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啟元(山東)
夜色深沉,霓虹撲朔迷離。孫菲從寫字樓里出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天上飄起了雨。
在這個北方的隆冬季節(jié),迎面吹來的凄風冷雨,使剛剛走出辦公室的孫菲不由地打了一個寒戰(zhàn)。她站在報社的大門口,看著寬闊的街道上一輛輛在風雨中穿梭不停的車輛皺起了眉頭。
孫菲來北京七年了,七年前,她癡迷于文學,不顧父母的反對,選擇輟學北漂。那一天,輔導員讓她寫輟學的原因,她只寫了三個字:“寫小說?!敝螅龓е还尚坌膲阎咎ど狭巳ネ本┑穆烦?,最初在一家出版公司兼職實習編輯,這份工作,讓她漸漸知道,當時讓她羨慕不已的80后作家,只不過是有些出版商看到80后作家在市場上大獲成功,聯(lián)合網(wǎng)絡和其他平面媒體包裝出來的結果。
到北京的第二年,孫菲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煙袋斜街》,書名起的很隨意,因為她住在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是一條商業(yè)古街道,孫菲住在深處一處大雜院里,院門朝東,外頭就是胡同。院子是瘦長的一溜,南北走向,很窄,住人的屋子都靠西,隔著一條步道,東墻下擠滿了高矮參差的廚房和雜物間。
搬家那天也是驚心動魄。因為胡同太窄,貨車開不進去,只能停在胡同口外的大街上,二三百米的距離,背扛肩挎,一趟又一趟搬運物品。
孫菲稱呼房東為馬姐,比她大十歲,馬姐把臨街的房子裝飾了一番,開了一家茶室。馬姐的話題總跟男人有關,甚至一個話題聊到高潮的時候,會不顧周圍的客人,大聲地笑出來。馬姐結過婚,只不過街上的人說,她這張刀子嘴,把丈夫叨叨死了。
不過,孫菲厭惡馬姐這樣口無遮攔的女人。尤其是當進入夜色,茶室打烊后,馬姐總是穿著一身白色蕾絲睡衣,站在茶室的二樓,吸著煙?;蛟S是因為馬姐從不催房租,要不孫菲早就搬走了??蛇@一住,就是七年的時間。七年的四季輪回,讓她從曾經(jīng)的青春懵懂的姑娘變成了憂郁迷茫的都市麗人。當然,她并沒有在偌大的北京城實現(xiàn)自己的文學夢,出版了第一本書后,因為銷售慘淡,無論是出版社還是圖書公司,都沒有勇氣來出版她的第二本書。
但幸運的是,她還從事著與文學有關的工作,在一家報社擔任讀書版的編輯。她每天游走于各大書店和作家活動現(xiàn)場,很多時候,當她看到這些作家光鮮的一面,她會反問自己,為什么成功的不是自己?自己來北京不就是為了當作家嗎?
作家肖濤是孫菲擔任編輯以來,認識的第一位作家。肖濤四十歲了,人長得倒是俊秀。他是一家圖書公司從論壇上挖來的青年作家。第一次見到肖濤,是在肖濤居住的小區(qū),孫菲是為了給肖濤做個專訪,她換了三次地鐵,兩次公交車才到達小區(qū)。當她看到眼前的居民樓的時候,完全驚呆了,破爛不堪,連空氣中都有股酸臭的味道。
這是北京的老城區(qū),街道的墻壁上,還留著沒撕掉的橫幅。在老城區(qū)扎根的,大多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外來戶。謀生的手段,不是賣力氣,就是憑手藝。他們當中,有木匠、泥瓦匠、菜販等不同的行業(yè)。
和所有“漂”在北京城的外來人一樣,孫菲能在人群中一眼把他們辨認出來,他們像是誤入城市的麻雀,有一絲絲戒備,承受難以承受的一切。
微風拂過,陽光穿過飄搖的樹葉,把斑駁投在柏油馬路上。她和肖濤站在街邊看著饅頭房老板慢悠悠地和面。那一次見面,孫菲和肖濤并沒有聊任何與文學有關的話題。
肖濤告訴孫菲,選擇居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是因為肖濤來北京的一年前,他的母親被查出肝癌晚期,才熬了一年,就去世了,這些年攢下的錢也花光了。
當孫菲還沉浸在這個沉重的話題,不知如何開口的時候,突然肖濤嘆口氣說,北京的房價五環(huán)外都上萬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這里把家安下來。
夏日的陽光炙烤著,街面上的灰塵似乎也在蒸騰,肖濤東張西望,一覽無余的夕陽,帶著金色的光暈,緩緩沉入夜色。
而在不遠處,有幾位穿著蕾絲的女人站在街道邊上,抽著煙,目光在來往的人群中,像捕捉獵物一般,來回巡視。就在那一刻,孫菲想起了馬姐。
后來,肖濤憑借版稅如愿在四環(huán)內(nèi)的黃金地段租到了一間高檔公寓。公寓占了小區(qū)整整三個樓面,一切都是嶄新的,360度的落地窗,利落的歐美風設計,亮堂的空間,還有寬敞的讀書區(qū)、健身房。
肖濤搬完家,請孫菲在自己的公寓做客。客廳里,一個茶幾上擺放著一套精致的青瓷茶具。茶幾下,一只皮毛凌亂的狗,無精打采地俯臥著,狗的旁邊,幾盆倒?jié)M茶葉渣的花盆里,窗臺下的幾個啤酒瓶里插著好幾束已經(jīng)凋謝干枯的玫瑰花。
