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瑰秋
一
2020年10月24日,距離9月16日至10月25日廣州市公安局“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四十周年”的40天安保決戰(zhàn)還剩下最后的一天。
重陽節(jié)前后,廣州市民有“重陽登白云山祈福步步高”的傳統(tǒng)習俗。按照工作安排,市局指揮中心和政治部值班領導隨同孫副市長上山檢查。
政治部主任李世全下午有會,并不在預定的當晚上山檢查的名單之列。但白云山是他的“老陣地”,作為早期“白云山重陽安保方案”的設計者,多少年來,所有安保人要考慮的“險要環(huán)節(jié)”都已被他的雙腳踏平,他對白云山熟悉得跟自己手掌一般,今年又處于“疫情常態(tài)化”的特殊時期,“重陽節(jié)安?!鼻闆r可能更加復雜一些,他決定自己親自上山看看那些熟悉的面孔,慰問一線辛勞的戰(zhàn)友們。
當晚8點過,兩輛公務車緩緩上行,在“能仁寺”停下來。這是孫副市長檢查慰問的第一個卡點。
原本在孫副市長后面的李世全沒有跟上來。人多嘈雜,他正蒙著耳朵,捂著嘴巴彎腰接聽一個電話。待他趕緊幾步踏上臺階,轉彎后跟上來時,已是滿頭大汗,那汗簡直就像是打開的噴淋一樣,身邊的民警掏出紙巾遞給他,急問:李主任,有沒有不舒服???
他一邊擦汗一邊搖頭說:沒事,快走!
不到三分鐘,李世全“啊”的一聲,后仰著倒在身后的人的身上,他臉色煞白,急促起伏的胸膛里只有出來的氣。隨行民警大喊:快叫救護車!隨后,李世全被送到廣東省人民醫(yī)院急診室,并馬上轉入心臟內科重癥監(jiān)護室(CCU),醫(yī)生迅速采取了體外呼吸機支持,也就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ECMO體外膜肺”的緊急救治。
當晚,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州市市長溫國輝等領導趕到醫(yī)院了解李世全救治進展情況,現(xiàn)場協(xié)調醫(yī)院方面全力以赴開展救治工作。
按照常規(guī),“ECMO(體外膜肺氧合)”搶救30分鐘心跳依然無法復蘇者,臨床上就可以宣布死亡。但是病房外,越來越多的李世全的領導、同事趕來了,都在盼望著李世全能夠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
2020年10月25日17時59分,“ECMO(體外膜肺氧合)”在李世全身上持續(xù)循環(huán)了21個小時之后,停止了工作。
醫(yī)院對李世全死因的醫(yī)學推導結論是:心肌肥厚造成心率失調引發(fā)的心源性猝死。長期的高血壓是造成李世全心肌肥厚的元兇。
2017年12月,李世全在體檢時就測量出血壓為:收縮壓191mmHg,舒張壓118mmHg。這樣高危的數(shù)據(jù),分分鐘都有爆血管的危險。這個時年49歲的漢子臉色黑沉,一副急匆匆又要走的樣子,那時他剛剛從越秀區(qū)副區(qū)長、公安局局長的職位調任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不久。醫(yī)生一把拉住他說:“你不能走了,得馬上住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7年12月26日出院診斷上記錄著時年49歲的李世全的身體狀況:
1.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組;高血壓病心臟改變、心功能I級;2.結構性甲狀腺腫;3.腎結石;4.膽囊結石;5.高脂血癥;6.高尿酸血癥;7.左肺肺大皰……
熟悉李世全的人,只知道他長期吃飯不規(guī)律,老胃病發(fā)作時,常常像焦裕祿一樣,習慣性地用手頂著腹部,但并不知道他的身體已經全面報警,就像他那輛開了快十年的二手車,時時發(fā)出拖拉機一樣的聲響。
“忙到把方便面都泡成糊糊,直接喝下去?!?/p>
