他們都還年輕,只與志同道合者
談黎明與曙光,談孤獨(dú)和信仰
他們討論,爭吵,各抒己見
所謂的野心,就是要將烏云變白
“每一次死去,就是一次新生
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的太陽
它為我們而升……”
他們討論,爭吵,各抒己見
所有的理想,都是為了保住家園
“紅色的血液開始沸騰,那是
太陽的顏色,照亮了黑夜的心”
……久違了的是一場鐘聲,溯源而上
我們總會找到最初的地址
后來,我們曾無數(shù)次路過那里
——遵義老城子路96號
看到高墻垂門,巍巍峨峨
后來,我們曾無數(shù)次路過那里
看到年輕的柿子樹,枝葉婆娑茂密
看到熱情的鈴蘭,輕輕推開了那扇門
四、四渡赤水
……嘩嘩流水的聲音,蓋過了
草地上風(fēng)吹落葉的聲音
在川滇黔,一隊行軍的隊伍
四次渡過赤水,迂回中說出一條河流
的多義性
“這樣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了很多次
雖然危險,但也讓人熱血澎湃”
“沒有一滴水,是自己愿意
破碎的……”
光線明暗,波瀾起伏
水流深處,有多少事物還能
保持原來的風(fēng)度?
關(guān)于四次渡過赤水,我更愿意借用
美國作家哈里森的話說
“四渡赤水,那是長征史上
最光彩最神奇的篇章……”
五、巧渡金沙江
波濤的聲音來自船舷之外,而船艙內(nèi)
有暗淡的燈光,和低低說話的聲音
“一定要在天亮之前,把浮橋的繩索
割掉一半……”
毀掉堅固的石橋,割斷系舟的繩索
有時候,破壞也是為了重建
那一夜,外面的風(fēng)聲肆虐,樹替
所有的葉子喊疼
那一夜,黑暗把種子留給了黎明
一滴水在疼痛里,分娩出曙光
……多少年后,老兵們又折了回來
借著春風(fēng),重回人間馳騁
盡管命運(yùn)不可更變,但他們還是
樂意成為一個新時代的旁觀者
看江水澎湃,火焰升騰
一切生命都以花的姿態(tài)誕生
六、強(qiáng)渡大渡河
十八名勇士沖上去了
與他們一起沖上去的,還有十八把大刀
十八把機(jī)關(guān)槍,十八顆手榴彈
十八名勇士沖上去了
與他們一起沖上去的,還有耀眼的閃電
還有震耳的雷霆
……炮火和硝煙中,一波野草
貼著地皮倒下了,另有一波野草
又彈了起來
而被炮火擊中的士兵,落入了
大渡河中,卻再也不能
用新鮮的生命,重新回到岸上
被炮火擊中的礁石,也在黑暗中
帶著灼燒的痕跡,像明明暗暗的火光
一直在遠(yuǎn)處閃爍
此后,在大渡河邊
那些落入水中的士兵,成為懷抱著
花朵沉睡的星星
七、飛奪瀘定橋
隔著大渡河,兩支隊伍像兩條火龍
不停地奔跑
風(fēng)云在遠(yuǎn)處突變,波浪在近處破碎
知風(fēng)草小小的葉子,也帶著焦慮的心跳
……一顆顆炸彈,在身邊悄然落下
一支火把消失的時候,瀘定橋輕晃了幾下
沖天的硝煙之上,一些人倒下了
又有一些人搖晃著向前沖去
當(dāng)G弦上的休止符,停在
有陰影的水面,一場血腥的戰(zhàn)斗
已經(jīng)結(jié)束
槍聲密集時,一只鷺鷥鳴叫著
俯身沖向水面
它試圖要從江水里,找到一個
又一個消失的靈魂
八、爬雪山
除了與時間賽跑,不停地趕路
我們還能做什么?
說到底,我們誰也不清楚
前途和命運(yùn)到底是什么
有時我們也會經(jīng)常問自己:
“這一條條向西向北的路
我們究竟還要走多久?”
“白雪和大地,呈現(xiàn)的只是
孤單的背影,美的圖案?”
