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宏,徐權(quán)勝
(廣東省河源市中醫(yī)院內(nèi)三區(qū),廣東 河源 517000)
糖尿病屬于臨床一類慢性病,多見于老年群體,且患病率正逐年升高。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一類常見并發(fā)癥,DN多累及到腎小球與腎小管,早期癥狀是微量的白蛋白尿,隨后腎功能受損加快呈現(xiàn)無法逆轉(zhuǎn)趨勢,出現(xiàn)大量的蛋白尿,是病患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以往臨床單純采取西藥開展治療,雖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不夠理想,且存在較多副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1],當歸補血湯對DN有著良好療效,有助于控制病患病情,降低其炎癥因子水平。為此,本文就2017年1月至201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DN病患共62例開展研究,分析當歸補腎湯加貝那普利對該類病患的療效,給臨床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具體內(nèi)容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DN病患共62例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劃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1例,年齡45~78歲,平均(64.25±5.38)歲,病程3~10年,平均(7.10±1.38)年。觀察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46~80歲,平均(64.40±5.25)歲,病程4~10年,平均(7.25±1.25)年。兩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開展分析比較。本研究得到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同時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屬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均與DN的診斷標準[2]相符,存在確切糖尿病史;連續(xù)超過2次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500mg;除外其他有可能引發(fā)蛋白尿增加原因;血肌酐(Scr)未超過265μmol/L。②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且依從性良好。③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伴惡性腫瘤者。②需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者。③存在急性并發(fā)癥者。④存在酗酒或者藥物濫用史者。⑤伴急性或者慢性感染者。⑥肝腎心等重要臟器有嚴重病者。⑦過敏體質(zhì)者。
兩組入院后均予以降脂控糖、合理飲食和休息,同時做好有關感染預防工作,于必要情況下開展營養(yǎng)支持。對照組予以鹽酸貝那普利片(上海新亞藥業(yè)閔行有限公司 10mg×10片 國藥準字H20044840)口服,10mg/次,1次/d,治療期間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觀察組于上述基礎上加以當歸補血湯,湯劑組成包含當歸10g、黃芪50g、川芎15g、三七10g以及水蛭5g,對于肝腎陰虛者加入女貞子5g,對于腎陽虛者加入仙茅和肉桂各5g,對于存在顯著瘀血證者加入紅花與桃仁各5g,對于氣虛者加入黨參、麥冬以及五味子各5g,將上述藥物加入適量水煎煮后取汁400mL,分成兩次分別在早晚溫服,200mL/次,1劑/d,治療期間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兩組治療時間為2個月。
(1)治療有效率:分別在結(jié)束2個月治療后對兩組開展療效評定。顯效:體征和癥狀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同時腎小球濾過率(UAER)降低超出1/2或者恢復到正常水平。好轉(zhuǎn):體征和癥狀明顯改善,且UAER降低1/2~1/3。無效:體征和癥狀無改善或者加重,且UAER降低未達到以上標準[3]。統(tǒng)計兩組顯效及好轉(zhuǎn)比例即為治療有效率。
(2)腎功能: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與新鮮尿液,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留取上清液開展檢測,后經(jīng)BS-200生化分析儀(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β2微球蛋白(β2-MG)、24h PRO、Scr及UAER水平開展檢測。
(3)炎性因子:分別在治療前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后經(jīng)酶聯(lián)免疫法對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開展檢測。
(4)血糖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后收集兩組空腹狀態(tài)下的外周靜脈血,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留取上清液開展檢測,采取血糖儀(北京怡成生物電子技術(shù)有限公司)對空腹血糖(FBG)開展檢測,采取BS-200生化分析儀(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治療有效率對比(%,n=31)
治療前,兩組β2-MG、24h PRO、Scr及UAER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β2-MG、4h PRO、Scr及UAER水平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腎功能對比(n=31)
治療前,兩組CRP、IL-6及TNF-α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IL-6及TNF-α水平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對比(n=31)
治療前,兩組FPG、HbA1c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FPG、HbA1c水平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對比(n=31)
DN主要指糖尿病病患的腎小動脈出現(xiàn)硬化,引發(fā)腎臟血流灌注缺乏,從而造成腎臟病變的一類臨床綜合征,未及時治療能導致腎衰竭,對其生命安全產(chǎn)生嚴重威脅。常規(guī)西藥療法雖能改善病患的癥狀,但長期用藥會影響到其肝腎功能,且存在一定不良反應。因此,積極探索出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意義重大。
中醫(yī)學上認為,DN屬于水腫以及消渴等范疇,是消渴長期失治和陰精耗損,使得瘀血堆積在腎絡,進而影響到精氣流通,壅而外溢,引發(fā)精微下泄,最終產(chǎn)生蛋白尿,治療時應堅持益氣養(yǎng)陰、化瘀活血和補腎益脾的原則[4]。尚源融[5]等對DN病患共120例開展研究,一組予以貝那普利設為對照組,一組于對照組前提下加以當歸補血湯設為觀察組,最終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有效率是93.33%比對照組78.33%更高,且治療后的腎功能指標比對照組更優(yōu)。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有效率方面是96.77%超出對照組77.42%,同時治療后腎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這和尚源融等研究中結(jié)果一致,且觀察組治療后的各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療法效果更佳,能改善病患腎功能,減輕其炎癥反應??紤]原因是鹽酸貝那普利在肝臟中能水解成苯那普利拉,有著較強的競爭性,可對腎小球動脈進行選擇性擴張,使腎小球囊內(nèi)壓和濾過分數(shù)下降,進而減少尿蛋白的排泄量。在此基礎上加以當歸活血湯,方中當歸能化瘀活血、養(yǎng)血補血;黃芪有著利尿消腫、補氣止汗和排膿效果;川芎配伍三七能增強行氣活血和祛風止痛效果;水蛭有著通絡活血作用。聯(lián)用上述藥物可發(fā)揮補腎益脾、補血行氣和化瘀活血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6],黃芪能擴血管、降血壓,提升腎臟血流量,改善腎血流灌注缺乏現(xiàn)象,一定程度降低腎小球有關免疫復合物堆積,減少尿蛋白生成,減緩腎小球硬化,進而改善患者的腎功能;三七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能擴血管,減少血小板聚集,使腎臟血流量增加,并能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病患的腎功能[7]。此外,黃芪中的黃芪總苷有著良好抗炎和鎮(zhèn)痛作用;當歸中正丁烯內(nèi)酯和苯內(nèi)酯對機體有著一定消炎效果[8];川芎中包含的多類天然藥用成分可消炎殺菌,提升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9];三七提取物三七總皂有著抗炎及調(diào)血脂作用[10]。因此,觀察組聯(lián)用上述藥物能降低機體的炎性因子水平。此外,治療后觀察組的FPG、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療法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綜上所述,當歸補腎湯加貝那普利對DN療效確切,能改善病患的腎功能,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采用。但本次研究中依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選取的樣本量較少,且研究時間較短,未對兩組開展深入遠期隨訪,未統(tǒng)計兩組不良反應等指標,還需在日后研究中增加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進行深入分析,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和遠期療效,得到更為客觀、全面的研究結(jié)果,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