這是小傅無意中說出的一個細節(jié),他是一個對待工作事無巨細都要求十全十美的人,輪到自己就只能對付著一半一半,飯吃一半,覺睡一半,澡洗到一半……包括他的人生,也只是活了一半。
二
2020年10月31日上午10時,李世全同志送別儀式在廣州市殯儀館白云亭內舉行。
汪亦群,現(xiàn)任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綜合處處長,他實在難以相信,此刻躺在水晶棺木里的這個人,就是2020年10月23號下午召開的“全市第三季度政治工作會議”上那個中氣十足的李主任。其時,距離9月16日至10月25日廣州市公安局安保決戰(zhàn)“四十天”還剩下最后兩天。越是到了最后的時刻,越要防止隊伍出狀況,越是要關愛民警,“舉輕若重”是李主任一貫的作風。與會者誰都記得李主任最后強調的那幾句話:“最后我再強調一點:各單位要關注帶病工作的重癥患者,特別要關心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民警,急難險重的任務不能安排給這樣的同志……”
他的襪子可以是破了洞的,皮鞋可以穿到裂口,但從工作第一天起,他就漸漸養(yǎng)成了“事不過夜”的“潔癖”。擺在他臺面上的文件,嚴陣如待發(fā)的士兵,在以書法家水準的一手顏體書寫的《工作日志》里,清楚地記錄下了他生命最后30天里從清晨忙到深夜的種種艱辛。
關于這一點,新上任的廣州市副市長、廣州市公安局局長孫太平也不無痛心地說:“世全比我忙,我都走了,他還在辦公室?!?/p>
辦公室里存放的兩箱方便面已被他吃掉了大半,還有一個放著十幾種藥片的秘密藥盒是在他犧牲后才被發(fā)現(xiàn)的。
他開玩笑說:“等我把這些垃圾食品都消滅了,我們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p>
面對著冰棺里李世全腫大的臉,汪亦群只默默地對他說了一句:“主任啊,您的工作終于可以告一段落了?!?/p>
李世全同志告別儀式的全過程,廣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宣傳處影視科的副科長金勁和他的同事們負責全程錄像,對于宣傳部門來講,李世全倒下前夕的那一段時間,也是他們最忙碌的日子,現(xiàn)在想來,這樣的忙碌反倒讓他們有機會用攝像機記錄下李世全工作時的樣子。
最多的時候,一天里,金勁有四次在不同場合拍到李世全,從早上到深夜,從會議現(xiàn)場到安保一線,從廣州的南端到北面。
汪亦群統(tǒng)計過,疫情期間,光是南沙區(qū)的隔離酒店李世全就跑了八次。
他身著防護服,從酒店樓梯一級級爬上9樓天臺,每一個樓層、每一條通道、每一處監(jiān)控,甚至每一扇門窗他都推開認真查看。他的動作很快,從一樓很快就登上九樓的天臺,跟在他身后的汪亦群,還比李世全小一歲,明顯感到自己跟不上李世全的步伐。
李世全一上到天臺就和保安聊天,了解勤務安排:“一組幾個人?”“一個班幾個小時?”“門鎖在什么地方?”“封閉狀況如何?”
隨后,為了檢測天臺存在的隱患,他一步一步地“量”,為了檢查出口、門鎖、門窗是否形成閉環(huán),他一把一把地“摸”,他邊摸邊自言自語,又帶幾分自嘲地說笑道:“摸一摸,心里就踏實了?!?/p>
臨走前,他還不忘試了試保安的對講機是否通暢。
600多人趕來參加的追悼會上,還有一位從梅州大埔縣趕來的老人,他是村支書孔祥標,他代表梓里村137戶全部脫貧的貧困戶,以及剛剛搬進新教室,有了午休室,終于吃上熱飯的村小學的孩子們,趕來看李主任最后一眼,孔書記扶著李世全靈柩老淚縱橫:3年了,您來我們村里20多次,往返上千公里,以前都是您來看我們,這回,卻輪到我們來看您了……
三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人生如夢,晨昏娑婆。
人生之短,短如李世全52年轉瞬即逝者,太多太多;但是如李世全這樣,一生一世只為一件事而來,只為把一件事做成做好的,并不多。
1990年7月,擺在中山大學圖書情報學系檔案專業(yè)畢業(yè)生李世全面前有很多個選擇,在那個“商潮”洶涌、全民“下海”的年代,為什么他獨獨選擇了當警察?