……在一個槍聲四起的年代
我們依舊需要在體內(nèi),安放一座寺廟
供奉一份希望
我們都是小人物,愿意為未知的明天
耗費(fèi)更多的熱血和青春
關(guān)于雪山,我更熱愛這樣的歌唱
“雪皚皚,夜茫茫,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群山彎弓,江河搭箭
我們繼續(xù)向前,看風(fēng)像把偃月刀
肆孽地劈開雪中的鹽粒
九、懋功會師
夏天的歌唱,是從枝頭開始的
一片開花的小葉槐
就是這個季節(jié)枝繁葉茂的一部分
在花朵與露水之間,在瓜果
與蟲鳴之間
一滴雨水滋潤了久旱的大地
它讓我們在蓓蕾中看到了希望
在火苗中看到了燃燒
從瑞金到遵義,從雪山到草地
從大渡河到金沙江
回憶像旋轉(zhuǎn)的馬燈,光影斑駁中
總有什么在敲擊我的小心臟
“……種子埋在地下,像閃電
等在云中”
此刻在懋功,落日緩慢地
沉入山林,所有的星辰都開始閃爍
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把明亮的銀勺
照著人間的未來和前程
十、過草地
他們幾個攙扶著走到這里,就走不動了
坐在草地上,只想喘口氣
圍著柴火,一個說:“為什么看到了篝火
我還是會覺得冷?”
另一個低下頭去,聲音里有氣無力:
“好像有什么東西,在咬我的胃”
最老的那個說:“沒有了野菜和草根
就吃我草鞋上的皮襻吧”
只有炊事班長沒有說話,他在黑暗中
用縫衣針,彎成一條金色的魚鉤
……小雨一直在下,遠(yuǎn)處暮色成堆
他們攙扶著繼續(xù)走路
一根馬骨,孤零零地留在路上
它的硬,它的白
觸目驚心!
十一、激戰(zhàn)臘子口
……車轔轔,馬蕭蕭
飛馳的子彈,帶著亢奮的金屬聲線
從身邊穿過
倒下的馬匹堆滿了溝壑,側(cè)翻的戰(zhàn)車
銹成了一堆亂鐵
日子當(dāng)然是又澀又苦:藤條和荊棘布滿了
狹窄的山路,融化的雪水打濕了
褲腿和鞋幫
“等我打敗了敵人,就回家看你們”
他把這一句話留給親人,也用這句話
為自己鼓勁
擬定的線路圖上,總有一條路
會通往故土
他比誰都清楚,逃避就是貪生
所以他只能
向有光的地方?jīng)_去,以死抵達(dá)生
一條路向南,一條路向西
除了與死神賽跑,他沒有更多的選擇
十二、大會師
用彩筆畫出時間的簡譜
在明暗,深淺,和留白里
繪下血火硝煙的艱苦征程
“……每一片葉子,都是
一座無字的豐碑”
秋天里的會師,是終結(jié)
也是開始
是流逝,也是重逢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我好像
又一次聽到了
葉與葉在擊掌輕歌
還是讓我做個饒舌的歌手吧
替流逝的時間
說出當(dāng)年山林里回響的錚錚誓言
“我愿意是你不斷充實(shí)的
血液中,那鮮紅的一部分”
流星滿天飛逝,像經(jīng)歷了
一遍又一遍的輪回:
——祁連山側(cè),渭河之畔
像當(dāng)年一樣
又綻出了群群彩鴿的鳴唱
十三、延安
我們曾經(jīng)重走長征路,在金沙江畔
看到渾圓的落日
我們也曾去過延安,看到棗園的燈光
和楊家?guī)X革命舊址
看到共產(chǎn)黨人的血?dú)庵校[藏的方剛
那時,我們都還年輕
贊美集于內(nèi)心,卻無法表達(dá)
只能指著遠(yuǎn)方的美景
一遍又一遍地說:
看啊,祖國的山河!
看啊,壯麗的風(fēng)景!
