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李曉龍
(五凌電力有限公司碗米坡電廠,湖南 湘西 416500)
電力系統(tǒng)運行時,由于各種原因,斷路器三相中可能斷開或者合上一相或兩相,造成非全相運行[1]。這種異常運行情況,發(fā)電機中流過負序電流,如果靠帶延時的發(fā)電機負序電流保護動作,則由于延時較長可能使對側后備保護動作,則嚴重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甚至造成系統(tǒng)瓦解事故[2]。因此,對于大型發(fā)電機--變壓器組,在 220 kV及以上為分相操作的斷路器時,均要求裝設非全相運行保護。
碗米坡電廠總裝機容量3×80 MW,3臺機均為單元接線,220 kV母線為單母線不分段接線,經(jīng)兩回220 kV出線接入系統(tǒng)。主變保護采用南瑞繼保的PCS-985TW保護裝置,雙重化配置,每套保護中均設置有斷路器非全相保護,裝置通過斷路器不一致接點、零序電流、負序電流等條件來判斷斷路器的非全相運行狀態(tài)[3]。非全相保護負序電流定值0.27 A,零序電流定值0.64 A,延時0.5 s,動作出口主變高壓側斷路器。非全相保護邏輯見圖1。
圖1 非全相保護邏輯
2018年12月23 日,3 號機變檢修完畢,11:11:09執(zhí)行3號主變沖擊合閘試驗,監(jiān)控系統(tǒng)報“3號主變A套保護非全相跳閘”、“3號主變B套保護非全相跳閘”、“3號主變630合閘位置復歸”、“3號主變630分閘位置動作”等信息?,F(xiàn)場檢查3號主變高壓側630開關三相均處于分閘位置,CZX-12G操作箱上第Ⅰ、Ⅱ組跳閘信號燈TXa、TXb亮,TXc不亮,兩套PCS-985TW保護裝置跳閘信號燈亮,動作報文顯示非全相保護Ⅰ時限動作。
調(diào)出故障錄波相關數(shù)據(jù),見圖2,分析波形可看出:
圖2 3號主變故障錄波
11:11:16.219,主變高壓側 A 相電流 0.491 A、B相電流0.54 A、C相電流0.134 A,此時可判斷630開關三相處于合閘狀態(tài)。
11:11:09.220,主變 A 相差流0.433Ie、B 相差流0.085 Ie、C相差流0.358 Ie。A相差流大于差動保護啟動值0.4 Ie,主變差動保護啟動,由于差流中含有的二次諧波分量大于15%閉鎖定值,差動保護被閉鎖。
11:11:09.255,三相不一致開入變位為 1,此時A相電流4.152 A、B相電流1.124 A、C相電流0.023 A。
11:11:09.760,主變高壓側負序電流 0.584 A、零序電流1.514 A,大于整定值,非全相保護Ⅰ時限動作跳630開關三相。
據(jù)統(tǒng)計變壓器勵磁涌流開始衰減較快,一般經(jīng)0.5~1 s即可減至0.25~0.5倍額定電流,但全部衰減完畢時間較長,中小變壓器約幾秒,大型變壓器可達10~20 s[4]。但在本次沖擊合閘中C相電流僅幾十毫秒左右就衰減接近至零,衰減時間過短顯然屬于不正?,F(xiàn)象。
再查看分析2018年1月29日2號主變沖擊合閘波形,見圖3,2號主變勵磁涌流衰減時間大約為2 s左右。
圖3 2號主變沖擊合閘波形
以上分析可得出初步結論:3號主變沖擊合閘期間,C相在合閘后幾十毫秒內(nèi)由于某種原因自動跳開,造成開關非全相運行,在非全相運行期間負序或零序電流大于整定值,非全相保護啟動,經(jīng)延時跳開A、B兩相。
630開關跳閘后現(xiàn)場檢查發(fā)現(xiàn)CZX-12G操作箱上第Ⅰ和第Ⅱ組的跳閘信號燈TXa、TXb常亮,TXc不亮。跳閘信號燈回路原理見圖4。當保護跳閘時,串入跳閘回路中的TBIJ動作,其接點去啟動磁保持繼電器TXJ的動作線圈,該繼電器動作且自保持,它一方面去啟動信號燈回路,另一方面送出跳閘信號,當按下復歸按鈕FA時,磁保持繼電器TXJ的復歸線圈勵磁,跳閘信號返回。通過原理分析可知630開關兩組跳閘回路上的C相跳閘信號燈TXc不亮只有一種可能,即C相在保護跳閘前就已經(jīng)跳開,導致跳閘回路斷開,從而造成串入跳閘回路中的TBIJ在保護動作時無法動作,C相跳閘信號燈TXc就不能啟動。
圖4 CZX-12G跳閘信號燈原理
監(jiān)控系統(tǒng)動作報文見表1。630開關A、B、C三相的常閉輔助接點并聯(lián)作為分閘位置信號告警,三相的常開輔助接點串聯(lián)作為合閘位置信號告警。從動作報文可看出11:11:09.205 630開關三相都處于合閘位置,11:11:09.251 630開關至少有一相在分閘位置,0.516 s后非全相保護動作跳630開關,監(jiān)控系統(tǒng)報文從時間節(jié)點上與保護裝置動作報文相吻合。依據(jù)監(jiān)控報文可看出630開關某相從合上到跳開時間間隔46 ms。