在他當年的同學里,如今有全球500強企業(yè)的老總。有同學說,憑李世全的才學加拼勁,可以不輸任何人,要知道,他選擇當警察時,最初一個月的薪水,還不夠在單位門口的小餐館請老鄉(xiāng)吃一頓飯。這個在同學圈里一直沒有被搞懂的“人生謎題”,反而是在他離開之后,他的同學摯友頓悟了他當初的選擇,他的與眾不同。
就在李世全走出中大校園,走進廣州警隊前,那時發(fā)達的廣州報業(yè),隔兩個月就有“警匪槍戰(zhàn)、警察喋血街頭”的報道。
從1949年12月至1990年,廣州公安的革命烈士共計30名。光1989年至1990年,這一年多就倒下了7位。7位烈士的平均年齡只有31歲。
1990年7月2日,只有22歲的李世全,念著報紙上烈士的名字,讀著他們的故事,走進廣州警隊。
四
1990年7月至2008年4月,李世全一直在廣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工作。
走進廣州警隊的李世全,為什么會在治安處秘書科的崗位上一待就是十幾年,從青蔥的學子變成兩鬢全白的滄桑中年?而且一直只是秘書科的一個科員,直到最后兩年才提的副科長。
沒有改變的原因是,他不能變。就像是一棟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樓,那些埋在最下面的“四梁八柱”,尤其是那根承重的“頂梁柱”不能變。
15年間,他以一己生命的體溫,像一支溫度計潛入城市的夜幕和地表深處,探測著城市的冷暖。他用那雙開了口的皮鞋,去丈量城市的各個角落:哪里人多,哪里有坡陡,哪里有塌陷,哪里有擁堵……他憑著一雙手一支筆,像解剖師一樣提前為這個越來越大的城市正在面臨的轉型與變革做好全覆蓋和全方位的治安體檢、掃描、評估。
那些年,一年365天,200次以上的大型安?;顒雍唾愂碌拿芗简灒窈>d吸水一樣吸收著每一次大考給予他們的養(yǎng)分,過濾掉那些不足和教訓,把風險和隱患阻擋在城市的肌體之外。
早期的廣州市大型安保,僅限于規(guī)模不大的群眾性聚集活動,規(guī)模大一點的足球比賽,安保的手段也就是把笨重的“安檢門”抬到越秀山下體育館入場口,有時“安檢門”還出故障,又改回人工操作。就是這樣“零基礎”的起步,他帶領著安保團隊,一刻不停地趕超自我,趕超時代。在設備有限、警力有限的條件下將安保智慧發(fā)揮到極致,締造了一段又一段永載共和國安保史冊的傳奇,從流花地區(qū)整治,到廣交會安保,從2008年起,“春運”“奧運”“亞運”……兩年間廣州市公安局接連斬獲四個“集體一等功”的殊譽,每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背后,都有這位安保功臣的光輝身影。
2001年起,治安支隊開始牽頭負責廣交會安保工作,而此前,廣交會安保一直是中央直管的國家事權,由經文保部門主管,當時從省廳到市局到各警種各部門,誰也不知道該怎樣做。時任秘書科副科長的李世全作為具體操盤的總聯(lián)絡人,沒有辜負時代的召喚、組織的信任,迅速協(xié)調60多個單位部門,一手組建起600多人進駐的廣交會安保辦,他字斟句酌,心血凝成《廣交會安保方案》及應急預案,他開創(chuàng)的“情報預判”“以面保點”“大軍團作戰(zhàn)”的大型安?;顒幽J?,20多年后的今天,還在深深地影響著廣州治安安保工作的方方面面。
2008年春節(jié)前,南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災害,數(shù)十萬旅客滯留在只有0.1平方公里的廣州火車站廣場。那是廣州公安安保史上最驚心動魄的11天,也是共和國治安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公共安全危機。