我們并不清楚,那么多年過去了
槍聲和炮火已經(jīng)停歇
為什么金沙江畔的江水
還在不停地追逐和拍打
為什么楊家?guī)X的夕陽
還在不停地燃燒
……明月升起,并不意味著
一天的終結(jié)
我們在返回的途中,陷入了沉思
星光沉睡,草木安眠
只有流水,帶著歷史的腳步
還在永不停歇地向前
(尾聲)
現(xiàn)在,祖國正編織著一幅幅
日新月異的彩卷
從百廢待興,到高樓大廈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
從長江三峽,到中國航母
從萬象星辰,到參天北斗
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都在用創(chuàng)新
與拼搏,繼續(xù)托起強(qiáng)國的使命
夢想的天空依舊蔚藍(lán)
追夢的腳步依舊鏗鏘
今天,我們記住的名詞
依舊是:
忠誠,熱血,和擔(dān)當(dāng)
“我將無我,不負(fù)人民”
站在新的起點(diǎn),共產(chǎn)黨人再一次
奏響時代的最強(qiáng)音
新章伊始,華麗再續(xù)
共產(chǎn)黨人將用澎湃的熱血,繼續(xù)書寫榮光
洪孟春的詩
通道轉(zhuǎn)兵
1.通道
向北,還是向西
是個攸關(guān)生死的問題
關(guān)鍵少數(shù)的七個人圍桌而坐
深入討論
必須形成決議
坐在角上的人最后發(fā)言
他語氣鏗鏘
每句話都如石頭擲地
表決時
四人贊成
一人猶豫不決
唯一的外國人面紅耳赤
拂袖而起
于是,一個座位空出來
成為轉(zhuǎn)兵的通道
三萬多紅軍將士重整旗鼓
一路向西
抵達(dá)貴州遵義
敵人布置在湘西的大口袋
一無所獲
只好裝下某人
來自南京的懊惱的罵聲
——娘希匹!
2.舂米送紅軍
一撥一撥的紅軍
只能算是途經(jīng)梁甫耀家門的過客
他卻用自家的稻谷
為紅軍舂米
而且不收一分錢
五姑嫂,五晝夜
揮灑的汗珠
如同篩子里密密麻麻的米粒
我相信梁甫耀的眼光
如同他相信自己的直覺
仔細(xì)看看吧
戰(zhàn)士們腳上的草鞋
手上的繭
衣褲上的補(bǔ)丁
以及眼神里閃爍的麥芒一樣的光芒
這分明是咱窮人的子弟
梁甫耀世代務(wù)農(nóng)
關(guān)于應(yīng)對人與饑餓的戰(zhàn)爭
他胸有成竹——
一顆子彈
肯定打不贏一粒米
3.向?qū)?/p>
即使認(rèn)準(zhǔn)了目標(biāo)和方向
也難免多走一些彎路
多歷一些坎坷
多流一些汗水和淚
比如紅軍
在1934年12月的某一天深夜
在通道縣的層巒疊嶂間
繞圈圈
山民楊再能仔細(xì)掂量之后
自告奮勇
為這支衣衫襤褸
卻秋毫無犯的隊伍
帶路
他搶過一名戰(zhàn)士肩上的重?fù)?dān)
挑起來
摸索在夜色的最前沿
從芋頭村到黃門沖
早已雞鳴三遍
越走越遠(yuǎn)的
是山與山之間的羊腸小道
越走越近的
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臨別時
紅軍首長送給楊再能一盞馬燈
珍藏十五年之后
他終于明白
馬燈的馬
原來就是馬克思的馬
4.兩只籮筐
綻放在膝蓋上的血花
一天天凋謝
結(jié)出的果
像一枚紫色的秋茄
傷終于治好了
邱顯達(dá)無以為報
只能拾起生疏多年的手藝
揮刀走篾
給恩人編織兩只大籮筐
臨走時
又磕了三個響頭——
紅軍一定會勝利的!
我還會回來的!
后來,紅軍真的勝利了
邱顯達(dá)卻一直沒回來
如今,在通道轉(zhuǎn)兵紀(jì)念館里
陳列著那兩只籮筐
籮筐里,陳列著
1934年12月以來的所有時光
錢萬成的詩
我看見他們的靈魂在山野里游蕩
作為唯物主義者
我不相信這個世界存在鬼魂
來到井岡山我否定了自己
我看見它們就在山野里游蕩
他們是一群先知先覺者
他們最先感知這個世界的不公
他們不忍病弱的民族任外來者欺辱
不忍戰(zhàn)火紛飛焚燒自己的家園
他們是永遠(yuǎn)的戰(zhàn)士
手握大刀長矛鐮刀斧頭
還有從敵人手里奪來的長槍
跟隨毛澤東
從茶陵、永新、興國來到這里
他們向封建體制宣戰(zhàn)
他們向反動軍閥宣戰(zhàn)
他們向財富和土地的霸取者宣戰(zhàn)
他們要還世界公道
讓百姓重享溫飽和太平
他們在鮮血中躺下了
那些樹木竹子和野草站起來
那就是他們的魂魄
仍堅守在黃洋界、桐木嶺、八面山
革命成功了,活下來的戰(zhàn)友成了英雄
他們沒留下名字 他們被稱為烈士
他們的軀體埋進(jìn)泥土 靈魂住進(jìn)墓碑
我是第二次來到這里
再次證實(shí)他們靈魂的存在
在烈士陵園 在戰(zhàn)場舊址
沒有人敢大聲喧嘩
一桿老槍
在瑞金的蘇維埃紀(jì)念館
