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張子榮,楊力偉,王世銀,劉曉娜,張 力,王忠山
(1.新疆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yī)工作總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在我國俗稱“藍耳病”,臨床上以母豬繁殖障礙與生長豬呼吸道疾病、生長遲緩以及死亡率增加為主要特征[1]。PRRSV包括基因1型(歐洲型)和基因2型(美洲型)2個基因型,我國目前檢測到的流行毒株主要為基因2型[2-3]。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V)是一種突變能力很強的RNA病毒,這給該病的防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4]。
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暴發(fā)PRRS疫情。2007年我國將PRRS列入強制免疫計劃。近年來,通過PRRSV疫苗的持續(xù)免疫以及豬場防疫意識、生物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PRRS在我國的大規(guī)模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PRRSV流行毒株復雜,而目前使用的PRRSV滅活苗和減毒活疫苗(MLV)產生的抗體對不同毒株的交叉保護效果不佳,免疫豬場PRRSV不定期活躍并表現(xiàn)臨床癥狀的情況仍普遍存在[5-6],加之人們對PRRSV MLV毒株回復突變和毒力返強,以及疫苗毒株與豬群中流行的野毒重組產生新毒株的擔憂[7],實際生產中對是否免疫PRRSV疫苗仍存在爭論。另外,免疫豬群和自然感染豬群體內PRRSV抗體水平與豬群中PRRSV的感染狀態(tài)具有怎樣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豬群PRRSV抗體水平的監(jiān)測提前預判PRRSV的活躍狀態(tài),進而采取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生產中亦有不同的說法,這對我國PRRS的整體或者區(qū)域防控非常不利。
鑒于此,本研究在新疆北疆地區(qū)選擇了PRRSV感染情況和防控策略不同的3個規(guī)?;i場,對豬群中PRRSV感染和抗體消長情況進行了為期2年的監(jiān)測,并結合豬群整體生產性能及病毒血癥的發(fā)生比例分析了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性,旨在為實際生產中PRRSV的科學防控提供依據。
1.1 主要試劑PRRSV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為IDEXX公司(美國)生產的PRRS X3抗體檢測試劑盒;柱式RNA核酸提取試劑盒為AXYGEN公司產品;Taq DNA聚合酶,dNTP Mix,AMV反轉錄酶,RNase抑制劑,pMD18-T質粒均購自TaKaRa公司;瓊脂糖凝膠回收試劑盒為OMEGA公司產品;感受態(tài)DH5α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2 主要儀器酶標儀、洗板機及普通PCR儀均購自BIO-RAD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儀購自Roche公司;冷凍高速離心機購自Thermofisher公司。
1.3 豬場選擇在新疆北疆地區(qū)選擇3個規(guī)?;i場,均采用單點式養(yǎng)殖模式,具有較為完備的生物安全體系。3個豬場PRRSV感染情況和防控策略如下:
A場免疫PRRSV MLV(TJM-F92株),各階段豬群生產性能穩(wěn)定,未表現(xiàn)PRRS臨床癥狀。免疫程序:種豬每年普免3次,商品豬14日齡首免,1個月后加強免疫1次。
B場2018年前未免疫PRRSV疫苗,3.0%~5.0%的母豬流產或產死胎、木乃伊胎,保育階段成活率80.0%~85.0%,主要表現(xiàn)為厭食、呼吸困難、精神沉郁、毛發(fā)粗亂等癥狀,最終逐漸消瘦死亡。自2018年4月起開始免疫PRRSV MLV(TJM-F92株),至2018年10月各階段豬群生產性能逐漸穩(wěn)定至較高水平,僅有個別豬表現(xiàn)PRRS臨床癥狀。免疫程序:2018年種豬每年普免4次,商品豬7日齡首免,3周后加強免疫1次;2019年后調整為種豬每年普免3次,商品豬14日齡首免,1個月后加強免疫1次。