表1 監(jiān)控系統(tǒng)動作報文
綜合保護及監(jiān)控系統(tǒng)分析結果,可進一步得出結論: 630開關C相在合閘后幾十毫秒內(nèi)由于某種原因突然跳開,從而啟動非全相保護動作跳開A、B兩相。檢查的重點應該在C相開關偷跳的問題上,應對C相電氣控制回路及操作機構重點進行排查。
3.4.1 直流回路檢查
查閱監(jiān)控系統(tǒng)告警記錄,在主變沖擊合閘前后均無直流系統(tǒng)接地告警,現(xiàn)場測量630開關的操作電源電壓:直流正對地114 V,負對地-112 V,直流回路無異常。
3.4.2 操作箱跳閘回路檢查
對保護裝置至開關端子箱的跳閘電纜進行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合格。斷電后取下CZX-12G操作箱上C相第1組跳閘回路6號插件,第2組跳閘回路13號插件檢查無異常。
3.4.3 手動跳閘回路檢查
對監(jiān)控系統(tǒng)至開關端子箱的跳閘電纜進行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合格。校驗開關端子箱內(nèi)手動跳閘繼電器STJ1、STJ2動作電壓合格。拉開6301、6303隔離刀閘,主接線見圖5,使用儀器對C相的兩個跳閘線圈進行電壓監(jiān)視,現(xiàn)場操作630開關合閘,在合閘過程中C相的兩個跳閘線圈上均無電壓。
圖5 電氣主接線
3.4.4 母差保護開入所引起的跳閘檢查
對母差A、B套保護開入至主變保護CZX-12G操作箱回路的電纜進行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合格。由于母差保護動作時會啟動主變保護操作箱內(nèi)的TJR繼電器,并發(fā)出相應的信號告警,但主變保護除有非全相保護動作報文外,無任何其他動作報文。對電氣控制回路排查結果表明,630開關C相偷跳的原因不是由電氣控制回路問題引起。
碗米坡電廠220 kV GIS設備為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產(chǎn)品,于2003年12月投運。220 kV斷路器采用彈簧合閘、氣動分閘的操作方式,每相斷路器均獨立配用一套操作機構,三相斷路器操作機構之間無機械聯(lián)鎖。
通過對機構分閘過程研究可知,斷路器要分閘,或分閘線圈得電,或扣板(14)脫扣。在電氣控制回路排查中已使用儀表對C相兩個分閘線圈進行電壓監(jiān)視,操作斷路器遠方合閘時,并未發(fā)現(xiàn)分閘線圈上有電壓,故可排除分閘線圈突然帶電跳開C相的情況。那么重點就要檢查扣板(14)在斷路器合閘后與摯子(17)的銜接情況。做好相關安全措施后在630開關合閘位置,分別檢查A、B、C相機構中的扣板與摯子的銜接情況,見圖6、圖7、圖8。發(fā)現(xiàn)C相機構中的扣板與摯子銜接量比A、B相要小的很多,在斷路器合閘過程中由于震動等各方面原因,就會造成扣板與摯子不能銜接到位,使斷路器在合閘后因扣板脫扣引起開關偷跳。
圖6 A相合閘狀態(tài)扣板與摯子的銜接狀態(tài)
圖7 B相合閘狀態(tài)扣板與摯子的銜接狀態(tài)
圖8 C相合閘狀態(tài)扣板與摯子的銜接狀態(tài)
圖9 調(diào)整后C相合閘狀態(tài)扣板與摯子的銜接狀態(tài)
針對此種情況,通過對分閘時間調(diào)整螺桿,并結合進行開關動作特性試驗,既要保證扣板與摯子銜接面位置適當,又要開關分合閘時間滿足標準要求。最終調(diào)整后C相合閘狀態(tài)見圖9。2018年12月23日21:25,再次對主變進行沖擊合閘成功。
本次事件發(fā)生在主變沖擊合閘過程中,如果在機組發(fā)電過程中主變高壓側開關某相突然偷跳,非全相保護又拒動,會有其他什么保護動作。分析得知主變高壓側非全相運行狀態(tài)屬于縱向故障,對主變差動保護而言屬于穿越性故障,主變差動保護不反映機組非全相運行狀態(tài),非全相運行期間差動保護不會動作[5]。偷跳相電流接近于零,兩健全相電流相等;高壓側電壓變化不大,TV開口三角電壓接近于零,主變復壓過流保護、間隙及接地零序保護都不會動作。只有反映負序分量的發(fā)電機負序反時限保護可能啟動,動作時間依據(jù)當時機組所帶負荷的大小而不同。為了防止負序電流損害發(fā)電機,要做好事故預想,完善事故處理手冊,同時運行人員要依據(jù)機組運行工況的變化,在發(fā)生斷路器非全相運行時及時正確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