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康
(蘭州現代職業(yè)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在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文化教育環(huán)節(jié),數學是一門基本性的課程。 數學教學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的基礎, 而數學教學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是現階段的難題。 而案例教學法正是可以針對這些難題逐個攻破的教學方法。
近年以來,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成為了熱門話題,高職院校隨之擴大招生規(guī)模,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參差不齊。 高職基礎數學知識與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數學這門學科便是薄弱學科,導致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后,難以跟上教學進度。 而學生對與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又導致自學效果不佳,產生惡性循環(huán),使學生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生對于數學公式和理論知識的掌握,教育方式大多采用學生死記硬背的方法,通過題海訓練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數學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不足。 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用于高職階段的基礎數學教學。
在當前的高職基礎數學課堂中,仍然有許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講授教學法。 不可否認,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該教學模式也有著一定的缺點。 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師單方面的輸出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 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結論的教學,而忽視了過程的重要性。 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數學公式來解答題目,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難以得到提升。
而案例教學法則是教學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案例為橋梁,將學生過渡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之中。 通過推進師生交流、學生之間互助等形式,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高職院校數學基礎教學里,物理學與許多數學概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教師應當在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水平的情況下,對教學資源進行篩選,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fā)現其中包含的獨特聯系,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學生對于高職基礎數學知識的了解。 例如,在開展微積分教學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開展教學。第一步,舉出案例。案例中給出一座拱橋的橫截面, 若是將橋的界面拱頂設定為拋物線型,而橋孔由直徑為R 的圓拱和矩形組成,請計算出構建這座拱橋橫截面需要多少塊磚。 第二步,對案例進行分析。 學生通過快速瀏覽題目,可以將該題型歸屬于幾何問題。 要計算出拱橋的橫截面和一塊磚的面積,只需要將拱橋的橫街面積與磚的橫街面積相除,便可以得到需要多少塊磚。 通過對案例展開實際的分析,學生對于問題的計算步驟能夠清晰的了解。 第三步,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 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關于曲線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與方法,對于學生增強微積分概念的掌握有著很大的益處。
第一步,舉出案例。 在清洗衣服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衣服放置在適量的水與適量的洗滌劑中浸泡,再通過清洗,擰干水分。 但是在擰干的過程中,不可能做到將水分全部擰出,衣服褲子中通常會留有一些帶有污物的水。假定衣服褲子清洗結束后殘余m0kg 污物,殘余水量為wkg。 如今發(fā)放一盆凈重為Akg 的水,分成n 次使用,衣物歷經n 次清洗以后,衣服上還會繼續(xù)存留多少污物? 若是在用水量維持穩(wěn)定的前提條件下,提升無盡次衣物清洗的頻次,衣物能夠徹底清洗整潔嗎? 第二步,分析案例,這種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案例,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 為了方便交流,把案例中n 次用水量設置為均值千克。 經過n 次洗滌之后,存留下的污物為通過這樣的計算,解答出第一問。 而第二個問題是針對前一問題答案的求極限值。第三步,找到答案。求極限值,需要導入公式通過這個公式得到最終答案是通俗的說,就是無限的增加清晰衣物的次數,衣物上始終會有污物的存在,而清洗次數的增加,也會加速衣物的損壞,所以在衣服的清洗過程中,要保持適中的次數。
高職基礎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專業(yè)知識,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全過程中,理應提高學員的自學能力,將實例與具體日常生活相聯絡。 使得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提高對于數學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使得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某種現象就能聯想到相關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對數學定理進行教學時,遇到閉區(qū)間上連續(xù)函數的零點存在定理,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舉出與該定理相關的案例:在一個不平坦的地面上,如果要把一個四條腿長度相等的矩形凳子擺放平穩(wěn),該怎么做? 通過這樣一個與實際生活有聯系,又需要運用該定理的例子,來促進學生交談、探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自主探究之后,教師再給學生解答疑惑:通過圍繞這條凳子的平面中心,旋轉到一定的角度就能夠平穩(wěn)擺放。 通過這種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對該定理進行教學,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
在案例教學的教學方法中,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使得學生通過數學理論的學習,掌握對實際生活問題的處理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舉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例子,例如,一輛小車在高速公路上出現意外事故,已知該路段最高時速為8 公里/h, 而車輛在發(fā)生意外時產生的剎車痕跡為30 m,該車輛剎車的最大加速度為15 m/s,交警經過現場勘查,認定事故車輛為超速駕駛,并予以處罰。 在案例提出后,引導學生討論交警是通過何種方式來認定事故車輛超速行駛。 從學生討論分析中,加強學生對于高職基礎數學的理解與運用。 又例如,在數學不定積分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將不定積分與現實相關聯。 可以舉這樣的案例:若是某國將裝有核污染廢水的鉛桶廢棄于大海之中,在鉛桶下沉的過程中,應當如何保證不會被海底巖石撞破? 這種與生活實際,與時事相關聯的案例, 很容易激發(fā)學生討論的興趣,而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高職數學基礎知識,來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
在高職院?;緮祵W教學中,案例教學法針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準,教學能力都具有一定的要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扎實的數學專業(yè)技能做為支撐點,也必須用豐富多彩的社會經驗來對實例開展填補。 通過在高職基礎數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 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能力,案例教學法能夠適應高職數學基礎教學,減少枯燥的數學理論學習,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高職專業(yè)需求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