C場2018年前為PRRSV陰性場,2018年3月保育階段首先暴發(fā)PRRS并很快波及母豬群,20.0%~30.0%的母豬流產,保育階段豬表現(xiàn)典型的PRRS癥狀,成活率僅為65.0%~70.0%。豬場通過拌料結合肌注抗菌類藥物控制細菌繼發(fā)感染,同時加強飼養(yǎng)管理,落實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使豬群完成自然感染,至2018年11月豬群生產性能基本恢復穩(wěn)定,僅保育及育肥階段偶有輕微的PRRS臨床癥狀。
1.4 樣品采集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述3個豬場每隔3個月采集血樣進行PRRSV抗體和抗原檢測。血樣通過前腔靜脈采集,分離血清進行PRRSV抗體監(jiān)測,采樣方案為公豬全部采集,后備母豬、妊娠中期母豬和哺乳母豬按照群體數(shù)量的10.0%隨機采樣,哺乳仔豬(約10日齡)、保育豬(約40和60日齡)和生長育肥豬(約80日齡)每個單元每次隨機采集50頭份血樣(表1)??贵w陽性血樣混樣(5個血樣混合為1個樣品)使用qRT-PCR檢測PRRSV,以評估檢測豬群表現(xiàn)病毒血癥的情況。另外,每批抗體陽性血樣按照S/P值為0.4~2.5,2.6~3.0以及>3.1共3個等級分別選擇20份血樣使用qRT-PCR檢測PRRSV抗原以評估不同S/P值個體發(fā)生病毒血癥的比例。
表1 調查豬場血樣采集數(shù)量 份
1.5 PRRSV抗體及抗原檢測參照IDEXX PRRSV X3 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操作說明測定血清中PRRSV抗體并計算S/P值,結果判定標準:抗體S/P<0.4為陰性,S/P≥0.4為陽性。
血清中PRRSV抗原檢測采用本實驗室建立的PRRSV qRT-PCR檢測體系完成。引物以PRRSV ORF5基因序列(NC_001961)為參考序列,使用Oligo 6.0軟件設計,并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qRT-PCR引物信息見表2。參照試劑盒說明提取血清中的病毒RNA,然后反轉錄為cDNA。qRT-PCR檢測采用20.0 μL擴增體系:10×Buffer 2.0 μL,2.5 mmol/L dNTP Mix 2.0 μL,Taq DNA聚合酶0.2 μL,引物PRRSV-qP(10 μmol/L)各0.5 μL,探針(10 μmol/L)0.5 μL,cDNA 1.0 μL,ddH2O補足至20.0 μL。擴增程序:95℃預變性30 s;95℃ 10 s,60℃ 20 s,72℃ 20 s,40個循環(huán)。qRT-PCR反應在Roche LC96上完成。
表2 PRRSV ORF5測序引物及qRT-PCR引物
1.6 PRRSV ORF5基因克隆及測序分別從B和C場隨機選擇2018年3月和2019年3月PRRSV抗原陽性血清中各10份進行PRRSV ORF5基因克隆測序,以確定其感染毒株。以病毒cDNA為模板,使用克隆引物PRRSV-P(表2)擴增PRRSV ORF5基因。采用50.0 μL擴增體系:10×Buffer 5 μL,2.5 mmol/L dNTP Mix 4.0 μL,Taq DNA聚合酶0.5 μL,引物PRRSV-P(10 μmol/L)各1.0 μL,cDNA 2.0 μL,ddH2O補足至50.0 μL。擴增程序:95℃預變性30 s;95℃ 10 s,58℃ 30 s,72℃ 1 min,共計40個循環(huán);72℃延伸5 min。PCR產物切膠回收,連接T載體后轉化感受態(tài)大腸桿菌DH5α,PCR鑒定陽性菌落送英濰捷基(上海)貿易有限公司進行雙向測序。
1.7 PRRSV ORF5基因序列比對及遺傳進化分析檢索GenBank數(shù)據庫,以國內PRRSV主要流行毒株ORF5基因序列作為參考序列(表3),使用DNAStar軟件的Clustal W算法比對本研究獲得ORF5基因序列和參考序列的同源性,以確定豬場感染的毒株,并使用Mega 6.0繪制進化樹。
表3 序列比對參考毒株信息
2.1 調查豬場PRRSV抗體檢測結果從表4數(shù)據可以看出,A場通過持續(xù)免疫PRRSV MLV,豬群各個階段PRRSV抗體檢測數(shù)據均表現(xiàn)良好,在2年的監(jiān)測期間,種公豬抗體陽性率100.0%,后備母豬、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抗體陽性率亦保持在95.0% 以上,且后備母豬2018年3月抗體離散度為42.0%以外,其他階段均低于40.0%,種公豬群抗體離散度甚至可控制在20.0%左右,且全期未檢測到抗體S/P≥2.5的樣本,種豬群PRRSV抗體S/P值穩(wěn)定在1.8~2.3。商品豬群在2次藍耳疫苗免疫后抗體陽性率亦可達到85.0%以上,抗體離散度達到50.0%以下,抗體S/P值穩(wěn)定在1.8~2.1。上述檢測結果與該場豬群良好的健康狀況及生產性能相一致。
