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開沅
我們不能說讀書是一個老話,讀書這個文章是做不完的,雖然一代代人都在做。讀書首先有一個自我定位的問題,你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首先你是一個讀書人。你有機會讀書,成為一個讀書人,是一種幸運,有些人想都想不到。我也算是幸運的,不管怎么樣,總算讀了一輩子書。讀書人必須要讀書,不然就不叫讀書人。讀書人一個最大的特征就是將讀書變成一種本能。
讀書人要從書中獲得精神財富
讀書是一個精神世界,你要能夠進入這個精神世界,擁有這個精神世界,這是你一生的幸福,或者說是你幸福的源泉。物質生活是人的生活的一個方面,富裕還想富裕,優(yōu)越還想優(yōu)越,舒服了還想舒服,奢華了還想奢華,那是沒有止境的。但那究竟能給你的人生帶來多大變化,給你在事業(yè)上的成長帶來多大幫助,很難說。有些人賺了一輩子錢,到最后也覺得很空虛。為什么很多大事業(yè)家、大企業(yè)家,把億萬家產(chǎn)大量捐獻給社會?目的就是在精神上尋找安慰,尋求某種位置,這是一種本能。物欲上的滿足不是真正的財富,精神上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讀書給你們提供一個廣闊的精神世界。
我的中學時代是在一種很窮困、很低下的生活水平中度過的——沒有電燈,沒有電影,沒有廣播,但是我們過得很愉快。我們有“兩個富?!保阂粋€就是我們的學校。我最感謝我們的學校,當然也要感謝我們的老師,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第二個是我們的圖書館。圖書館里我用得最多的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萬有文庫》。《萬有文庫》方方面面都有。那時我們雖然身處四川一個很偏僻的跟外界幾乎隔絕的山區(qū)農(nóng)村,但是我們懂得很多東西。我們除了懂得蘇格拉底、柏拉圖,還懂得愛因斯坦,因為《萬有文庫》就有愛因斯坦。那時還看一點相對論,知道一些基本理論,盡管是一些皮毛。文學就更多,中國文學,西方文學,天文。白天在家看書,晚上就在外面看星座。附近沒有什么美麗風景,全是墳山,到處都是墳——那不是人機對話,那是人鬼對話。我們小時候不怕鬼,我們唯恐有鬼不和我們對話,寂寞。天天看各種各樣的星座,所以我們從小認識很多星座。我們也模仿古代角斗士,相互摔跤、格斗。我很可憐,師兄弟中我排老九,打不過人家。我很矮、很瘦、很小,人家一下就把我摔倒了。幸虧有一個殘疾人,我毫不客氣地把他摔倒,所以現(xiàn)在聽人家說我是人道主義者時,我就很慚愧,我欺侮過殘疾人。我的音樂老師很好,是二胡專家,在他的影響下,我們?nèi)巳硕加卸?。山上有的是竹子,琴桿沒問題;沒有蛇皮,我們就打蛇,山上的蛇多得不得了,打到大蛇,蛇肉可以加餐,蛇皮做二胡的鼓膜。做弦用的馬尾毛呢?有幫助學校廚房運煤的馬幫,馬幫休息時,我們就到馬房抓馬尾巴。所以我們都有二胡。老師不僅自己練,還教四部合唱,很多合唱到現(xiàn)在還記得。所以盡管物質貧困,但精神上很富裕。
老師還把我們引導到知識的海洋中去。我們知道世界是很大的,我們這個學校所在的地方只是中國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中國很大,四川也很大,重慶也很大,但我們這個縣很小,我們這個村唯一的一個場(趕集的地方)只有百把戶人家,但通過讀書、通過老師、通過學習、通過交流,我們就有了一個很廣闊的精神世界。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好多國家,也知道有幾大洲、幾大洋;我們知道各種各樣的歷史,有中國的歷史、埃及的歷史,也有巴比倫的歷史等。所以我感到很自豪,我沒有很高的文憑,但我在中學學到的知識很有用。
讀書人不僅要讀有形的書,還要讀無形的書
讀書不是一個苦事,讀書是你人生幸福的根源,讀書使你擁有一個最可靠、最安全、受益無窮、非常美妙的精神世界。讀書人最苦的是無書可讀。我高中讀到高三上,只差一學期就畢業(yè)了,給開除了;后來進一個大班,學會計,讀了不到一年,又被開除了。在第二次被開除后,沒有飯吃,就幫別人運糧食。我很小,還不滿十八歲,習慣看書。上船時沒帶書,結果船上包東西留下來的唯一兩張舊報紙成了我的寶貝。很多船工沒有文化,一有空,他們就打牌、抽煙甚至賭博。我無書可看,就讀這兩張報紙。一個多月,翻過來翻過去地看,廣告都可以背了。所以研究辛亥革命時,我用很多心思在廣告的史料上。別人問我怎么會注意廣告,我說“我流浪的時候只有廣告可看”。廣告的內(nèi)容很豐富,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但無書可讀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就無書可讀呢?不是這樣。除了有形的書,還有無形的書。這個無形的書就是生活、就是社會,我們要讀生活、讀社會這本大書。如果只能讀有字的書,那就不是一個好讀書人。只有把書本與社會結合起來讀的人,才會是一個好的讀書人。我盡管喪失了一些讀書的機會,但我并不覺得自己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因為我不斷地讀書,走到哪讀到哪。我在軍隊里還進行英語學習。我愛學英語,愛看文學著作,但更重要的是,我閱讀社會。
