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海
(中鐵十六局集團地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18)
目前,我國正經歷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化進程過程,為了緩解人口增加、車輛增多、城市擁堵問題,各城市都在積極發(fā)展城市軌道交通。而隨著城市化進展的加速,城市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各種不良地質環(huán)境施工變得越來越多,如何在不良地質情況下保證施工安全也變得尤其重要。
杭州地鐵五堡站-六堡站區(qū)間為連堡豐城4 站3 區(qū)間的第2 個區(qū)間,五六區(qū)間與連堡豐城項目共同開發(fā),同步實施,地下二層基坑地下車庫段寬30.95m,剩余段寬11.9~24.1m;地下一層放坡開挖寬70~90m?;娱_挖深度為15.76~17.5m,其中地下一層放坡開挖深度8.4m,地下二層圍護基坑開挖深度8.0~11.5m。區(qū)間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五六區(qū)間結構標準段寬度為42m?;A埋深沿地鐵車站線路變化,埋深為15.3~17.0m?;娱_挖深度范圍內地質情況主要為雜填土、砂質粉土、砂質粉土夾粉砂等,土質較為松散。
場地周邊有四號港河,河道寬約8.5m,深約1.1m。河岸處主要為粉(砂)土,透水性好,地表水與地下水水力聯(lián)系密切。場地地下水水位埋深較淺,地下水位變化幅度較大。
基坑開挖前20d,采用基坑內的井點進行預降水,并對基坑進行排水[1]。井深為H+5m(H為開挖深度),降至基坑底板以下3m。降水后,基坑外觀測水位低于或等于原地下水位0.5m,施工必須保證降水效果。開挖至基坑設計標高時,在井點管位置設置底板泄水孔(每400m2設置一個),然后拆除井點管。頂板覆土及內部鋪砌施工完成后,即可封孔[2]。
1)降水施工設計 圍護結構施作完且連續(xù)墻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采用井深H+5m,直徑700mm的管井以及?273鋼管進行基坑降水。
2)管井布置 管井沿基坑中線兩側、地下連續(xù)墻兩側線型設置,井間間距為16m,井管布置必須避開底梁及支撐位置,本工程共設置疏干井506 口,井深約為9~16m[3]。
3)降水運行 開始降水作業(yè)前,測量靜態(tài)水位,布置生產性抽水試運的抽水設備、電纜和排水管道,進行試運行,驗證降水效果[4],檢查排水系統(tǒng)是否暢通。抽水應排入場外市政管網,避免局部抽水就地回滲。同時檢查電路系統(tǒng)是否正常,檢查電器箱、電纜等設備[5]。
止水帷幕樁沿基坑放坡坡頂一周布置,采用套接一孔方式,直徑0.85m,間距0.6m,咬合0.25m,加固深度25m[6],如圖1 所示。在圍護結構的地下連續(xù)墻施工之前,沿墻體兩側施作三軸攪拌樁,加固區(qū)域沿基坑周邊布置[7]。
圖1 止水帷幕樁(三軸水泥攪拌樁)剖面示意圖
基坑局部坑底以下有淤泥處進行坑底加固,加固形式為裙邊(4m)+抽條(4m+4m),加固深度為坑底至坑底3m 處,在坑底至6.0 標高范圍內進行回摻??拥住诹喉敺秶鷵搅?0%水泥進行弱加固[8],如圖2 所示。
圖2 地基加固樁(三軸水泥攪拌樁)基底加固范圍示意圖
圍護結構地連墻根據基坑形狀布置共計286幅,成槽深度在25~45m 不等,標準幅寬6m,標準段長度為1 506m,其中空鉆5m,墻厚為800mm(標準幅寬為6m,L型6幅、T型4幅、折角段9幅)。
2.3.1 地下水位檢測
為更加詳細全面的了解施工范圍及周邊地質水文情況,施工前對地質水文鉆探點進行加密,驗證地層剖面和含水層的巖性、埋深、厚度及地下水位;采集巖土樣品和水樣,測定含水層的水質,測定巖土含水層的水物理性質,進行水文地質試驗,確定富水性和水文地質參數;利用鉆孔監(jiān)測地下水動態(tài)。
2.3.2 槽段開挖
1)標準槽段開挖 根據開槽段面的長度和開槽機的開口寬度,保證成槽機在切土時兩側相鄰條件的平衡,保證槽壁垂直[9]。標準槽段長度為6m,采用跳槽法施工[10]。按照每個槽段上的油漆標記和預先安排的施工順序抓土。及時補充泥漿,防止坍塌,泥漿液位應比地下水位高出1.0m 以上。垂直度由開槽機糾偏裝置控制(垂直度偏差≤1/150,槽深誤差控制在-200~+100mm)。根據開挖槽寬,采用三抓成槽施工工藝,單抓成槽的寬度為2.5m[11]。
2)異形幅槽段開挖 圍護結構地下連續(xù)墻的異形幅共有2 種形式,均為“L”形,兩種異形幅的主要特征分抓形式如3 所示。在部分形式的槽段有部分超挖,在鋼筋籠下放完畢后使用土袋和接頭箱填充超挖部分。
圖3 L字槽段成槽示意圖
2.3.3 成槽檢測
成槽后應及時進行槽位、槽深、槽寬及垂直度等成槽質量的檢查。經檢查合格后可以進行清底,槽段開挖質量標準如表1 所示。
表1 槽段開挖質量標準
墻體施作后,用開槽機從一端抓到另一端,將孔底清理至設計標高。然后利用超聲波壁厚儀檢測成槽的垂直度,利用量具、量錘檢測槽位精度、深度和長度。根據檢測結果,采用成槽機對槽壁進行修葺。具體檢測項目及方式如表2 所示。在施工過程中,開槽過程中的垂直度由超聲波測壁儀控制。每道地下連續(xù)墻開槽深度為20m 時測試一次,槽深達到設計高度后復測一次。根據檢測到的波形曲線,確定降下鋼筋籠或修補槽段。
表2 地連墻成槽項目檢測明細表
2.3.4 接頭防水處理
地下連續(xù)墻采用400mm×646mm 工型止水鋼板防水。止水鋼板與鋼筋籠主筋焊接固定,兼做端頭封堵板,接縫防水形式如圖4 所示。
圖4 地下連續(xù)墻防水示意圖
2.3.5 墻趾注漿
每幅寬度內設置2 根注漿管插入墻底0.8m,注漿范圍為墻底以下1.5m,通過試驗確定注漿壓力,減少墻體的豎向沉降。同時需要在注漿過程中監(jiān)測墻頂隆起情況,嚴格將隆起控制在1cm 以內。墻體混凝土初凝后(3~5d),注入少量清水疏通管路,在強度達到70%后(17~20d)再開始注漿。
1)三軸攪拌樁可以在基坑周圍形成止水帷幕,隔斷了承壓含水層及基坑內外的水力連接。
2)基坑開挖過程中,加強降水施工管理,確保水位在坑底3m 以下,減小了基坑施工中周邊環(huán)境的變形。
3)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內側設置地下連續(xù)墻,接縫處施作高壓旋噴樁,加強地連墻的薄弱部分,防止接縫處滲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