時任治安支隊一大隊大隊長的李世全在連續(xù)熬了4個通宵之后,一頭栽倒在指揮部冰冷的水泥地上,而他在倒下前寫出來的人流疏導方案和他在作戰(zhàn)地圖上畫的圈圈、標的數(shù)字,成為后面7天里扭轉戰(zhàn)局的關鍵。
就在不省人事的他被戰(zhàn)友們放平在沙發(fā)上的時刻,對講機里一陣“中廣場告急,快頂不住了”的嘈雜的呼叫聲,竟然又把他奇跡般喚醒,他從沙發(fā)上彈起來,喝了一口水,又直奔現(xiàn)場去……
“2008年非常春運”結束的第二天,李世全又轉身投入到奧運火炬?zhèn)鬟f廣州站的重要安保任務。整整70天,他吃住都在單位。
活動當天,現(xiàn)場必須有一個能夠及時掌握火炬?zhèn)鬟f動態(tài),隨時應對突發(fā)事件的人,而這個人只能是他!
那一天,他拿著對講機一路跟著指揮車和火炬奔跑,火炬?zhèn)鞯侥膬?,他就跑到哪兒?/p>
可就在火炬即將到達最后一站體育東路的時候,指揮電臺里傳出消息:天河體育中心東門已被堵死,車隊無法通過。
廣州公安的“老安保人”都知道,但凡重大安保、重大事件,遇到這樣的狀況,還有誰能比他辦法多?
李世全立即調配地鐵支援力量和車隊應急特警,從外圍疏導人群壓力,硬是從人群中切出一個口子,在最短的時間里,確保車隊順利進入天河體育中心。
危機過后,領導一拳擊在他的胳膊上:世全啊,幸好有你??!
那些年,他歷經的“奧運安保”“火炬?zhèn)鬟f”“亞運安?!钡让恳淮物L口浪尖的大考,都是他和他身后的“廣州110”指揮體系的一次“破繭成蝶”。
特別是在“亞運安保”戰(zhàn)場上積累下來的社會治安防控領域的獨到經驗,讓李世全自身的使命從此與“平安廣州”“平安中國”建設的命脈連在一起。
10年間,他在廣州市公安局指揮處負責人的任上,一手開創(chuàng)扁平化、可視化、信息化勤務指揮體系和“六位一體”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起到了指揮處警、參謀決策、應急處突為一體的“大腦中樞”作用。尤其是2015年以來,他積極推動成立反電信詐騙中心,開創(chuàng)全國反電信詐騙新模式,一系列石破天驚的創(chuàng)新,辟出了“廣州110”這一艘高舉新時代“警務創(chuàng)新”之旗的巨輪,引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革新潮流的新航線。
也就是從那時起,廣州的社會治安形勢持續(xù)出現(xiàn)了“三降三升”的歷史“拐點”:警情、刑事立案、突發(fā)事件下降,打擊破案、抓獲違法人員、群眾滿意度上升。
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曾經“最不安全”的廣州,從此成為“全國最安全穩(wěn)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huán)境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如今,廣州人民滿滿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并加速的。
五
李世全不光自己挺在前面,15年秘書科生涯里,還帶出了劉景喜、李鵬、于海澎、李鑫宇、揭偉等一眾好徒弟,如今個個都是治安一線千錘百煉而成的脊梁和精英。
那陣子,秘書科情況組8個寫材料的,有6個是李世全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招進來的。都是離開父母、投入廣州懷抱的“外地仔”,在多數(shù)同齡人可以任性地選擇“說走就走的遠方”的時代,他們選擇了跟著李世全,心甘情愿地蝸居在秘書科情況組不到40平方米的狹小逼仄的空間里,而且“天花板”還那么低,那時候的李世全就是一個科員,誰也不會想到他有一天會當上政治部主任。
