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美紅
一、引言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無論是讀后續(xù)寫,還是概要寫作,都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地語言輸出,即讀寫結合。在平時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讀促寫、以寫帶讀、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縝密的思維品質(zhì),使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
目前,讀寫結合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部分教師缺乏讀寫結合教學的意識,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孤立進行,或者設計的寫作活動不能讓閱讀與寫作真正銜接起來。學生的閱讀僅僅停留在獲取文本基本信息上,缺少對文本中蘊含的語言、文化和思維的剖析,造成文本資源利用不充分,無法對后續(xù)的寫作起到指導性作用。同時,部分老師沒有更新教學理念,課堂上習慣于灌輸,“一言堂”,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思維短路,無法找到寫作的要點,寫出的內(nèi)容邏輯混亂、漏洞百出。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可知,指向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幫助解決以上問題。
二、指向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開發(fā)教學資源
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教師要善學、樂學,通過閱讀、課題研究、聆聽線上和線下講座等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增強讀寫結合的教學意識,深入研究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在學生寫作前,勤寫“下水文”;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重視寫作方法的指導;在學生寫作后,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及時、合理地評價反饋學生的作品。同時,教師要多渠道開發(fā)教學資源,精選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感興趣的文本,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看的能力。
(二)設計關聯(lián)活動,搭建有效支架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體現(xiàn)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fā)展、文化內(nèi)涵理解、多元思維發(fā)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基于學習活動觀,教師要以輸出為導向,努力創(chuàng)設相關聯(lián)、有梯度的英語學習活動。同時,在恰當?shù)牡胤酱罱ㄖЪ?,促使學生順利完成讀寫任務,提升其思維品質(zhì)。
(三)優(yōu)化學習策略,培養(yǎng)思維習慣
《課標》倡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并嘗試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讀寫融合,讓文本問題化,問題思維化,思維活動化。保護好學生在課堂上的話語權,引導學生養(yǎng)成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激活思維,珍惜他們的思維成果。對于部分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習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
三、指向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案例
(一)教學背景
本節(jié)課是筆者的一堂“送教下鄉(xiāng)”課,開課班級有良好的班風、學風,但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差。所以,課堂上,筆者特別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和支架的搭建,引導學生肯學、會學、樂學。教材內(nèi)容是人教版(舊)模塊七第五單元的語言綜合運用課(Using language),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出國學習或旅游”,本節(jié)課由兩個文本組成,文本一是介紹秘魯?shù)母艣r,文本二是有關秘魯四條旅行路線的宣傳冊子。文中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動詞短語和形容詞,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準確,筆者引導學生加以關注,并在輸出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
(二)教學目標
在分析學情和教材的基礎上,筆者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了解并掌握秘魯?shù)母艣r和主要的旅游線路,并根據(jù)不同需求挑選合適的旅游路線;
(2)比較兩篇閱讀文本在語言風格和寫作目的方面的差異;
(3)制作三明的旅游手冊;
(4)通過競賽、討論等形式,增強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掌握秘魯基本信息和旅游特色的基礎上,通過處理信息,整合信息,挑選出最佳旅游線路,并制作三明的旅游手冊。教學難點是制作三明的旅游手冊。
(三)教學活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筆者基于學習活動觀,設計了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三個層次的活動。
活動層次一:學習理解
Step 1Leading-in導入
(1)Teacher shows some photos,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an English idiom—“from China to Peru”and leads in the topic.
(2)Teacher shares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設計意圖:老師通過介紹自己熱愛旅游,展示在不同國家旅游的照片,開闊學生視野,并引出短語“from China to Peru”,導入主題“Peru”。同時,闡明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任務。
Step 2Understanding (Homework checking)理解
(1)Competition
Students are involved in a quiz to see how much they have known about Peru.
(2)Key information of each tour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find out the key information about each tour concerning days of tour, transport, accommodation and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remind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verbs and adjectives in the text.
設計意圖: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開展小組競賽,旨在復現(xiàn)和補充課本知識。精美圖片和地圖讓學生對秘魯有更直觀的認識,拉近空間距離。根據(jù)表格要求填空,有助于學生理清每條旅游線路的主要活動內(nèi)容,同時,關注不同的動詞短語和形容詞,為后面的表達環(huán)節(jié)儲備語料。
活動層次二:應用實踐
Step 3Analyzing分析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find out the most suitable tour.
設計意圖:為四位不同背景的人挑選路線,旨在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文章內(nèi)容,能否提取、分析、整合相關信息。
Step 4 Comparing比較
Pair work: please summar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readings.
設計意圖:比較、總結兩篇閱讀文本的語言風格和寫作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對其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
活動層次三:遷移創(chuàng)新
Step 5Expressing表達
Group work: make a travel brochure of Sanmings famous sights for visitors.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制作三明旅游手冊。一方面,有助于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Step 6Homework作業(yè)
(1)Polish your travel brochure.
(2)Surf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Peru.
設計意圖:布置潤色旅游手冊的任務,將課內(nèi)教學向課外延伸,有助于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上網(wǎng)查閱更多關于秘魯?shù)男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秘魯這個國家。
(四)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中,教師基于學習活動觀,設計了一系列分層次、相關聯(lián)的讀寫活動,引導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穩(wěn)步推進,利用表格、對比圖等方式讓學生的知識結構化、條理化。在最后的遷移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完成制作三明的旅游手冊的活動,情境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在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挑選線路,通過對比兩個文本的差異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等,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和效果。
四、結語
語言與思維是不可分割的。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都是思維的過程,并且能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具有思維含量的學習活動有利于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基于學情,深度解讀文本,優(yōu)化設計有梯度、相關聯(lián)的讀寫活動,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同伴的幫助下,獲取語言知識、獲得語言技能、提升思維品質(zhì)。教師也要關注讀寫結合教學中的寫的形式的多樣化,以讀促寫,以寫促學。
基金項目:本文是福建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yǎng)工程專項課題“指向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的英語讀寫結合課堂教學研究”(編號:ZXWY-20190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