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傅雷(1908-1966),翻譯家、美術(shù)史論家?!陡道准視纷钤绯霭嬗?981年,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40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12年間,他們通信數(shù)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xué)習、演奏成名到結(jié)婚生子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聰:
為你參考起見,我特意從一本專論莫扎特的書里譯出一段給你。另外還有羅曼·羅蘭論莫扎特的文字,來不及譯。不知你什么時候?qū)W莫扎特?蕭邦在寫作的taste方面,極注意而且極感染莫扎特的風格。剛彈完蕭邦,接著研究莫扎特,我覺得精神血緣上比較相近。不妨和杰老師商量一下,你是否可在貝多芬第四彈好以后,接著上手莫扎特?等你快要動手時,先期來信,我再寄羅曼·羅蘭的文字給你。
將來你預(yù)備彈什么近代作家,望早些安排,早些來信;我也可以供給材料。在精神氣氛方面,我還有些地方能幫你忙。
我再要和你說一遍:平日來信多談?wù)勔魳穯栴}。你必有許多感想和心得,還有老師和別的教授們的意見。這兒的小朋友們一個一個都在覺醒,苦于沒材料。他們常來看我,和我談天;我當然要盡量幫助他們。你身在國外,見聞既廣,自己不斷地在那里進步,定有不少東西可以告訴我們。同時一個人的思想是一邊寫一邊談出來的,借此可以刺激頭腦的敏捷性,也可以訓(xùn)練寫作的能力與速度。
此外,也有一個道義的責任,使你要盡量地把國外的思潮向我們報道。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wù)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植!孩子,你千萬記住這些話,多多提筆!
爸爸 三月二十七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