1994年5月10日,李世全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他也是好幾個徒弟的入黨介紹人。那是一個夢想純真的年代。那時候,徒弟們都與李世全一樣干活不惜力氣,他們慶幸在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里,遇到了一位把對生命的“熱愛”傳承給他們,又教會他們懂得如何去“熱愛”的人。透過他身上溫暖如春的生命氣息,他們發(fā)自內心地感受廣州,熱愛廣州。
來自天津的廣東省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劉景喜說,他一點一點接受廣州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李世全這個廣東人的過程,接受他的低調和妥帖,接受他的溫暖和完美主義,接受他的包容和率真,接受他藏在骨子里的志氣和血性,接受他身上無時無刻不在散發(fā)出的“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廣東人特有的精神。
當他們熬紅的雙眼里突然映入“九運會”上換了人間的天河,“第100屆廣交會”上璀璨的煙火,亞運會開幕式上“海心沙”的夢幻……他們的心底都會涌動著同一種刻骨銘心的悸動,因為屬于廣州的每一份精彩,都是他們這些為了“萬無一失”不惜以肝腦涂地的“安保人”心血凝結的熱愛。
李世全或許到死,都不曾向徒弟們表達過,傾訴過—他的今生為什么會擁有這樣的熱愛?或許他本身就是火,他只能用火來解釋火;或許他本身就是愛,他只能用愛來傳遞愛;而他短暫的一生,就是一團“火一樣的愛”。
雖然,外表看來,他是那么寡淡溫涼,仿佛一杯溫開水,從不滾燙灼人,卻早已歷經內心的千萬次沸騰。
從警30年,李世全從來就沒有脫離過治安業(yè)務工作,直到最后犧牲也是在安保工作現(xiàn)場。
無論工作崗位怎樣變換,那一支筆,那一個印有“廣州市公安局治安處”字樣的白瓷杯子,一直陪著這位白瓷一樣溫潤如玉的人,直到他離開人間的時候。
他以三十年如一日熊熊燃燒的生命火炬,為廣州社會治安管理添柴加薪的久久為功,他為30年急劇轉型升級的廣州社會治安管理和廣州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作出的歷史貢獻,尤其是作為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和國家大型安保活動的開創(chuàng)者、奠基人的歷史功績,是在他突然離開后,我們才恍然大悟的。
活著的時候,朝夕相處的人,能感受到他是一團火,轟然倒下的時刻,人們才看到,那血與火熔鑄的生命豐碑,已巍巍然挺立在天地之間。
六
李世全出生在廣東清遠市石角鎮(zhèn)虬逕村。
作為一個傳統(tǒng)家庭的長子,在弟妹心目中,大哥是最靠譜的人,怎么可能出事呢?所以在接到大嫂阿清電話后,他們都彼此安慰:沒事,說不定不到晚上,就醒過來了,大哥是多么可靠的人啊。
從小到大,大哥就是絕對榜樣,小時候弟妹們都聽大哥的,長大了父母也聽大哥的。
大哥帶領他們早起割麥子,每晚九點上床睡覺,寒暑假帶領他們打蜂窩煤,抬冰柜賣冰糕……
父親李然昭,師范畢業(yè)分配到廣州市87中,是村里最早走出大山吃“公家飯”的文化人,父親孝順,奶奶不愿離開農村,就遵照父母意愿娶了村里的姑娘。
小時候,父親在城里教書,母親帶著他們在農村種田,家里沒有當家的,免不了受人欺負,大哥從小就有志氣,考試從來沒拿過第二,唯一的一次第二名,就是以清遠中學文科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中山大學。在大哥的帶領下一個妹妹兩個弟弟后來都考上了大學、中專。雖然都是普通職員,但都懂得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沒誰知道他們有一個做領導的哥哥。