肖濤邊喝酒邊聊起他當初一個人來到了北京,沒有親戚,沒有朋友,只有一張北京地圖和一腔沸騰的熱血。孫菲又何嘗不是呢?讓她更傷心的是,肖濤是第一個在北京請她吃飯的朋友。
酒過三巡,孫菲問肖濤,真是奇怪,一個作家的屋子里竟然沒有幾本書。
肖濤告訴孫菲,放個書架,擺滿書,是給別人看的,這個公寓除了他自己,基本上沒人來。
孫菲已經(jīng)感到醉意,執(zhí)意要回去,肖濤沒有挽留,而是很紳士地幫孫菲叫了出租車,而那一刻,孫菲很想留下來,只要肖濤說一句挽留的話,可惜肖濤從始至終沒有張口。
回到煙袋斜街,孫菲的心里卻開始亂七八糟起來。肖濤溫馨的公寓,讓她內(nèi)心的孤獨和對愛情的渴望開始躁動起來。雖然說,她的事業(yè)呈現(xiàn)一片蔥綠,但愛情世界還是一片荒蕪。
幾天下來,孫菲終于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欲望,她決定約肖濤到自己的住處,一起吃火鍋。
肖濤答應了,但前提是他要寫完出版社的一部小說約稿。
孫菲為了與肖濤見面,逛了好幾家商店,買了好幾身衣服。當然,她也疑問自己是不是瘋了,肖濤要比自己大十幾歲,當初選擇來北京,只是為了當個作家,而不是找個作家當男朋友。
過了一個星期,北京下起了大雪,天氣格外的冷,肖濤去了孫菲的住處,桌子上的火鍋升騰起熱氣。
孫菲穿著一件橘子色的細吊帶衫和一條蜜桃色的超短裙,以一種誘人的造型曲線婀娜地佇立著,她那像涼粉一樣白皙光滑的玉腿下穿著一雙黑色的細帶高跟涼鞋,就連小巧的腳指甲上也跟櫻桃似的泛著紅紅的亮光。
肖濤掃視了孫菲一眼,只說了一句,這屋里挺暖和。
兩人一起吃著火鍋,并沒有說太多話,或許對于肖濤來說,眼前的孫菲,反而讓他感到有些陌生。
而對于孫菲而言,她覺得肖濤或許因為趕稿子太累了。
馬姐提著兩瓶酒敲開了孫菲的門,特意來送兩瓶酒。其實,自打肖濤進門的那一刻,馬姐就盯上了。不過,讓孫菲反感的是馬姐的穿著打扮,對孫菲來說,并不奇怪,可守著一個男人,未免也太過暴露,蕾絲睡衣到處是不規(guī)則的大大小小窟窿眼兒。在她胸前的某個窟窿處,絕對能吸引男人的目光。
自打馬姐進門的那一刻,孫菲并沒有給馬姐好眼色,馬姐自然也知情,放下酒,就離開了。
不過,馬姐的到來,也打破了孫菲和肖濤兩人尷尬,肖濤說,有馬姐這樣的房東,真的不錯。
孫菲勸肖濤,這個女人可不好惹??!
夜?jié)u漸地深了。飯后,孫菲披上了一件皮襖送肖濤離開,讓肖濤留宿的那句話,孫菲鼓了好幾次勇氣也沒有說出來。而在二樓,馬姐依然穿著睡衣,吸著煙。肖濤瞥了馬姐好幾眼,這些小動作也被孫菲的目光給捕捉到了。
日子依舊在忙碌和快意中一天天過去,孫菲與肖濤交往并沒有間斷,但見面的機會并不多,直到肖濤的新書出版,在發(fā)布會上,孫菲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馬姐也坐在讀者席中。
那一刻,孫菲仿佛明白了些什么。整場發(fā)布會,孫菲的腦海中彌漫著大海洶涌的怒吼聲。會后,肖濤約著孫菲一起去附近的餐廳吃飯,馬姐作陪,更加肯定了她的推測。
肖濤告訴孫菲,自從上次吃完火鍋后,就對馬姐一直念念不忘,他非常感謝孫菲的那頓飯,讓他和馬姐走到了一起。
孫菲一頓飯下來,并沒有說很多的話,看著眼前在打鬧的肖濤和馬姐,心里一陣酸楚,她本來幻想過愛情的畫面,就是眼前的樣子,可女主角卻不是自己,她只不過從一個枯燥單調(diào)的生活中逃離到另一個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中。
孫菲的視線從他們倆挪開,眺望16樓窗外的夜景,回想起七年前那個夏天,她走過的一個個靜謐涼爽的夜,感覺那段日子竟如此遙遠。她早早地離開了飯桌,涼爽的晚風拂過她那披散的長發(fā),潔白的裙子像睡蓮般舒展開來。她突然微微一笑,挺了挺腰板,以一副成功人士慣用的姿勢站在前門大街堅硬的方磚上,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如行云般的行人。
接下來的日子,孫菲也在住處見過幾次肖濤去找馬姐,肖濤每次讓孫菲與他們一起吃飯,她都會以各種理由推辭。慢慢地,肖濤和馬姐似乎也從她的視線中消失了一樣。
街頭丁字路口處的書報亭里,一個看樣子像是從外地來的小妹妹正雙手托腮,出神地聽著破舊的錄音機里傳來的嘈雜卻很悅耳的歌聲,孫菲站在報亭前,聽了很長時間,終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她仿佛在向過去的日子告別。
在北京,一個人的生活,是暗無天日的等待和捉襟見肘的煎熬。孫菲開始瀏覽國內(nèi)二手交易平臺,每日都有人出售各式物品,“離開北京”“因離開北京,甩賣一次也沒用過的健身卡”“離開北京,急售吉他”“準備離京返鄉(xiāng),免費送狗”……
孫菲關掉App,盯著遠處的萬家燈火,心里想著,在北京,再待一年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