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TAO 在臨床上又常常被叫做浸潤性眼病,迄今為止關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依然尚不完全明確,但是主要跟甲狀腺功能異常相關[1]。畏光、突眼、結膜充血、流淚等是TAO 的主要臨床癥狀,當前臨床上治療TAO提倡早期干預、及早控制,常見的治療方案包含放射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等,雖然這些治療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是容易復發(fā),影響了臨床療 效[2]。近年來,本院采用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中、重度TAO,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面效果顯著,現(xiàn)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9 月本院應用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的中、重度TAO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間歇治療組和維持治療組,各45 例。間歇治療組男26 例、女19 例;年齡最小23 歲,最大65 歲,平均年齡(42.15±8.36)歲;病程1~8 個月,平均病程(3.68±1.85)個月。維持治療組男28 例、女 17 例;年齡最小21 歲、最大68 歲,平均年齡(42.23± 8.85)歲;病程1~9 個月,平均病程(3.64±1.9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甲狀腺功能監(jiān)測、雙眼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中、重度TAO;所有患者CAS 評分≥3 分,所有患者均無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禁忌證;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且研究前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嚴重高血壓、糖尿病或者骨質疏松癥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紊亂和意識模糊的患者[3]。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糖皮質激素選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19,規(guī)格:500 mg(以甲潑尼龍C22H30O5計)]。間歇治療組患者給予間歇治療,方法:靜脈滴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劑量為500 mg/d,以連續(xù)靜脈滴注3 d 為1 個療程,1 個療程治療結束后間隔4 周繼續(xù)下一個療程,連續(xù)沖擊治療 6 個療程。維持治療組在間歇治療組基礎上給予維持治療,在間歇期間口服潑尼松片,劑量為10 mg/d,并在4 周內逐漸停止[4]。連續(xù)治療6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治療后患者突眼度縮小≥2 mm,結膜充血以及眼眶四周水腫完全消退,眼瞼攣縮與眼球運動障礙基本恢復正常,畏光、突眼、結膜充血、流淚等眼部癥狀完全消失;顯效:治療后患者結膜充血和眶周水腫部分消退,畏光、突眼、結膜充血、流淚等眼部癥狀明顯好轉,突眼度檢測以及眼征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患者突眼度檢測、眼部癥狀、眼征等有一定程度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突眼度檢測、眼部癥狀、眼征等無改善甚至加重[5]。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復發(fā)率,隨訪1 年,統(tǒng)計復發(fā)率。③治療前后CAS、OSDI 評分。CAS 評價內容包含疼痛、眼球壓迫、眼阜等10 項內容,總分為1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活動度越高[6]。OSDI 包含12 項內容,總分為0~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眼部基本功能與狀況越差[7]。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下降、肝功能異常、血鉀降低及腹痛。⑤治療前后血清皮質醇水平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抽取患者早晨8:00 空腹狀態(tài)靜脈血,檢測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fā)率比較 間歇治療組與維持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與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fā)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AS、OSDI 評分比較 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CAS、OSDI 評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S、OSD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AS 評分、OSDI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AS 評分、OSDI 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間歇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5.56%低于維持治療組的35.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間歇治療組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明顯高于維持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比較()
注:與維持治療組比較,aP<0.05
TAO 作為一種復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存在一定關系。臨床上當前治療TAO 的治療目的是保護并恢復視功能,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容貌與外觀[8]。糖皮質激素因為自身抗炎與抑制免疫等作用明確,當前被廣泛應用于TAO 的治療中,但是對于選擇間歇沖擊治療還是維持沖擊治療依然無統(tǒng)一定論[9]。臨床上傳統(tǒng)治療中主要通過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TAO,但是需要長時間服藥,并且不良反應較多[10]。而通過靜脈沖擊方式應用糖皮質 激素,不但操作簡單,療效顯著,而且還能減少不良反應和復發(fā)率[11]。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臨床上治療TAO 的常見藥物,其不但能夠有效抑制免疫活性細胞的釋放,而且還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擁有較強的抗炎功能,在控制病情進展中療效顯著[12]。當前臨床上關于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有間歇沖擊治療與維持沖擊治療兩種,但是關于兩種方法治療的優(yōu)缺點當前研究 甚少。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間歇治療組與維持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與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S、OSD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CAS、OSDI 評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間歇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維持治療組,血清皮質醇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明顯高于維持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中、重度TAO 患者,糖皮質間歇沖擊治療與維持沖擊治療療效相當,但是間歇治療不良反應更少,對患者腎臟功能抑制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