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東
1995年春,我欣幸奉調(diào)黃埠,是年秋天攜愛人游玩北京,下榻老友姜運剛處。姜運剛還像當年那樣爽朗、風趣,一見面就高興地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次日,對我和夫人說道:“恭喜兄嫂,我剛得到可靠消息,今日天安門城樓對外開放,咱三人同登天安門城樓怎么樣?”
早飯后,我們一行三人步行路過中南海門前,來到天安門前金水橋上。放眼望去,五座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與雕刻精美、渾圓挺拔的白玉華表構成一幅絕美的圖畫。老早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天安門正中央門洞上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像,供中外游人駐足瞻仰。
擠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從天安門后面繞到樓西面,緩步登上階梯。階梯用磚皆是仿古式的,天長日久,風吹雨剝和踩踏,變得格外光亮、潔凈,棱角已不大分明。拾級而上,登上觀禮臺,只見大紅燈籠東西排列高掛,給城樓增添了無限風光。廳內(nèi)紅漆圓柱,菱花格窗。未待我開言,姜運剛便拉著我滔滔不絕地介紹說:“天安門城樓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69年拆除重建,東西面闊9楹,南北深進5間,取‘九五之數(shù),象征皇帝的尊嚴,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此處。到了明、清,兩朝皇帝頒發(fā)詔令,新帝登基、舉行大婚、將領出征、御駕親征祭路等,重大儀式都在此舉行。樓體分上下兩層,上層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高大巍峨的城樓高34.7米,位置在北京市中心。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將天安門襯托得格外高大、壯觀、氣勢宏偉。下層的背后是故宮,可供游玩參觀的地方很多,名勝古物多集于此?!彼D(zhuǎn)向我愛人勸道:“長途跋涉,進一次京城不易,多住些時日,我?guī)銈兣篱L城、遛頤和園、看天壇……”我們手扶欄桿隨著老朋友指點的方向極目遠眺,真是天高地闊,一覽無余。鱗次櫛比的樓群建筑有古式的、現(xiàn)代的,氣象萬千,迥然不同。天安門城樓和天安門廣場被紫氣籠罩著,金燦明媚的陽光透過霧氣的升華更增加了它神秘的色彩。
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聳立在天安門廣場正中央,它凝聚著無數(shù)英雄先烈的熱血和偉績,許多人在圍著觀看、拍照。我不由感慨萬千,他們是祖國的功臣,最偉大,也最值得國人驕傲,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分別坐落在廣場東西兩側(cè),遙遙相望,其構造把古典和現(xiàn)代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中國建筑的獨有特色。
許是消息一時閉塞,當日天安門城樓雖為開放日子,然登樓之人甚少。姜運剛說:“游客多為外來人,很少有人知道天安門城樓今天對外開放,否則不擠壞人才怪呢。你看天安門廣場游人成雙結(jié)對,扶老攜幼,絡繹不絕,每天從早到晚都是如此?!?/p>
我們將目光由遠及近收回,一條寬且筆直的東西長安大街從眼前通過,車來車往川流不息。俯瞰五座金水橋之間的四個空洞,恰似航行的四條大船,整體造型巍峨壯觀,氣勢恢宏,是紫禁城整體建筑的點睛之筆,其設計藍圖有天下不二之說。此刻,我心曠神怡、熱血沸騰,慶幸我和愛人能趕上天安門城樓開放。站在主席站過的地方,感到自豪、驕傲,真是莫大榮幸!什么得失、憂患、榮耀全都忘光,皆不值一提!可謂登上天安門城樓,別處不再游,激動的心情,壯闊的場面,仙境莫如。茫茫無際,讓人有一種虛無縹緲之感,非登此樓焉有此感。我不由長舒一口氣,道:“足矣!一生足矣!”遂吟詩一首:“此生夙愿無多求,不做天子不慕侯。猶在夢中愜意笑,草芥有幸登斯樓。”“來!”老朋友姜運剛拉著我說:“百年不遇,千載難逢,我給你和嫂夫人留個影以作紀念。”隨著相機快門“咔嚓”一聲,留下了一個寶貴鏡頭。
昔日范正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而今,我雖不能和范正公比肩,然位卑不敢忘憂國。
壯哉,天安門城樓!壯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