我在船上收獲很大。我的家庭還是比較富裕的家庭,是第一代民族工業(yè)家的后裔,有面粉廠,有鐵礦。盡管抗戰(zhàn)時期,我度過了一段艱苦的學校生活,但上了船以后,才知道還有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船工的世界。大家知道船工的日子怎么過嗎?沒有像樣的衣衫,說句不好聽的話,實際上主要是一件長袍。這個長袍穿到后來,就百孔千瘡,補了又補。沒有其他衣服,經(jīng)常是赤身裸體,很多船工都是光著身子拉纖。沒有衣服,晚上洗了澡,擦一擦,只有這唯一一件可以上岸可以遮羞。這是千真萬確的。
長江是非常危險的,跟我們武漢的長江不是一回事。真正危險的長江,河底有水草,中間和兩岸有礁石等,充滿危險,船工隨時都有可能會死,早晨起床,晚上能不能吃晚飯、睡覺,都很難說。所以船工不考慮很長遠,工資都賭博輸?shù)袅耍轼f片抽掉了,嫖女人嫖掉了,很可惜。但他們壞不壞呢?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承擔大量的勞動,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生活很是凄慘,最后可能連墳墓或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孤魂野鬼,隨處漂流。但是你說他們可不可愛呢?非常可愛。我跟一般大學教授不一樣,我同情生活在最基層的人,這個情結是永遠難以磨滅的,因為我在他們中間生活過。如果從人性的層面來發(fā)現(xiàn)的話,他們非常地尊敬人。他們也知道我是走投無路的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因此對我非常好。我在他們中間也發(fā)現(xiàn)過很多理論,學到很多東西,對我有很多幫助,由于時間關系,不能講得太多。就是讀書,人要讀書,有文字的書,無文字的書,有形的、無形的,都要讀。
讀書人要把自己定位為知識分子
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讀書人,是否就夠了呢?不夠。不夠,就是說作為一個讀書人,應進一步把自己定位為知識分子。我講的知識分子,不是一般的知識分子,是目前在世界上,至少從社會學的范疇來講大家有一定共識的知識分子,這個知識分子比一般的讀書人要高。一般的讀書人,我讀書,我尋求知識;我讀書,我尋求智慧;我讀書,好像就是為了自己,尋求一個工作。知識分子不一樣,知識分子是關心社會、關心人類的。講穿了,就是知識分子要關心自己的社會、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甚至是整個人類。我們不僅關注現(xiàn)實和過去,我們還關注未來,關注生命的終結、生命的起源,關注太空等。知識分子,從本能來講,是批判的,是對現(xiàn)實不滿的,不隨波逐流的?,F(xiàn)在有一個口號,就是適應市場需要、適應社會需要,這個話我認為是不對的,至少從大學從業(yè)人員來講,不能簡單地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市場需要就是我們的命根,我們只能適應。我不是說不要考慮市場的需要,我們應該看到大學改造社會的功能。不是籠統(tǒng)地批判社會,而是批判社會上一些不合理的和需要改造的因素。
知識分子應該是有社會良心的,但是現(xiàn)在有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太少了。大學本來是,也應該是一個比較純潔的地方,是社會良心最后的記載。事實并非如此,但我并未失去希望,我仍然希望并相信大學能夠成為有社會良心的地方,能夠跟政府、跟社會、跟各界有識之士一起來推動社會向更好的方向走去。
我在中學時最崇拜的是高爾基,高爾基的三部曲《我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三部曲我都做到了。我沒有苦到那種地步,但很多場景,我到現(xiàn)在在夢境里還重現(xiàn)。人間凄苦的一些事情,類似的事情,我也嘗過。我就是這么一種人,我始終保持自己的本色,我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斷地寫作,我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要觀察社會、分析社會,所以現(xiàn)在對我學歷史是有好處的。我沒有系統(tǒng)地很早地開始對歷史研究,但是這些積累對研究晚清歷史、民國歷史、當代歷史、世界歷史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我為什么比我的同齡人、同代的人,更多地反省人類的歷史,講得不好聽的話,就是多管閑事。我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管很多事,今天給你們講這個事,明天又去管古羅馬建筑,后天又要出去干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這也是《萬有文庫》的影響。過去的社會分工不像新中國成立后分得這么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我們現(xiàn)在不可能有百科全書式的人。但對整個人類、對整個社會、對方方面面,你既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你必然要給應有的關懷。這個關懷不是口頭上的,你應該有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