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桂景
我的家鄉(xiāng)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北接漯河,南臨信陽,東臨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從市區(qū)穿過。它承東啟西,貫南通北,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譽。
我們村有兩條河。一條在村南,叫南河;一條在村北,叫北河。南北兩條河是從西南方向“二山柳”的大山深處而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泉水從山上流下來被迫分成兩條支流,自西向東,繞村而過。等流到我們村東后,兩條支流又匯聚到了一起,繼續(xù)向前流去。
南河河道寬闊,形狀、大小不等。窄的地方,潺潺流水,搭上幾塊石頭,便可涉足越過;寬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瑩碧透,清澈見底。河里長滿了雜草,有的長在岸邊,有的浮在水面。河灘上長滿了青草,五顏六色的花兒與綠草相映,分外美麗。
每當山洪暴發(fā)的時候,洪水夾雜著泥沙從山上沖下來,瘋狂地塞滿河道,咆哮著奔騰而去。山洪過后,河水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舒緩地流淌著,像跳動的音符,悅耳動聽。成群的魚兒在雜草叢中嬉戲,時而鉆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
夜晚來臨的時候,彎彎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河面上,是那樣溫柔、恬靜,此時的小河顯得更加迷人!
聽老人說,南河曾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有一對戀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他們的戀情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在此之前,同村人沒有聯(lián)姻的先例,家人認為他們的愛情是傷風敗俗的。無奈,兩人相約一起,經常去河邊訴說心事。也許,他們的真誠打動了河神?;秀遍g,有位美麗的仙女“凌波微步”,從他們面前飄然而過。后來,家人竟奇跡般地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北河得天獨厚的豐富資源,成了我們兒時的樂園。夏天,男人們經常下河游泳,女人們下河洗衣服,孩子們則三五成群地下河釣魚、摸河蚌。
炎熱的夏季,我和小伙伴們相約去河里摸河蚌。我們沿河道順水而下,邊蹚水,邊彎腰在河邊的水草里摸河蚌。河蚌有大有小,有碗口大的,也有巴掌那么大的。不一會兒,我們就摸了大半桶河蚌??粗r活的河蚌,我們商量著,如何把河蚌變成美味。
我們在河邊田埂上挖個洞,用來當鍋灶。并打發(fā)小伙伴,趁大人不在家時偷偷拿出鐵鍋,到田野里煮河蚌吃。
大伙兒七手八腳地忙活,先用鐵鍋去河里舀水,再把河蚌清洗干凈,然后,倒在鍋里開始煮。
接下來,我們分工干活兒。年齡大的負責燒火,年齡小的負責拾柴火。不管是干草,還是干樹枝,只要能點著火,統(tǒng)統(tǒng)拾回來。
不一會兒,我們就拾了一堆干柴火。水開了,熱氣順著鍋蓋邊緣跑了出來。遠遠地,就聞到了河蚌的香味。為了盡快吃到美味,我們更加賣力地到處拾柴火。
大約半個小時后,鍋里的水快煮干了,我們感覺河蚌可能熟了。于是,大伙兒圍在鍋邊,等候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剛掀起鍋蓋時,鍋里霧氣騰騰,什么也看不見。等水蒸氣散去,香噴噴的河蚌便出現在了眼前。原來閉合的河蚌,經高溫煮熟后都張開了口,露出了鮮嫩的蚌肉,令人垂涎欲滴。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年齡大的伙伴,顧不上滾燙的熱氣,抓起河蚌就吃了起來。我還沒開始吃呢,就聽見他高聲嚷道:“哇!真香?。 ?/p>
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品嘗河蚌的滋味。煮熟的河蚌肉,軟軟的,味道極為鮮美。雖然有股腥味,我們卻吃得津津有味。
在那個年代,能吃到如此鮮美的河蚌,已經很知足了。況且,這樣的美味,不是每個季節(jié)都會有的。
時過境遷。長大后,我離開了家鄉(xiāng),離開了南北河。
后來,聽父親說,南北河的灘地被村里一些人瓜分了,他們在河灘里栽上了樹苗,霸占到自己名下。天然河潭也變成了私人魚塘,魚塘周圍拉上電網,無人敢靠近。從此,再也沒人下河釣魚、摸河蚌了。
當我再次走進南北河時,童年的歡樂不再,剩下的只有淡淡的憂傷和無盡的回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