從表5數(shù)據可以看出,B場在2018年4月份免疫PRRSV MLV前豬群PRRSV抗體各項指標均不理想,種豬群抗體陽性率為60.0%~78.0%,抗體離散度99.0%~115.0%,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為10.0%~30.0%。商品豬群PRRSV抗體各項指標亦很差,80日齡仔豬階段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高達73.0%。上述檢測數(shù)據與該場當時豬群生產性能低下,PRRS臨床癥狀明顯等實際情況相符。
表5 B場PRRSV抗體檢測結果 %
2018年4月份免疫疫苗后至2018年6月份,豬群PRRSV抗體各項指標逐漸出現(xiàn)好轉,至2018年12月份種豬群抗體陽性率90.0%以上,抗體離散度50.0%以下,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低于5.0%,抗體S/P值平均值為0.9~1.2。商品豬群各項指標改善的相對較慢,至2019年3月基本達到較理想的水平,抗體離散度小于50%,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低于5.0%,抗體S/P值平均值為0.8~1.1。在2018年10月份,豬群生產性能和PRRS臨床癥狀已有明顯改善,至2019年3月豬場各項生產指標均達到較高水平。
從表6的數(shù)據可以看出,C場自2018年3月份暴發(fā)PRRS后豬群抗體迅速轉陽,陽性率高達90.0% 以上,至2018年6月種豬群抗體陽性率95.0% 以上,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為8.0%~13.0%,抗體S/P值平均值為1.6~2.0,商品豬60日齡仔豬群中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高達41.0%。這與該場同期母豬大量流產,仔豬死亡率高等臨床表現(xiàn)相一致。至2018年12月份豬群基本完成了自然感染,PRRSV抗體各項指標得到根本改善,種豬群中抗體S/P≥2.5的樣本比例控制在5.0% 以下,至2019年3月以后種豬群中再未檢測到抗體S/P≥2.5的個體,豬群抗體S/P值穩(wěn)定在1.2以下,且種豬群抗體在逐漸轉陰,至2019年12月份種豬群PRRSV抗體陽性率已降至31.0%~41.0%,平均S/P值在0.4~0.8,種豬生產性能亦恢復正常。但該場保育后期PRRSV抗體又重新轉陽,說明豬群又重新感染了PRRSV。
表6 C場PRRSV抗體檢測結果 %
2.2 調查豬場PRRSV抗原檢測結果從表7數(shù)據可以看出,A場檢測期間所有血清樣本中均未檢出PRRSV抗原;B場種豬群2018年4次檢測中分別在8.3%,5.1%,6.6%和2.1%的血清樣本中檢測到了PRRSV,但陽性率在逐步下降,至2019年除了6月份檢測到0.5%的陽性樣本以外,其余3次均未檢測到PRRSV;商品豬群血清樣本中PRRSV的檢出率亦在持續(xù)降低,至2019年9月以后已全部轉陰。C場種豬群2018年4次檢測中,分別在11.5%,9.3%,4.3%和5.1%的血清樣本中檢測到了PRRSV,陽性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至2019年4次檢測種豬群中再未檢出陽性個體;商品豬群在2年的監(jiān)測期中始終可以檢測到PRRSV陽性樣本,說明PRRSV仍在商品豬群中循環(huán)。
表7 調查豬場PRRSV抗原陽性率檢測結果 %
2.3 調查豬場不同PRRSV 抗體S/P值陽性血清的抗原陽性率由表8數(shù)據可以看出,B和C場PRRSV抗體S/P值在0.4~2.5的血清樣本,使用qRT-PCR均未檢測到PRRSV抗原,提示抗體S/P值在此范圍的豬未發(fā)生病毒血癥;S/P值在2.6~3.0的血清樣本,分別有15.0%和54.0%檢測到PRRSV抗原,而S/P>3.1的血清樣本,分別有78.0% 和100.0% 檢測到PRRSV抗原,提示免疫豬群中S/P值異常高的個體表現(xiàn)病毒血癥的比例亦迅速增高,而非免疫豬群中S/P>3.1的個體100.0%表現(xiàn)病毒血癥。
表8 不同PRRSV 抗體S/P值陽性血清抗原陽性率
2.4 調查豬場PRRSV ORF5基因克隆及測序40份血清均通過PCR擴增獲得大小為754 bp的條帶(圖1),擴增片段符合預期大小。PCR鑒定陽性菌落(圖1)經測序及序列比對發(fā)現(xiàn),B場20個樣品PRRSV ORF5基因測序結果中分別有11和9條序列相同,分別命名為XJ-01和XJ-02;C場20個樣品測序結果均相同,命名為XJ-03。以上結果說明B和C場分別有2和1個流行毒株,且在2年的檢測期內豬場再未感染新的毒株。
M.DL100 DNA Marker;1.陰性對照;2~5.部分血清PCR產物;6~9.部分菌落PCR產物
