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飲
當?shù)貢r間7月7日,海地第一夫人瑪?shù)俚诌_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國際機場后,被送往杰克遜醫(yī)療系統(tǒng)的萊德創(chuàng)傷中心救治。
海地總統(tǒng)莫伊茲被刺身亡。一向視海地為后院的美國也輿論嘩然。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表達了對莫伊茲遭暗殺的“震驚和悲痛”。他表示,“美國向海地人民表示哀悼,在我們繼續(xù)努力建設一個安全和有保障的海地時,我們隨時準備提供援助”。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這是“野蠻的行為”,并表示“準備在這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時期向海地人民提供支持和援助”。
可截至《新民周刊》發(fā)稿,美國并沒有對海地這一與己鄰近的小國、弱國施以實質(zhì)性援助。
誠然,美國一向視加勒比地區(qū)甚至整個拉美為自己的后院,可美國從來也不愿意給這些地方帶來真正的繁榮。以海地經(jīng)濟為例,41%的赤貧人口——民不聊生??!美國又對之進行過怎樣的幫扶?美國是否直接干預海地事務,以及是否向海地人提供人道主義簽證,本質(zhì)上要看是否給美國帶來利益。
未來海地向何處去?早在6月17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耿爽就曾在安理會海地問題公開會上說過:“海地問題沒有外部解決方案,海地必須走上獨立解決自身問題、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的道路?!本蛧H社會來說,聯(lián)合國海地綜合辦事處(BINUH)今年10月將到期,安理會也該總結(jié)以往經(jīng)驗教訓,根據(jù)形勢發(fā)展需要,認真考慮聯(lián)合國未來在海地的存在問題。
據(jù)《紐約時報》7月9日報道,鑒于海地總統(tǒng)莫伊茲遇刺身亡,7月7日,海地臨時總理約瑟夫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話時,提出了要求美國提供安全援助的請求。海地方面希望美國派遣軍隊來保護其港口、機場、油氣存儲地等關鍵基礎設施。
海地負責選舉事務的部長皮埃爾稱,之所以請求美國出兵,是因為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布林肯都曾承諾要幫助海地。他表示,當前海地正面臨“城市恐怖分子”可能趁機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的大問題。
向美國求援的不只海地政府,也包括海地人。也是在7月9日,上千海地人涌向位于太子港的美國駐海地大使館,請求美國幫助自己離開海地。此前有傳言稱,美國將向海地民眾發(fā)放人道主義簽證。人群中,有婦女背著嬰兒,還有年輕男子揮舞著護照和身份證件大喊“避難” 和“救命”。
然而,美國并不愿意此時此刻援手——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位于太子港的美國大使館一直處于關閉狀態(tài),沒有跡象表明美國已開始向海地大規(guī)模發(fā)放人道主義簽證。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駐海地大使館也沒有就此事回復《紐約時報》的采訪郵件。
至于美軍,盡管歷史上曾在1915年出兵海地,進行了一次摧毀性占領,并直到1934年才離開,并在此后相當長的時間段內(nèi)與海地的命運緊密相連;本世紀以來,亦盡管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用兵,可這次面對近鄰海地的亂局,美軍竟然罕見地根本就按兵不動。
五角大樓南方司令部前負責人斯塔夫里迪斯如此作評:“美軍正開始從阿富汗撤軍。從軍事角度看,目前美軍向海地派兵的可能性不大。解決海地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向聯(lián)合國、美洲國家組織等尋求一支穩(wěn)定部隊。”美國一些媒體評論認為,美國官員對任何出兵海地的行動都表示謹慎,即使有限的軍事部署也會帶來風險,1993年美軍在索馬里的慘敗就是一例。
當?shù)貢r間7月12日,海地民眾在美國大使館前排隊申請簽證。
“這次海地需要的,并不是美軍前往救災。派軍隊救災是一回事,踏入一個政治混亂、充滿陰謀詭計和權(quán)力爭奪的決斗環(huán)境是另一回事。” 斯塔夫里迪斯如是說。
那么,聯(lián)合國層面會否立即組織維和部隊出兵海地呢?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認為,如果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聯(lián)合國安理會和美洲國家組織可能會向海地派小部分武裝力量維持社會秩序。但此前所經(jīng)歷的教訓,會讓聯(lián)合國層面審慎決定。2017年和2019年,聯(lián)合國部隊和維和警察相繼撤離海地,這不僅僅是因為此前海地三天兩頭有要求聯(lián)合國撤出維和人員的示威、游行,更因為據(jù)稱有某南亞國家的維和士兵在海地確診霍亂。海地方面稱是維和人員帶去霍亂,而維和人員卻稱是在海地才染上霍亂。在海地,更有傳言,有南亞國家維和士兵胡作非為、強奸婦女。
未來,聯(lián)合國需要慎重考慮如何幫扶海地。
“我們需要小心利用海地?!泵绹哆~阿密先驅(qū)報》7月10日稱,華盛頓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近幾個月來自海地的不祥跡象,包括憲法危機、幫派綁架等?!艾F(xiàn)在,再也不能把目光移開了。海地是美國‘后院,那里的一舉一動對美國影響巨大?!?/p>
在不派兵、不發(fā)人道主義簽證的同時,白宮發(fā)言人普薩基稱,美國將會“盡快”派出高級別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和國土安全部官員前往海地,以確定如何最好地協(xié)助海地。
但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看來,美國即便派官員去海地,也是去調(diào)查是否有利可圖。1914年11月,海地政變時,美國海軍就派了一艘巡洋艦到太子港,將海地國家銀行的50萬美元保證金運到紐約,以免被叛軍攫取。“如果美國覺得無利可圖,就不會出兵海地?!钡蟠竺髡f。
美軍在所謂的自家后院行事,仍是無利不起早。譬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巴拿馬國民警衛(wèi)隊司令諾列加,作為當時巴拿馬政府的實際掌權(quán)者,要求美國按照1977年與巴拿馬簽署的條約,于1999年以前撤軍。這顯然不符合美國長期控制巴拿馬運河的意圖。隨后,從1986年6月開始,美國大造輿論,稱諾列加參加走私販毒、謀殺政敵和大選舞弊。1987年6月美國國會譴責諾列加“破壞人權(quán)”,要求“解除諾列加職務”,“還政于民”,并停止了對巴拿馬的經(jīng)濟援助。1988年2月經(jīng)美國司法部批準,邁阿密聯(lián)邦法院大陪審團向諾列加正式起訴,指控他參與走私販毒活動。1989年12月20日美軍出兵巴拿馬,將諾列加抓到美國受審。
如今,無論被殺的莫伊茲,還是暫時拿到海地最高權(quán)力的約瑟夫,本都親美。如果9月海地大選選出的新領導人對美國胃口,美國才懶得出兵海地呢。美國需要找到的是其在海地的代理人而已。
“指導,而不是下達命令?!泵绹5匾崦绹襁x官員網(wǎng)絡成員阿昌吉·安托萬在《國會山報》中呼吁,要在分散的政治反對派和強大的民間社會中建立政治共識的進程之間找到平衡。
強鄰美國盡管不出兵,可哪怕只說了說要“指導”下海地,海地的獨立解決自身問題之期,也變得渺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