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晉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進步,如何使學校教育具備時代氣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成為教師教學關注的核心課題之一。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對漢字的識別和掌握是其進行所有其它知識學習的基礎條件。教師在新的教學時期,要對傳統(tǒng)漢字教學方式進行重新分析和思考,以人本化的教學理念重新設計、制定新的漢字教學策略,使學生對漢字的識別、理解、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體參與;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學生的主體參與是人本教學理念的實踐理念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視作學習主體,減少傳統(tǒng)教學中“灌輸”教學的形式和成分,使學生形成更自然的漢字認知過程。在教學策略轉變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認知模式、學習狀態(tài)、未來發(fā)展前景做到有效分析,利用更科學合理的措施提升學生識別漢字的興趣,促進對學生“博學”學習習慣和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漢字學習素養(yǎng)得到更科學的培養(yǎng)。
一、小學生對漢字學習的基礎認知模式
(一)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
語言漢字承擔著人們多樣的思想和想象。小學生的生活范圍受到限制,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比較狹隘。更多的認識需要從文字中獲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文字的學習,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世界觀和想象力,使學生對漢字學習形成了基礎的好奇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弄分利用學生這一好奇心,鼓勵學生用漢字不斷拓展自己認知的邊界,利用漢字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語言,促使學生對語文、文學語言形成自然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插入更多生活中應用的語言話題,鼓勵學生進行多樣的課外閱讀等。
(二)學生有著較強的記憶能力
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體現(xiàn)出較強的記憶能力,對漢字教學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積極條件。但在傳統(tǒng)漢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刻板的教學思維卻限制了學生記憶能力的發(fā)揮,在學習中有備受“煎熬”的負面思維。例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漢字進行反復的抄錄,對學習不好的學生進行貶低等。對此教師要將科學的漢字記憶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同時更多樣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漢字學習保持基本的理性和樂觀態(tài)度。如教師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對學生講解,鼓勵學生在長期學習中逐步完成對漢字的記憶。鼓勵學生在漢字練習中連詞造句,積極利用工具書等,促進學生對漢字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二、培養(yǎng)學生漢字學習興趣的措施
(一)漢字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就感的重要措施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由其好奇心驅使單,在長期學習中不斷積累成就感和自信,也是促使其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精力的重要策略。對此教師要“刻意”制造更多地體現(xiàn)學生學習成就的機會,激勵學生在學習中做出更多嘗試。如定期開展聽寫競賽訓練,體現(xiàn)出學生的漢字訓練水平,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日常漢字學習興趣。如對學生的漢字書寫美觀度進行評價,鼓勵其余學生積極修正自己的書寫字體等。
(二)將漢字更多文化元素 生活故事進行聯(lián)系
在漢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申一些漢字故事、文化元素等內容,讓學生對漢字的發(fā)展歷史、特點做到更多樣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漢字“家”的釋義,可以理解為家里有頭豬,就是古人理解的家的含義。如對“海豚”在古人看來就是海里會游泳的豬?!把劬Α薄捌拮印薄安ɡ恕钡仍诠糯伎梢宰鳛閱巫诌M行解釋等,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習慣用語做到多樣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思考興趣。
(三)降低學生漢字學習的難度
在漢字記憶方面,教師要充分踐行科學記憶策略。如在布置作業(yè)中,教師可以按照長期記憶教學的方式。第一天讓學生對漢字抄五遍并組詞,第二天抄三遍并組詞,第三天在鞏固復習一篇。以此使學生更高效地完成對漢字的記憶,客觀上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從漢字學習中逐步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規(guī)律和習慣。
三、促進對學生漢字擴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一)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漢字教學
在語文課堂漢字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求學意識,遇到不懂的漢字能夠進行自主記憶和探究,以此使學生的漢字識別廣度不斷擴大,逐步學會對更多漢字的應用。例如對歌曲的歌詞進行分析和摘錄,對廣告語、廣告詞、說明書進行分析,對一些關鍵演講文稿進行閱讀理解等,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漢字文學元素更加關注,提升學生涉獵漢字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保持批判、糾錯、模仿學習思維,對自己的漢字文化進行更多樣的探索。如對一些虛假宣傳“文字游戲”的理解等。
(二)給學生提供更多課外閱讀資料
在語文漢字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閱讀書單,給學生推薦附近的圖書館、書店地址等,以更具體的方式完成對課外閱讀教學的引導。2使學生在日常的閱讀學習中更具目標性和方向性。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生僻字的識別和理解,對自己經(jīng)典的圈畫和招錄等,使自己的基礎詞匯量不斷擴展。此外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課外閱讀鑒賞活動,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成果得到展示,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熱情。
(三)帶領學生多參與一些寫話練習
在語文漢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答的寫話練習,提升學生的漢字應用和組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漢字實踐應用能力。如以“放學后的學?!睘轭}寫一些自己的見聞和思考。記錄自己的一些特殊經(jīng)歷、閱讀感受,以陌生字詞編造一些故事等途徑,增加學生的漢字實踐應用機會,使學生從漢字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
四、結束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漢字教學包括了學生基礎素養(yǎng)培養(yǎng)、語言能力發(fā)展等多樣的關鍵核心內容。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以科學、人本化的教學方式,對漢字教學進行積極分析和創(chuàng)新嘗試,使學生從漢字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更有效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謝海艷.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1):876.
[2]馬志榮.農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