2.5 調查豬場PRRSV 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將XJ-01、XJ-02和XJ-03共3個毒株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與16個國內流行參考毒株進行序列比對,發(fā)現(xiàn)XJ-01、XJ-02和XJ-03毒株分別與JXA1、CH-1a和JXA1毒株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分別達到99.8%,99.7%,99.8%,XJ-01和XJ-03毒株與JXA1、TJ、WHH4、GD、HuN4和SXHZ01等毒株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也高于99.0%。由于上述毒株均為HP-PRRSV毒株,說明B和C場均有HP-PRRSV毒株感染,同時B場還受PRRSV經典毒株的混合感染(圖2,3)。
圖2 調查豬場PRRSV流行毒株與國內主要毒株ORF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3.1 豬群PRRSV抗體監(jiān)測結果與豬群生產性能的關系目前包括IDEXX PRRS X3在內的PRRSV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檢測到的是PRRSV N蛋白產生的抗體。但是由于N蛋白產生的抗體無中和病毒的作用[8],所以測得的PRRSV抗體水平與其保護力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這給PRRSV抗體檢測結果的分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鑒于以上原因,豬場需要結合本場豬群的生產性能、PRRS臨床表現(xiàn)等,對PRRSV抗體檢測結果進行針對性分析,才能對豬群PRRSV的穩(wěn)定情況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禈迦A等[9]對9個種豬場的檢測數(shù)據表明,具有較好生產成績的豬場,其PRRSV抗體基準線的區(qū)間范圍為抗體S/P值平均值為1.0~2.0,離散度為50.0%~70.0%,呈動態(tài)平穩(wěn)變化。吳靜波等[10]對粵北地區(qū)4個規(guī)?;i場的研究結果表明,豬群生產性能良好的豬場PRRSV抗體陽性率總體應在70.0%~80.0%,抗體S/P值平均值為0.8~1.2,離散度在25.0%左右,S/P值≥2.5的豬只占豬群5.0%以下。本研究中,3個調查豬場PRRSV抗體各項指標亦與豬群生產性能有很好的對應關系。所以,對豬場PRRSV抗體檢測結果進行評價時,除了重視抗體陽性率以外,抗體S/P值平均值、離散度是否處于合理的范圍,以及S/P值≥2.5的樣本數(shù)量的高低是需要重點關注的3個指標。
圖3 調查豬場PRRSV流行毒株與國內主要毒株ORF5基因遺傳進化樹
另外,3個調查豬場同批次血清樣本PRRSV抗原qRT-PCR的檢測結果表明,血清樣本PRRSV抗體S/P值與抗原陽性率高度相關,PRRSV抗體S/P值大于2.5的血清抗原陽性率將迅速升高。吳靜波等[10]的檢測結果亦表明,S/P值為0.4~2.5的豬群病毒血癥的發(fā)生率為7.3%,其中在S/P值為0.8~1.2的豬群病毒血癥的發(fā)生率為0,而73.3%的抗原陽性血清S/P值處于異常范圍(<0.4或>2.5),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通過C場的檢測數(shù)據可以看出,采取自然感染或血清馴化的豬場,待豬群生產性能穩(wěn)定后,PRRSV抗體陽性率、S/P值平均值、以及S/P值≥2.5的樣本數(shù)量應逐步下降,若上述指標持續(xù)保持高水平或者某個階段出現(xiàn)重新升高的情況,則說明存在PRRSV持續(xù)感染或者反復感染的情況。但是隨著豬群中陰性個體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豬場再次暴發(fā)PRRS的風險也會相應上升。周慶華等[11]調查的豬場PRRS暴發(fā)后通過血清馴化使豬群達到PRRSV陽性穩(wěn)定,但該場在保持陽性穩(wěn)定2年后又重新暴發(fā)了PRRS。
3.2 新疆PRRSV流行情況有關新疆PRRSV流行毒株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趙潔雅等[12]從新疆某豬場分離到NADC30-like毒株,范士龍等[13]也從一個存在嚴重母豬繁殖障礙豬場中檢測到了NADC30-like毒株,說明該毒株已在新疆逐步蔓延。本研究通過PRRSV ORF5基因測序證明B和C場存在PRRSV JXA1和CH-1a毒株的感染,未檢測到NADC30-like毒株,但鑒于PRRSV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病毒,各豬場仍應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措施,避免PRRSV新毒株進入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