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
◆摘? 要:我國教育部一直倡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培養(yǎng)智育、體育、美育的同時,也時刻將思政教育放在教學工作的重心。思政教育對素質(zhì)教育起著較為重大的作用,它與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都息息相關(guān),因此學校在教育部門的倡導下一直把思政工作擺在素質(zhì)教育的首要位置。高職階段是學生人體生長發(fā)育和心智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許多學生往往出現(xiàn)叛逆的心理,很多學生還會誤入歧途,這就需要學校和家長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共同關(guān)注,才能將孩子培養(yǎng)成獨立、道德高尚、有活力的新一代學生。
◆關(guān)鍵詞:高職教育;思政教育;問題與對策
在高職教育中滲透思政教育一直以來是教育部倡導的重要工作,但是在滲透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許多問題,足以看出在滲透教學中要注重策略性、自覺性、可行性、反復性,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真正做到思政教育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思政教育生活化的最終目標。近些年來,教育部為支持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生活化工作,出刊了許多思政教育教案,比如《文化禮儀》、《我愛祖國》、《感恩教育——老師,我們愛您》等教案,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我國高職思政教育狀況正在逐漸好轉(zhuǎn),這都需要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面對我國社會對高職思政教育生活化的逐漸重視,以下是我針對現(xiàn)階段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幾點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到思政教育工作者。
1我國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
1.1教學理念有偏差
高職學校的教學理念一直是以教授學生技能為主,學習知識層面為輔,這對學生提高自身素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在這種教學理念下,高職的思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足,知識將教學內(nèi)容淺薄地教授給學生,學生沒有獲得感,加上沒有老師的引導,很多高職學校的學生思想并不成熟,進一步導致我國學生思政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從而學生也難以從思政中培養(yǎng)自身的思維品質(zhì)。同時,我國很多高職學生沒有扎實的思政知識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思政對他們有很大的難度,在這種認知下,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性大大降低,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上不去。
1.2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xiàn)
學生在任何課堂中都發(fā)揮著主體作用,但是我國當代許多學生在課堂中由于畏怯老師總是不敢積極發(fā)言,在課堂的參與度也不高,在一定程度就阻礙了學生在思政課堂教學的進展。由于在學生正處于心理較為敏感的年紀,老師在課堂紀律中的管理也會有所松懈,但如果過度管理,有時還會起到逆反心理,拉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那么課堂的主體就會換成老師,也很難更加了解學生的課堂教學情況,因此老師要采取措施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拉近學生老師之間的親近感,從而讓學生主動成為課堂的主體。
2新時期高職思政教育的對策
2.1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在高職院校進行學習的時期也是一個重要時期,無論是身體的成長和心理的成熟都時刻影響到學生的思政觀,其實他們真實的生活才是塑造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源泉。生活化的氣息讓學生枯燥無味的學習中增添了一份樂趣,因為它足夠真實和生動,生活中許多素材都可以成為他們思政教育中最佳案例,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內(nèi)在品質(zhì)和行為標準對這個社會重要意義,也鼓舞他們在思政教育中成為有品德的優(yōu)秀學子。剛進入高職學校的學生,身體以及心理的發(fā)展都不太完善,以至于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對這個社會的是非對錯進行自己的基本判斷,很容易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影響,不管這個一言一行是否正確都很容易讓學生受到影響。所以形成自己正確的思政觀與三觀是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高職思政教育中來進行品德教育方面的生活式滲透,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與品德以及最基本的道德都有很好的幫助,而且進行思政方面的滲透久而久之還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一個基本判斷,不會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牽著走。在基本的社會實踐中,思政觀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也是非常有趣,它大多所傳達出的思想與主題都是要告訴學生,對于生命的意義以及健全的人物人格的高尚的情操,還有對于這個社會的是非對錯的一個判斷,這是給予學生最好的思政知識。
2.2積極開展社會實踐,令學生從中感悟思政觀
如今,社會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人才也是越來越多,而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只是有才華有知識儲備量有一定的能力,更要求的是要有德,要德才兼?zhèn)洌粌H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知識技能而且更要具備道德水平,要有正確的良好的思政觀,所以在高職思政教育中進行生活化方面的滲透,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在高職教學中進行思政滲透可以說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對一件事情的判斷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政觀,社會對于一個人的思政觀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視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對基本的思政觀是很難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上立足的,社會方向的驅(qū)動也影響著社會方向的驅(qū)動,也驅(qū)使著高職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政觀,不能只追求成績與知識方面的教育,對于思想上的教育也要重視起來,這就促進了高職院校教學中班主任在進行教學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思政方面的教育。往往這些思政滲透與社會實踐可以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思想道德的發(fā)展,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般思政知識都是通過課本知識來講解,但這樣最大的弊端性就是脫離社會實踐,常言“社會實踐決定社會存在”,因此需要將思政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職思政教育中進行社會實踐滲透是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
3結(jié)束語
在我國現(xiàn)在的新課標要求下,關(guān)于高職思政教育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高職學校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夠只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知識掌握的水平,更要關(guān)注的是對于學生內(nèi)心思想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道德教育素質(zhì)方面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其實,隨著思政知識逐漸生活化的趨勢,我國教學工作者不斷地將思政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從而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品質(zhì),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修養(yǎng)。本篇文章就著重論述在高職思政教育生活化方面進行思政滲透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瑪莎.試論提高高職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措施[J].新課程(中),2017(04).
[2]鄭娟.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職思政教育實踐[J].科學中國人,2017(18).
[3]晏燕平.高職思政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7(9).
[4]張寧.高職思政教育原則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的運用[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