墻上掛著一桿老槍
槍管銹跡斑斑
槍托已經(jīng)脫落
估計再無人能把它弄響
它最早屬于獵戶
后來屬于土匪
再后來屬于游擊隊
它打過野獸打過土豪
還打過工農(nóng)紅軍
它的主人們都已經(jīng)走進(jìn)歷史
有的變成一把泥土
有的被稱為壞人
有的成了共和國的功臣
它是長岡鄉(xiāng)一位農(nóng)民
從田地里挖出來的
掛在這里接受禮拜
比起那些還埋在土里的老槍
它顯然多了幾分幸運(yùn)
重走朱毛挑糧路
從黃洋界哨口下去
這條路一直通到山外
通到寧岡縣城
只有那里才有足夠的糧食
供紅軍過冬
今天再次來到這里
真希望沿它能走回歷史
并在轉(zhuǎn)彎處遇見那兩位世紀(jì)偉人
朱德、毛澤東
據(jù)說,他們
經(jīng)常在那棵老荷樹下歇腳
抽煙、喝水,談玄論道
有時還和戰(zhàn)士們開開玩笑
那里能望到山下
望到山外 望到遠(yuǎn)處的炊煙
領(lǐng)袖說他能看得更遠(yuǎn)
看到江西看到全中國看到未來
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誕生
我還想摸摸他們的扁擔(dān)
也是井岡山的竹子做的嗎
為什么那么柔軟
竟能挑起
那么重的使命
茅坪八角樓
那兩個人走了
在一個沒星光的夜晚
悄悄地爬下樓梯
穿過風(fēng)雨穿過硝煙炮火
走進(jìn)歷史走進(jìn)用白骨和鮮花
裝點(diǎn)的天堂
那兩頂草帽還在
還是那間小屋的風(fēng)景
那張窄小的雙人床還在
還有那床被子
依然留著他們的體味和體溫
還有一把椅子
一張桌子 一方硯臺
一支毛筆 一盞油燈
這是他們的全部家當(dāng)
走得匆忙無法帶走
他們走了
留下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留下一部著作一條真理
井岡山的斗爭
農(nóng)村包圍城市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
留下的還有兩張照片
貼在閣樓的墻上
一個英俊的先生
一個漂亮的女子
男人叫毛澤東
女子叫賀子珍
沙洲壩
自來水進(jìn)村以后
這口老井就沒人再來打水
幸虧它名滿天下
被派上了水不能替代的用場
人們按照教科書的
指引,來到這里
聽當(dāng)年挖井的故事
體會領(lǐng)袖對人民
那一片赤誠之心
有人端著勺子擺拍
有人真的把水喝下
手機(jī)基本代替了相機(jī)
拍下的每張臉都笑得很甜
我的脾胃不好
沒有喝冷水的習(xí)慣
我想看看水在井中的情態(tài)
依然清澈
水底有很多參觀者留下的硬幣
井后那塊木制的牌子還在
上面寫著
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謝領(lǐng)袖毛澤東
留在蘇區(qū)的腳印
從井岡山到云石山
從茨坪到茅坪
毛主席住過的地方
就像他穿破的草鞋
隨處可見
一室一床
一桌一凳
再無長物
紅色政權(quán)在他的包袱里
隨時準(zhǔn)備出發(fā)
開會多在祠堂
讀書多在樹下
那些被他坐熱了的石頭
留下了許多佳話
那些房子為他遮風(fēng)擋雨
他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出生入死
來到大井忽然覺得
那些房子不該叫作故居,是戰(zhàn)火中
他留在蘇區(qū)的腳印
包文平的詩
在紅軍紀(jì)念館
在紅軍紀(jì)念館,我必須保持內(nèi)心的敬仰與感動
必須雙手捧上鮮花,鞠躬,再鞠躬……
走進(jìn)這里,就是走進(jìn)了歷史深處
一張舊照片,一個水壺甚至一顆
沒有完成上膛的子彈,都深深地觸動我的靈魂
多少年前,硝煙彌漫,槍聲奪命
一支紅色的隊伍,正在用信念支撐的腳步
丈量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此刻,他們安靜地頭枕中華大地睡去
在每一個夜晚,都會夢見號角聲聲,槍聲陣陣
在每一個黎明,都會看到日出東方,朝霞緋紅
就這樣一支隊伍,把英雄的鮮血
拋灑在祖國大地上,將鐮刀錘頭的誓言
鍍亮。
在紅軍紀(jì)念館,我胸膛的熱血沸騰
一時間,仿佛自己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此刻:
正舉起正義的槍支,向那群草菅人命的屠夫
瞄準(zhǔn)——
黨旗下的誓言
當(dāng)我右手緊握的拳頭舉過肩膀
當(dāng)我又一次喊出這熟悉而又鏗鏘的誓言
像一滴水,匯入江海的波濤洶涌的洪流
像一滴血,奔走在祖國殷紅火熱的脈搏中時
我驕傲,我是共產(chǎn)黨員!
