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摘 ?要: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學科之一,語文既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表達工具,是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乃至生活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笨鬃佑性疲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陨嫌^點無一不證明了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做到有效地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以來都是廣大教師深入思索的關鍵問題。只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充分地思考、積極地探索,學生才能切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價值,這又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诖?,筆者就立足自身教學實踐與經驗,從課堂導入的設計、合作學習的開展以及多元評價的運用三個角度著手,就興趣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展開說明和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導入;合作學習;評價
在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不過實際取得的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對于新課標要求及理念的認知還有待提升,沒有把握其精髓,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及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成效自然不高。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理應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在教學的突出位置,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各種方法和策略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使語文課堂重煥生機與活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效果,從而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效益。
一、立足興趣導向,設計精妙導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多以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不能緊扣學生心弦,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導入無法將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發(fā)揮出來。鑒于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立足興趣導向,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妙設計,以使語文課堂重新散發(fā)生機與活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之初,我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看過海水漲潮的樣子?”之后,我請有過親身體驗的學生講述了大海及其漲潮的情景。在將學生的思緒聚焦到課堂中后,我利用課件展現(xiàn)了錢塘江大潮的圖片及影像,并引出了新課:“世界上的大海不計其數(shù),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但是像我國錢塘江大潮那樣雄偉壯觀的潮水卻不多見,今天就讓我們去一同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比绱?,通過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妙設計,既將學生進入了課文情境,又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作了鋪墊。
二、立足興趣導向,開展合作學習
傳統(tǒng)教育過分強調知識的講授和灌輸,極大地忽視了“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價值,這不僅與當前所倡導的生本教育理念背道而馳,而且也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針對這一情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應依據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布置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這樣便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以《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的講授為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以蝙蝠夜間飛行的視頻導入新課,然后引導學生就“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自由猜想。在學生簡單回答后,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讓學生細讀課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與交流: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在什么環(huán)境中做的實驗?分別是怎樣做的?結果如何?得到了什么結論?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將討論結果繪制成表格,并在班內交流展示。如此,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還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立足興趣導向,運用多元評價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模式單一僵化,極大地忽視了改進與激勵功能,忽略個體差異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使學生既無法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能,也失去了學習動機和信心。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立足興趣激發(f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診斷、改進和創(chuàng)造等功能,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應體現(xiàn)多元化,主要包括評價語言多元化、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元化等等。具體而言,就是評價語言要恰如其分,把握好分寸感,既做到激勵學生,又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其次,評價標準要多元,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差異性,實行統(tǒng)一評價和分層評價相結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亦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則是指要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相結合,這將有利于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和個性發(fā)展。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想使語文教學更具成效,一方面要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yǎng),使學生逐漸形成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迎合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課堂,進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美紅.芻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J].才智,2017(27):102.
[2]王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興趣培養(yǎng)[J].才智,2017(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