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曄
◆摘? 要:音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說,音樂教育是一種教育方式。音樂教育在德育中的特殊重要性在于音樂美育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育人目標明確,音樂藝術(shù)與德育密切相關(guān)。音樂教育是一種具有多種內(nèi)容和形式的教育方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較高。音樂教育更有利于滲透學生的道德教育。因此,將小學音樂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jié)合是非??茖W的。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
一、德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意義
音樂是通過聽覺進入它的世界的,它是無形的,往往需要用靈魂去捕捉,所以在音樂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我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抓緊時間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音樂在人心中燃起一團火焰,”貝多芬說。中國哲學家荀子也說過:“動也深,融人也快?!边@就是音樂藝術(shù)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音樂的教育功能必須具有審美功能的原位。音樂教育在情感文化、人格形成和適當?shù)膶徝澜?gòu)方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音樂通過美妙的聲音,美麗的圖像和情感,使心靈產(chǎn)生共鳴和提升,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比擬的。音樂教育應該教會學生捕捉音樂元素,如旋律、節(jié)奏、音調(diào)、音色、圖案、和聲等。在音樂教育中采用唱、器樂、賞析等方法,使學生增進理解和欣賞。欣賞和創(chuàng)造音樂之美。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知能力,使他們不僅在主體感受中獲得審美體驗,而且在主體感受中獲得情感和精神的升華。在審美教育中,實現(xiàn)思想道德教育,使音樂教育的收獲比任何教學都更加實用和自然。
二、德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滲透策略
(一)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唱歌教學中
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歌曲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內(nèi)容。因此,在歌唱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力向?qū)W生展示歌曲中這種微妙的情感思想,讓學生在感受的同時,能夠進步一步地培養(yǎng)道德情操,使心靈得到美好的洗滌,使情操得到高尚的熏陶,從而不知不覺地向?qū)W生灌輸?shù)赖陆逃?。但在歌唱教學中要真正做到以下幾點才能真正把德育滲透到音樂教學中。
1.音樂教學的基礎(chǔ)方法
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歌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基礎(chǔ),加以運用兒童語言,將教學和德育之間的滲透達到一個最好的融合點。 例如:在教學《國歌》一課時,我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把音符唱對, 同時也要深刻了解該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歷史意義,及其現(xiàn)代意義。 樂曲中休止符,附點音符 ,三連音,力度記號,進行曲速度等音樂 知識的分析中,讓學生在激奮的歌詞雄壯的旋律聲中懂得 ,《國歌》是祖國的象征,民族的心聲,“起來!起來!起來!”的呼號不僅是革命前輩發(fā)出的戰(zhàn)斗的號角,也是今天的棟梁建設祖國的進軍號。
2.音樂教學的重要技巧
通過聲情并茂的演奏感悟歌曲在課程中,教師要能聲情并茂地進行演唱,方便學生對歌曲有直觀的印象,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含義。在《國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節(jié)奏、拍子、旋律等來塑造歌曲的形象,并且通過聲情并茂地演唱,將音樂之中所蘊含的情感明確地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觀看和聆聽的過程中,能加深感受,從而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音樂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新課改的教學方式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我作為教師的任務是以指導為主的,因此在教學里我要做到以學生為主,然后加以合理引導,讓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以達到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一方面在課堂上我可以引導學生對歌曲進行演唱,并且唱出自己的感情,以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從而升華自我思想,進一步陶冶情操。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歌曲的舞蹈動作,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體驗,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能力。在學習一首歌曲后,學生可以憑借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自由發(fā)揮想象為歌曲編制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通過舞蹈表演充分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內(nèi)涵”。如《洗手絹》表達的就是歡快的勞動場景。像這樣將音樂和形體融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將音樂中的情感與自我認知和思想相結(jié)合,讓學生能在不知不覺中明白熱愛集體、勞動光榮等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二)在音樂欣賞中滲透德育教育
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課程就是音樂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藝術(shù)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相關(guān)教育文件中明確指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就是音樂教育。而在小學的音樂欣賞課中,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為主,只有具有辨別美和丑的能力,才能防止庸俗低下的審美觀念侵蝕。例如在欣賞《天鵝》這首耿曲中,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說明很多歌曲中都有描寫天鵝的,而傳說中天鵝的歌聲是很難聽到的,它們通常將歌聲埋藏在心里,只有在經(jīng)歷死亡時才歌唱。隨后讓學生在輕柔的鋼琴伴奏中,體驗到歌曲中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天鵝高貴的身姿以及那端莊的神態(tài),引領(lǐng)學生感受歡快美好的音樂歌曲吧。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體會到天鵝的美好形象,從而陶冶情操,進一步提高鑒賞能力。
(三)通過合唱訓練滲透德育教育
在新課改中,主要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而歌曲的合唱就是要求每個成員之間做到音準、音色和音量的默契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合唱效果,同時培養(yǎng)出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意識。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在合唱的過程中,各司其職,演唱屬于自己的部分,讓學生學習到團結(jié)合作所帶來的優(yōu)勢。在練聲的過程,教師可以先唱,隨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說出自己聲部的不足之處,然后讓別的學生進行演唱,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方式有助于每個學生練習好發(fā)聲的技巧,從中感受學習合作的快樂。
三、結(jié)語
總之,道德教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積極滲透有助于學生三觀的形成,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音樂教育是不可忽視的。音樂教學通過諸如樂曲欣賞、歌唱表演、課外活動、家庭參與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不但讓學生在快樂中陶冶性情、增長見聞、提高審美。還在間接上提高了道德素養(yǎng),鍛煉意志品質(zhì),增強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陳葉青.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小學,2016.
[2]王漢林.淺析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116-116
[3]王錦婕.談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中外交流,2020,27(09):344-345.