一百年風(fēng)雨如晦,一百年歲月滄桑
一百年前,一盞明燈沖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
給沉睡的中國大地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翻開九十九年的歷史畫卷你依稀能夠看到:
鮮紅的黨旗穿過雪山草地的霏霏雨雪
穿過井岡太行的深山密林
穿過抗日戰(zhàn)爭的硝煙與戰(zhàn)火
穿過瓦窯堡,延安窯洞,寶塔山……
照亮中國大地
2013年5月25日。當(dāng)我舉起右拳
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yán)宣誓,成為他們中的一個
像一粒沙,凝聚成塔
像一滴水,匯流成河
我知道:雖然我只是千千萬萬中普通的一個
我也要用誓言錚錚的信仰和熱血
鑄就鐮刀和錘頭圖案黃金的骨骼
胡松夏的詩
紅·啟航
在黎明
那些紅色的光匯聚成海
成為天空中最鏗鏘的色彩
紅得激情澎湃
紅得熱血沸騰
紅得舍生忘死
紅得驚世駭俗
黑夜尚未褪去
大地上爐火彤紅
必須接受最劇烈的鍛造
淬火之后,鋼鐵重新聚合
化為鐮刀,或者變成鐵錘
莊稼正在拔節(jié)
雷電隱藏在遠(yuǎn)方
風(fēng)暴注定成為超越死亡的風(fēng)景
從七月的南湖開始
一顆紅色的五星橫空出世
刺破漫長的黑夜
要相信那些錚錚的誓言
高過了所有的血肉之軀
呼嘯的子彈、青銅的號角和飄揚(yáng)的旗幟
季節(jié)棱角分明
每一個流動的線條
都在引領(lǐng)歷史的航向
宣言
勇往直前
逼退黑暗之后
紅船一路劈波斬浪
將歷史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拋在身后
在新時代的陽光下
續(xù)寫盛世的宣言
擼起袖子
在一張藍(lán)圖上指點(diǎn)江山
重新勾勒嶄新的世界
擺脫貧困
一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zhàn)役
在共和國的大地上打響
精準(zhǔn)施策
最科學(xué)的指揮
終于
所有的難關(guān)被一舉攻克
勝利的旗幟
插上最高的陣地
天空下
春暖花開
“絕對貧困”沉淀為歷史的描述
每一張臉龐上都盛開燦爛的笑容
拯救
其實(shí)沒有硝煙
但這卻是一場異常艱難的戰(zhàn)役
無數(shù)的謎團(tuán)與驚險
藏匿在生活之中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令人措手不及
病毒肆虐
白衣勇士們將生死置外
在春天的天空下請纓
“逆行疫區(qū)”被演繹成
最悲壯的經(jīng)典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血脈深深相連
內(nèi)心的自信來源于厚重的土地
拯救,拯救
硝煙之外
“統(tǒng)攬全局,果斷決策”升華為決勝的勇氣
仰望
與歷史對話
要廓清路途中的迷霧與塵埃
沿著青銅的脈絡(luò)回望一個民族的長河
每一朵激情的浪花
都蘊(yùn)藏著引領(lǐng)世界的經(jīng)典
在繼往開來的歲月中
文化、道路、理論、制度必須占據(jù)信仰的高地
猶如高懸的北斗
時刻釋放著哲理的光芒
使每一人都能夠收獲源于血脈的
自信與溫暖
蔑視所有的敵人
以快過閃電的速度
出發(fā),或者戰(zhàn)斗
讓鐮刀和鐵錘
在七月的蒼穹下
成為人類永恒的仰望
責(zé)編:鄭小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