家里孩子多,吃不飽。1980年父親把大哥和二弟武揚帶到城里讀書,1985年父親帶領全家“農轉非”來到城里,但初期還是憑糧票買米,他們沒有糧票。所以每個月,父親把媽媽種出來的糧食,用米袋子扎緊,馱在身后的自行車尾架上,踩著自行車到廣州。從清遠石角老家到廣州黃埔七八十公里的路,父親一腳踩到底,光是路上就是兩天兩夜。多少年過去,父親從來沒有提過一句,這一路上,爆過多少次胎,經歷了多少風雨。
無疑李世全是父親這種血性和堅韌的忠實傳承人。
在李世全出事的第二天,82歲的老父親突然病重辭世,竟也隨兒子而去了。送別的靈堂前,站立著他的徒弟劉景喜,景喜代表徒弟們替他送走了父親。
李世全想?yún)⑴c的最后一次家庭聚會是在2020年6月25日的端午節(jié)。阿爸(父親)、阿二(母親)都來了,結果等到最后他也沒能來,失去了最后一次照全家福的機會,而“影一張全家?!?,原本是他這個當大哥的提議,結果一拖再拖,成為他們這個大家庭永遠的遺憾。
李梓瑜是李世全和妻子阿清唯一的骨血。
兩年前,梓瑜考上了廣州市公安局出入境部門面向社會招聘的合同工,雖然錢不多,但卻是她人生的一個新的開始。
此前,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和父親做同事。父親每天早上就在海珠廣場附近的一個賓館門口放下她,然后她步行去出入境大廳上班,父親趕去起義路市局機關,直到父親去世,身邊同事才知道:李梓瑜,你原來是李世全主任的女兒,你藏得可真夠深啊。
2020年疫情期間,父親盡量不讓她坐公交車,尤其是下雨天,只要有可能都接送她,這讓從小就與父親聚少離多的梓瑜,心里滿滿感恩,殊不知好景不長,那竟是他們父女一生最后的一段幸福時光。
關于父親是誰,他是一個多么出色的人民警察,一個多么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媒體上已經有了很多報道。但對于梓瑜而言,他只是一個父親。
而今,每天回到家里,她都會對著父親遺像說,老爸,我回來了。
在梓瑜看來,父親原本也是一個有浪漫藝術天賦的人,是他的警察職業(yè)深刻地改變了他的人生,她常常想,如果父親不是警察,他的人生會不會因此而不同?小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有人陪著,她是無法理解父親的,直到她也走進警隊,才開始讀懂父親來去匆匆的背影。
“警察這種職業(yè),肯定是要有人去做的,正如媽媽常說的,誰都很辛苦,誰都不容易。”
“父親,因為去做了,很認真地、很完美地去做了,并因此被人記住了,這是父親的幸運。這種幸運是他所熱愛的事業(yè)帶給他的榮譽,并因此而留給這個社會珍稀的價值寶藏?!?/p>
人與人,再是相愛,總有分離的一天;一個人,再是執(zhí)著于某一個事業(yè),也終有走到盡頭的一刻。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來過,包括她李梓瑜在內,都只是在這個世界里活著,活過但不一定存在過,但父親活過,活在他熱愛的世界里,這個世界因為他的熱愛而記住了他,記住了他的存在,而他的存在,因為他的離開,而成為永恒,這是父親的幸運,更是這個時代的必然。
梓瑜記得,以前清明回鄉(xiāng),父親得空時會散步到水涇交織的稻田。在和風吹拂綠浪的田間,他顯得那么輕松愉快。他愛欣賞湖邊濕地里零星開出的小花,說起他小時候在湖邊捉魚的趣事。他說,他特別喜歡家鄉(xiāng)4月的景色,大地生機勃勃,春日和煦暖人。人們忙碌卻滿懷希望。這,也許就是他微信取名“四月天”的原因了。
責任編輯: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